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繁花盛开 色铅笔唯美花卉绘画技法全解析 |
| 作者 | 冬吉 |
| 定价 | 45.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452559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28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季节更替,节气轮回,不管是早春吐露芳颜的海棠,还是踏着冰雪招展的梅花,你会发现花儿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本书搜集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美丽的花卉,用柔和细腻的色铅笔来描绘各种花卉,书中还标注出了每种花的学名、别名及花期,可以作为花卉识别的小图鉴。书中的花卉是如此简单美丽,拿起手中的色铅笔,从**简单的单瓣型花卉开始画起,学习平涂叠色、渐变叠色、多色渐变的方法,继而练习重瓣型花卉、钟型花卉和花簇型花卉的更多姿态表现,其中每个案例的 ,你也能描绘出色铅笔下千姿百态的花卉。只要你喜欢画画,想要画画,打开这本书,跟着它去学习,就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
| 作者简介 | |
| 陈维,笔名:冬吉,自由插画师兼设计师一枚,喜欢一切清新柔软的色彩,热爱描绘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以及可爱的女孩 。曾经多次于绘本、杂志上发表插图作品,参于多类美术书籍的编写等。 |
| 目录 | |
| Chapter 1 色铅笔绘画基础 1.1 认识色铅笔6 1. 色铅笔的种类6 2. 色铅笔的选购6 3. 制作色卡6 1.2 其他工具7 1. 画纸7 2. 铅笔7 3. 削笔刀7 4. 橡皮7 5. 拷贝台7 6. 画板7 1.3 笔触小技巧8 1. 笔触 8 2. 线条 8 3. 笔尖效果8 1.4 叠色小技巧9 1. 色彩原理9 2. 叠出好看的颜色9 3. 制作叠色表10 Chapter 2 花卉绘制基础 2.1 花卉的结构与造型12 1. 常见的花朵形状12 2. 常见的花瓣形状12 3. 常见的叶片形状13 4. 花卉的造型13 2.2 线稿的处理14 1. 草稿14 2. 誊清铅笔稿14 3. 擦去铅笔稿14 4. 用色铅笔勾线14 2.3 花瓣的质感15 2.4 叶片的质感17 2.5 明暗关系的处理19 2.6 空间感的处理20 Chapter 3 单瓣型花卉 3.1 波斯菊——花瓣层次的表现22 3.2 虞美人——多褶皱的表现25 3.3 三色堇——柔和渐变的表现29 3.4 犬蔷薇——粉色渐变的表现32 3.5 蜀葵——疏密有间的褶皱质感 处理35 3.6 绿绒蒿——通透的光感表现39 3.7 向日葵——**具代表性的叠色 技巧42 3.8 玉兰——白色花朵的表现45 3.9 更多作品欣赏48 Chapter 4 重瓣型花卉 4.1 芍药——真实的质感表现50 4.2 月季——同色系的渐变表现53 4.3 花毛茛——密而不乱的花瓣 排列56 4.4 康乃馨——层次与褶皱的 兼顾59 4.5 百日草——饱满而有规律的 排列62 4.6 荷花——流畅优美的纹理 表现66 4.7 山茶花——花瓣与叶片厚重 质感的表现70 4.8 菊花——细长翻卷的花瓣 表现73 4.9 更多作品欣赏76 Chapter 5 钟型花卉 5.1 铃兰——大面积叶片的表现78 5.2 风铃草——用明暗与饱和度区分层次82 5.3 萱草——有复杂明暗的花瓣 表现86 5.4 郁金香——丝绸般质感的花瓣 表现90 5.5 牵牛花——掌握好透视结构94 5.6 贝母——格纹花瓣的表现98 5.7 更多作品欣赏102 Chapter 7 独特品种的花卉表现 7.1 鸢尾——复杂花瓣造型和色彩的 表现126 7.2 蝴蝶兰——整株花卉的表现131 7.3 更多作品欣赏136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针对零基础的绘画爱好者,从起稿到完稿,每一笔都用图示的方式展示给读者,让毫无基础、有依赖性的读者能够跟随图书画出想要的效果。 通过飞乐鸟图书《花之绘》《植物绘》等的市场效果来看,这种细分深受读者青睐,讲解细致也是此类图书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挑选出热门的花卉题材做成超细致讲解的品种。从目前的样章看,本系列色铅笔图书在其图片精美,案例讲解细致的基础上,细节和局部的展示更加丰富。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绘画教程,不如说是一次与花朵的深度对话。冬吉老师的文字和画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花卉“性格”的描绘,比如,有些花是热情奔放的,有些是娇羞内敛的,而有些则是宁静优雅的。他会告诉你,如何用不同的笔触和色彩去表现这些花朵的“性格”。例如,描绘热情奔放的花朵时,可以运用大胆的色彩对比和流畅的笔触;描绘娇羞内敛的花朵时,则可以运用柔和的色彩过渡和细腻的笔触。这种将绘画技巧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新颖和有趣。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感知”色彩的建议,比如,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同一朵花呈现出的色彩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学会去捕捉这些细微的变化。这让我开始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模仿,更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我曾经只知道花是红的、黄的,但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分辨不同色调的红色、黄色,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光影下相互影响的。这种对色彩的敏感度,让我觉得自己的绘画世界瞬间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以往我画花,总是觉得凭感觉在画,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却失败得很彻底,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创作。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色彩层次”的讲解,它不仅仅告诉你用什么颜色,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一层一层地叠加颜色,才能让色彩显得丰富而不单调。比如,在描绘一朵深色花瓣时,他会教你如何先用浅色打底,然后一点点地叠加深色,并且如何在叠加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光影的变化。