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2016-中國新媒體産業安全報告-産業安全藍皮書-2017版
定價:79.00元
售價:61.6元
作者:肖麗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4029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本報告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報告。總報告圍繞2015-2016年度新媒體産業內部“互聯網 ”和生態産業鏈成為産業安全的新保障,展開新媒體産業安全態勢的總體考察,報告展示2015-2016年度新媒體産業安全呈現齣新媒體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民眾認知程度提升影響力增強、新媒體産業領域擴展,規模擴大,新媒體産業提升國傢文化軟實力和經濟硬實力等態勢。分報告主要圍繞新媒體産業內容安全、新媒體産業信息安全和新媒體産業安全的國際藉鑒三方麵展開闡述。專題報告主要圍繞網絡新媒體産業安全、網絡視頻媒體産業安全和移動社交媒體産業安全三方麵展開闡述。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報告”三個部分,注重評估形勢、分析問題和提齣對策建議。“總報告”重點圍繞2015~2016年新媒體産業內部“互聯網 ”和生態産業鏈成為産業安全的新保障展開考察;“分報告”分彆就新媒體産業內容安全、信息安全和國際經驗藉鑒展開研究;“專題報告”側重對網絡新媒體産業安全、網絡視頻産業安全和移動社交媒體産業安全展開分析。
目錄
作者介紹
肖麗,女,博士,北京印刷學院文化産業安全研究院院長助理。韓麗雯,山東萊陽人,漢族,北京印刷學院文化産業安全研究院講師。
文摘
序言
每次看到“藍皮書”這三個字,總會讓人聯想到深度、嚴謹和權威。這本書的標題——“BF:2015-2016-中國新媒體産業安全報告-産業安全藍皮書-2017版”,更是直接點明瞭其核心主題。2015-2016年,是中國新媒體産業經曆劇烈變革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新興平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同時也伴隨著信息安全、內容監管、平颱責任等一係列復雜的問題。“産業安全”這個概念,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數據保護,更包含瞭意識形態安全、國傢信息主權、社會穩定等更宏大的議題。這本書的齣現,很可能就是對那個時期中國新媒體産業發展所麵臨的挑戰進行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深度剖析。作者肖麗,加上“社會科”的標識,讓我預期這本書會從社會學、傳播學等角度,深入探討新媒體的社會影響,以及這些影響如何與“産業安全”緊密關聯。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是如何界定“新媒體産業安全”的內涵,它是否會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來揭示齣那個時期中國新媒體産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和風險,以及為應對這些挑戰所提齣的策略和建議。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視角,來理解中國新媒體産業的演變軌跡及其背後的復雜邏輯。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科技發展和商業模式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新媒體産業的演變軌跡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2015-2016-中國新媒體産業安全報告-産業安全藍皮書-2017版”,讓我覺得它非常有份量。在那個時期,中國的新媒體産業正經曆著爆炸式的增長,從社交媒體到短視頻,從內容付費到直播帶貨,各種創新模式層齣不窮。然而,伴隨這些繁榮景象的,必然也存在著各種潛在的風險和挑戰。這本書的“産業安全”主題,讓我預感到它會深入探討這些風險,比如信息爆炸帶來的內容監管難題,算法推薦可能引發的社會極化,用戶數據隱私的保護問題,以及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國新媒體産業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肖麗這個作者名,以及“社會科”的標簽,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技術或商業層麵,很可能還會從社會學、傳播學、甚至國傢安全學的角度,去解讀新媒體産業的發展脈絡及其潛在的安全隱患,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視角。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揭示齣一些不為人熟知的行業內幕和深層邏輯,幫助我構建一個更清晰的認知框架。
評分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國傢的發展,繞不開對其媒體生態的解讀,尤其是當新媒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時。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認知空白。2015-2016年,正是國內互聯網企業飛速擴張,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頂峰,各種新興媒體平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時代。在這個浪潮之下,所謂的“産業安全”究竟涵蓋瞭哪些層麵?是技術層麵的數據安全、信息防篡改?還是內容層麵的意識形態風險、信息繭房效應?亦或是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知識産權的保護?“藍皮書”的 title 讓我對它內容的嚴謹性和權威性充滿期待,希望能看到基於大量數據和案例的深入剖析。肖麗這個名字,加上“社會科”的定位,我猜這本書不會是那種純粹的技術手冊,更可能是一種宏觀的、多維度的觀察,它會去探討新媒體産業發展背後所牽扯到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政策層麵的問題,甚至可能觸及到國傢競爭力、意識形態安全等更深層次的話題。我對書中對於“安全”概念的界定方式,以及它提齣的具體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非常感興趣。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光看書名,我就被一種“權威感”和“專業性”所吸引。“BF:2015-2016-中國新媒體産業安全報告-産業安全藍皮書-2017版”——這幾個詞組閤在一起,就已經勾勒齣瞭一個關於中國新媒體産業在某個關鍵時期(2015-2016年)所麵臨的安全挑戰的深度研究報告。我一直覺得,新媒體的發展,其影響遠不止於信息傳播本身,它觸及到社會穩定、文化安全、經濟發展乃至國傢主權等多個維度。“産業安全”這個詞,就暗示瞭這本書不會止步於錶麵的市場份額和用戶增長,而是會去挖掘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技術濫用、信息對抗、內容審核的尺度、平颱的責任邊界等等。2015-2016年,正是移動互聯網浪潮洶湧,各種新平颱、新業態層齣不窮的時期,這段時間的産業安全狀況,無疑是中國新媒體發展曆程中的一個重要觀察窗口。肖麗和“社會科”的組閤,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有瞭更具體的想象:它很可能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堆砌,而是會結閤社會學、傳播學等理論,去分析新媒體發展對社會結構、公眾心理、文化認同等方麵的影響,並從中提煉齣與“安全”相關的關鍵議題。我迫不及待想看看,這本書是如何界定“新媒體産業安全”的,以及它在這個時期,為我們描繪齣瞭一個怎樣的産業圖景。
評分這本書,聽名字就感覺很厚重,而且是“藍皮書”,這通常意味著內容是經過深度研究和嚴謹分析的。我是一名對中國社會發展和科技前沿都挺關注的讀者,所以對這類報告非常感興趣。2015-2016年的時間跨度,正好是中國新媒體産業蓬勃發展,也伴隨著各種挑戰和變革的關鍵時期。報告名稱裏的“産業安全”更是點睛之筆,它不僅僅是關注産業的增長,更看重的是潛在的風險和應對策略。現在的新媒體,不僅僅是信息傳播的工具,更是影響社會輿論、文化傳播乃至國傢安全的重要力量。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不確定因素?技術上的突破帶來瞭哪些新的安全隱患?內容監管和平颱責任如何界定?假新聞、網絡謠言、數據泄露等問題,在那個時期又是如何被觀察和分析的?肖麗這個作者名字,我不太熟悉,但“社會科”的背景暗示瞭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探討,還會深入到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等多個維度,去理解新媒體産業的復雜生態。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深度、有見地的觀點,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個快速變化的領域,以及它對我們社會方方麵麵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