作者:周濂
书号:978-7-300-25776-1
成品尺寸:145*210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定价:58.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正义”与“幸福”是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十年间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本书,作者试图证明在当代语境下正义与幸福的概念关联:现代政治社会是一个合乎权利的秩序,而非合乎自然的秩序,在价值多元主义的背景下,如果想要成就一个完整的社会,就必须在政治社会的层面接受正义原则的安排,在伦理共同体的层面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前者确保个体在制度上不被羞辱乃至赢得自尊,而后者则承诺安全性、确定性、可靠性乃至幸福本身。在上述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本书进一步探讨了当代自由主义的家族内部纷争,并与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保守主义展开对话,为这个亟需政治共识和想象力的时代提供一种思想上的可能性。
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中,正义并不是一个天然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概念,恰恰相反,它可能是制造分歧和冲突的源泉。
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关乎人生在世的根本,几乎没有人会否认自己想要幸福,可是如果正义的人zui终不会得到幸福,那么人们还有什么理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呢?
周濂,男,1974年12月生于浙江。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哈佛燕京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2008)、《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2012)、《正义的可能》(2015),主编《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2017),译有《苏格拉底》《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均为合译),另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40多篇。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语言哲学。
1.合乎自然的秩序与合乎权利的秩序
2.没有本体论基础的人权理论
3.哈耶克与罗尔斯论社会正义
4.财产所有的民主制:理论与现实
5.正义diyi原则与财产所有的民主制
6.古典共和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的一致性
——对桑德尔的几点回应
7.哈耶克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8.自由市场是公平的吗?
——约翰·托马西与新古典自由主义
9.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
哲学、政治、社科
序 言
英国哲学家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在《政治哲学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中开篇就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如果把这两个日常表述改写成专业术语,那么“谁得到了什么?”涉及“分配正义”的问题;“谁说了算”涉及“政治正当性”和“政治义务”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zui近十年研究的主题,以及我在十年前研究的主题。
2008年出版完《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我就彻底放下了政治正当性和政治义务的问题,把研究重点转向了社会正义理论。过去十年,拉拉杂杂写了不少论文,如果要在其中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线索,除了“正义”这个关键词,思来想去,应该就是“幸福”了。当然,正义与幸福是两个本质上就充满争议的超级概念,我并不打算对它们做全面的概念分析和观念史考察,而是更倾向于从一些特定的问题意识出发,探讨它们在当代语境下具有的概念关系。
在收入本书的九篇论文里,《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zui早成稿,但是把它作为全书的zui后一章却zui合适,因为它反映出我迄今为止仍然坚持的一个问题意识:让现代政治社会(民主制度)为每个个体提供现成的幸福乃是一个“范畴错误”,
在现代性背景下,如果想成就一个完整的社会,政治自由主义必须要和多元的伦理共同体结合,前者确保个体在制度上不被羞辱乃至赢得自尊,而后者则承诺安全性、确定性、可靠性乃至幸福本身。
我认为这是身为现代人不得不接受的一个基本判断。当我写下“不得不”这三个字的时候,既想传达出某些遗憾之情,更想表明这是“事出必然”。遗憾之情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生活还是中世纪的宗教生活,甚至是当代的某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它们都给个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紧紧地包裹在一个由血缘、宗法、习俗和道德构成的政治共同体中,哪怕这意味着个体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的自由。但在一定的意义上,它会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扎实,充满了确定感和意义感。这种生活方式的丧失,让很多人对现代性充满了怨念之情,但我认为这是事出必然,不得不如此。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说:“虽然作为公平的正义允许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承认卓越的价值,但是对人类至善的追求却被限制在自由结社原则的范围内……人们不能以他们的活动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为借口,利用强制的国家机器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自由权或更大的分配份额。”反对动用强制的国家机器来实现卓越的价值,坚持把人类至善的追求严格限定在基于结社自由原则的多元共同体之内,这正是进入异质化的、大规模的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一个逻辑后果。在赋予个体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同时,意味着个体必须具备追求幸福的能力,并且承担起相应的后果和责任,这会让个体生活特别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变得崎岖坎坷,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要付出的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周濂老师的《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挺长一段时间,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感触,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盛宴。这本书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更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带领我们深入探索“正义”与“幸福”这两个人类永恒追寻的终极命题。周濂老师的文字功底扎实,逻辑严密,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变得触手可及。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并非照搬西方哲学家的观点,而是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视角融入其中,探讨西方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尝试。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思考作者的意图,并将其与我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对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正义和幸福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它们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论述,它让我明白,一个看似公正的程序,未必能带来实质上的公平;而一个看似不公的起点,有时却能孕育出更长远的福祉。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是本书最宝贵的地方之一。