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禅宗的创立?
禅宗的传法授衣?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
禅宗门下的楞伽师?
禅宗的五家七派?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的入门方便?
参禅宜观心?
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见性成禅?
公案的启示?
顿悟渐修?
《心灯录》谈三玄三要?
内容简介:
本书为正果法师在中国佛学院、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处多次讲授禅学的讲稿。法师认为,在菩提达摩之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其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同时,禅宗与法相唯识也有密切的关系,达摩所传禅法并不轻视经典,楞伽师所学历然有据。法师考证,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禅的教法,是用公案来推动和弘传的。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后,历代祖师承继了传法付衣的真传。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差别,南宗慧能以下有五家七派之分,五祖旁出尊宿之血脉与正传是一统的。后世“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就是对两宗参禅方法差异的评论。法师始终坚信,参禅是学佛人修行办道的正行正道,见性是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是参禅的入门方便。禅定一行,zui为神妙。修禅之法,以结跏趺坐为要道。修禅之人,须植诸善根,领会三玄三要心法,心性无染,方可悟道而成为“见性成佛”的无位真人。
作者简介:
正果法师(1913—1987),四川自贡市人,生前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北京广济寺住持等职。作者年少出家,先后在天台教理院、汉藏教理院等地学习,师从太虚大师、法尊法师等研究佛学,是一位“学问僧”。法师曾在北京菩提学会、三时学会工作,长期在中国佛学院主讲佛学,教学相长,行解并重,造就了大批弘法人才。编写有《辨了不了义论讲义》,著有《佛教基本知识》、《止观讲义》等。正果法师终身以禅为归,矢志寻求佛法真理,精于法相唯识之学。其一生戒行精严、戒品高洁、禅定功深,是一位道高德重、爱国爱教的佛门耆宿,深得教内外人士的尊敬。法师示寂后,赵朴初居士曾撰挽诗:“辩才无碍万人师,不倦津梁见大慈。”可谓知言。
基本信息
作者:正果法师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30
ISBN:9787300082585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本书是正果法师一生研习、讲述禅宗的结晶,广受推崇。这部禅宗的讲义,要言不烦,是禅宗入门的津梁。法师为佛门中人,在修持上以禅为归,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习禅打坐,对禅宗的实修,有深刻的体会和精深的见地。本书对禅修的阐扬尤有可贵,此亦为现今一般禅书所缺而习禅之人所需者。
第二段: 一直以来,我对佛教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的仪式和一些零散的传说。直到偶然间接触到这本《禅宗大意(正果法师佛学三书)》,才意识到自己对佛学的认知是多么的浅薄。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禅宗的精髓,更将佛教的根本教义娓娓道来。书中关于“止观”的讲解,让我对佛教的修行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原来,“止”是止息妄念,“观”是观察实相,两者相辅相成,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正果法师将这两者具体化,让我们明白,禅修并非仅仅是打坐,而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心”的论述,它让我们明白,一切的烦恼皆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执着和分别。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佛教的智慧并非只存在于古老的经卷中,而是可以活在当下,应用于生活。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觉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何去化解内心的冲突,如何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第五段: 这本《禅宗大意》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它并非一本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融合了理论讲解、历史梳理以及实践指导,堪称佛教入门的百科全书。正果法师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禅宗发展的脉络,更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核心思想,从“明心见性”到“顿悟成佛”,每一个概念都得到了细致的阐释。让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佛教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精妙的比喻和贴切的举例,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例如,对于“业力”的解释,就摆脱了简单的宿命论,而强调了因果的动态性,以及我们当下行为的重要性。此外,书中的“止观讲义”部分,更是为想要实际修行的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如何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中。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佛学经典并非束之高阁的古籍,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之源,它不仅解答了我对佛教的诸多疑问,更启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评分第四段: 坦白说,我之前对佛学经典的印象都是晦涩难懂,仿佛高悬的明镜,可望而不可即。然而,《禅宗大意》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正果法师的语言风格极为亲切,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循循善诱,将那些看似深奥的佛学原理,用浅白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一一剖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无我”和“空性”的阐述,以前总觉得这些是极其玄乎的理论,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无我”并非否定自我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我的虚幻性,从而摆脱执着;“空性”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万物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而是缘起性空。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禅宗公案的解读,这些公案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每次读完都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禅宗的介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安顿心灵、如何认识生命的宝典。它让我看到了佛学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价值,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审视和思考。
评分第一段: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沉静的力量,淡雅的色彩和简洁的字体,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禅宗的内敛与深邃。我最初是被“禅宗大意”这几个字吸引,总觉得禅宗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玄妙之学,是需要遁入空门才能窥其堂奥的。然而,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正果法师的讲解是如此的清晰易懂,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神秘感。他循序渐进地阐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从“什么是禅”开始,到“如何修禅”,再到“禅与生活的关系”,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禅宗的迷茫。尤其是关于“公案”的解读,让我看到了禅师们是如何通过看似匪夷所思的对话,来点醒学人的心性。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佛教基本知识的介绍,比如“业力”、“轮回”、“涅槃”等等,这些概念之前在我脑海中总是模糊不清,读完之后,才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果法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慈悲的胸怀,将这些高深的佛学义理,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理解的语言,这真的是一本非常值得细细品读的入门之作。
评分第三段: 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对宗教哲学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而《禅宗大意》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正果法师以其博大的视野,将禅宗的思想置于更广阔的宗教哲学背景下进行阐释。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禅宗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更将其与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独特性和普遍性。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禅宗塑造成一个脱离世俗的宗教,而是强调了其“入世”的一面,即通过禅修来完善人格,实现社会和谐。这种将宗教思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视角,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外,书中对佛教基本知识的梳理也十分到位,涵盖了佛教的核心概念和发展脉络,为理解禅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哲学对话,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认知自我,并最终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