总而言之,《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哲学著作,它不仅能满足我作为一名政治哲学专业研究者的学术需求,更能启发我作为一名普通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的重磅学术著作,它带给我的冲击和启发是难以言喻的。周濂老师以其高超的思辨能力和渊博的学识,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哲学图景,将“正义”与“幸福”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置于具体的社会和政治情境中进行审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引导着读者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我尤其惊叹于作者对不同哲学流派的驾驭能力,他能够熟练地游走于康德的道义论、功利主义、德性伦理学以及罗尔斯的正义论之间,并从中提炼出最具价值的观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涉政治哲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它不仅教授了理论的招式,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的“内功”,即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周濂老师在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极具挑战性,例如,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界定和实现正义?个体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否会与社会整体的正义原则产生冲突?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但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和方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辨识度,它不像一些枯燥的学术著作那样令人望而却步,反而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和艺术的美感。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辩论赛,而周濂老师则是那个最公正、最有智慧的主持人,他引导着我们思考,启发着我们进步。
评分初读《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我便被周濂老师那极具穿透力的思想所折服。这本书对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研究者来说,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周濂老师在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前人的观点,而是以一种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姿态,对“正义”与“幸福”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重塑。他对“正义”的定义,超越了狭隘的法律和政治层面,将其延展到社会结构、经济分配以及个体权利保障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欣赏他对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关系的论述,他指出,一个完善的程序,并不一定能保证最终结果的正义,反之亦然。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让我对许多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当他探讨“幸福”时,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他并没有将幸福仅仅视为一种主观的感受,而是将其与个体的尊严、自由以及社会成员的相互关怀紧密联系起来。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是否过于功利化?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是否可能侵犯他人的正义?周濂老师的文字,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他能够将复杂的哲学命题,用清晰而富有逻辑的语言呈现出来,让读者在沉思中不断进步。这本书的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每一章都能够独立成篇,但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评分《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周濂老师的思想对话。他以其卓越的学识和独特的洞察力,引领我深入探索“正义”与“幸福”这两个人类永恒的议题。周濂老师对“正义”的理解,绝非流于表面,他将正义置于社会互动、权力关系以及个体权利保障的复杂网络中进行审视。我尤其钦佩他对不同正义理论的梳理,从古典哲学到当代思潮,他都能精准地把握其核心要义,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批判。他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唯一的、完美的“正义”答案,而是展现了不同理论之间的张力与对话,引导读者在批判性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而当他探讨“幸福”时,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深邃和温情。他并非将幸福简单地视为一种感官的愉悦,而是将其与个体的自我实现、精神的满足以及与他人的和谐关系紧密相连。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脱离了正义的幸福,往往是短暂而虚幻的;而脱离了对幸福的追求,正义的实现也可能显得苍白无力。周濂老师的文字,既有哲学家的严谨,又不乏诗人般的灵动,他能够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评分《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周濂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功底,将“正义”与“幸福”这两个宏大命题,剖析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他在开篇时,就将读者引入一个思考的场域,让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他对“正义”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其置于现实社会中进行检验,探讨不同制度下正义实现的可能与局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反思性平衡”的运用,这种方法论不仅体现在他对理论的梳理上,也引导着我们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正义观。当我读到关于“幸福”的章节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周濂老师并没有给出包罗万象的幸福公式,而是通过对各种幸福理论的批判性分析,引导读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他强调幸福的多元性,以及个体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既有哲学家的严谨,又不乏文学家的浪漫。他能够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深刻的启迪。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是否建立在不公正的基础上?我们所倡导的正义,是否能真正带来个体的幸福感?这些问题,在周濂老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清晰而具有现实意义。
评分当我捧起《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宏伟的思想殿堂,而周濂老师便是那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他以其超凡的智慧,将“正义”与“幸福”这两个人类精神追求的巅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对“正义”的阐述,绝不仅仅停留在政治和法律的层面,而是将其深入到社会结构、权力分配以及个体权利的保障。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自由”与“平等”这两个概念在正义实现过程中的复杂互动关系的论述,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它们对立起来,而是展现了它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当他转向“幸福”这个主题时,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他并没有给出一种僵化的幸福模式,而是鼓励个体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强调幸福的多元性和主观性,同时也指出了幸福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公正的社会,是通往个体幸福的重要基石;而个体幸福的实现,也能反哺社会的进步。周濂老师的语言风格,既有哲学家的严谨逻辑,又不乏文学家的生动描绘,他能够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恰当的比喻呈现出来,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深刻的启迪。
评分当我翻开《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的扉页,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但很快,周濂老师那流畅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便将我牢牢吸引。这本书,对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领域的学生以及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馈赠。它并非仅仅对既有理论的梳理和归纳,更是一种深刻的创新和拓展。周濂老师在书中对“正义”的阐释,超越了简单的权利分配,而是深入到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以及个体价值实现的层面。他对于各种正义理论的细致剖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当代自由主义的讨论,再到对社群主义的反思,都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批判性思维。我尤其欣赏他关于“分配正义”的讨论,他并没有给出唯一的答案,而是呈现了不同理论之间的张力与对话,引导读者在多元的视角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而当他转向“幸福”这个主题时,我更是被深深打动。幸福,这个看似个体化、主观的体验,在周濂老师的笔下,却与社会正义紧密相连。他探讨了幸福是否能成为衡量社会公正的标准,以及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如何避免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仅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一种精神的充实,一种在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满足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论证,又不乏生动的比喻和引人深思的提问,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着深入的交流。
评分拿起《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我就像一个初探未知世界的探险家,周濂老师便是那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的导引并非简单地指点方向,而是带领我深入丛林,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哲学宝藏。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正义”与“幸福”视为两个独立的模块,而是将它们编织成一张紧密的网,展现出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濂老师对“正义”的理解,绝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或者政治制度的层面,他更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平衡点。我尤其欣赏他在探讨“社会正义”时,对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的考察,这使得他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历史厚重感。而当他转向“幸福”的探讨时,又表现出一种温润而富有同情心的笔触。他没有将幸福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的满足,而是深入到人类情感、精神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维度。这本书让我反思,在我们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是否也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追求个体幸福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他人和社会的福祉?周濂老师的文字,总能触碰到我内心最深处的思考,引发我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每一章都环环相扣,仿佛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哲学侦探小说,在解开一个谜团后,又引出新的悬念,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部哲学著作。周濂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养,为我们揭示了“正义”与“幸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去思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他对“正义”的阐述,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深入到社会制度、权力运作以及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尤其赞赏他对各种正义理论的梳理和批判,他能够清晰地展现不同理论之间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帮助读者形成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而当他转向“幸福”的探讨时,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细腻和深刻。他并没有将幸福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的享受,而是将其与个体的自我实现、精神的满足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联系起来。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在一个公正、包容、充满关怀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周濂老师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哲学家的严谨,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他能够将那些晦涩的哲学概念,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魅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精巧,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思想模块,但又能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评分初次翻阅《正版人大版正义与幸福》,就被周濂老师那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深深吸引。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位政治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周濂老师并非简单地对既有理论进行复述,而是以一种极为创新的方式,将“正义”与“幸福”这两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置于当代社会语境下进行深刻的审视。他对“正义”的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或政治制度的框架,而是深入到权力结构、资源分配以及个体尊严的维度。我尤其欣赏他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等不同哲学流派的精辟分析,他能够清晰地展现它们在理解和实现正义方面的异同,并引导读者在多元的视角中进行辨析。而当他触及“幸福”时,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普世的幸福指南,而是通过对各种幸福观的批判性考察,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幸福。他强调幸福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以及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我们如何避免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既有哲学家严谨的逻辑推理,又不乏文学家般的生动描绘,让我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思想的深度,也能体验到文字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