这种“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背景的处理来突出主体,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营造画面的情绪。这些技巧让我觉得,我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画匠”,而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作者”。这本书让我找回了对绘画的热情,也让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绘画教程,应该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强求学习者模仿作者的风格,而是通过对基本原理的深入讲解,让学习者能够理解色彩和光影的奥秘,从而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去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书中对于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运用,讲解得非常到位。例如,书中会告诉你,在画绿色叶片时,除了基础的绿色,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蓝色、黄色甚至是红色,来表现叶片在不同光照下的细微色彩变化,让叶片看起来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这种“秘密武器”般的技巧,在书中比比皆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留白”的运用讲解,这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常常是容易忽略的细节。冬吉老师强调,恰当的留白,不仅能够突出主体,还能够给画面带来呼吸感,让画面不至于过于沉闷。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构图的建议,如何将花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而富有吸引力的画面。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构图原则,重新调整了我的一些作品,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灵感和技巧,让我对色铅笔绘画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绘画教程,应该能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看到一个平时被忽略的世界。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教你画花,更是在教你“看”花。冬吉老师在书中,会引导你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察花朵的每一个细节,去发现它们隐藏的生命密码。比如,他会告诉你,为什么有些花瓣会呈现出半透明的效果,而有些则会显得厚重而富有质感。他会告诉你,如何通过对花瓣边缘的细微处理,来表现花瓣的“脆弱”或“坚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刻画”这一部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多细的笔,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画这个细节,以及这个细节将如何影响整个画面的表现力。当我按照书中指导,去描绘一片叶片上细小的绒毛时,我发现,原来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才是让画面“活”起来的关键。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这本书充满了匠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色铅笔去“雕琢”生命的艺术指南。
评分光是翻开这本书,那种扑面而来的温柔色彩就让人心头一颤。我一直对花卉有着莫名的喜爱,总觉得它们是自然界最细腻的情感表达。但自己动手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灵魂,少了点那种“活”起来的感觉。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搜寻绘画教程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封面,瞬间就被那细腻的笔触和绚烂的色彩吸引住了。拿到手后,更是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捕捉花卉生命力的诗集。作者冬吉老师的讲解,不像那些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充满了情感和温度。他会告诉你,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变化,不仅仅是颜料的叠加,更是光影在花朵上的舞蹈,是生命在绽放时的呼吸。他会引导你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如何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用色铅笔一点点地“唤醒”。从最初的笔触选择,到色彩的晕染,再到细节的刻画,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却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书中的插图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幅作品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看了就心生向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花朵不同生长阶段的描绘,从含苞待放到盛开,再到凋零,每一个过程都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这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对生命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绘画的技法,更是一种对美的全新认识和感悟。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朵花,去发现它们隐藏的独特之美,去感受它们无声的语言。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处于一个绘画瓶颈期。感觉自己画的东西总是“死气沉沉”,缺乏灵气,无论是静物还是人物,都提不起兴趣。当我翻开《繁花盛开》时,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瞬间就吸引了我。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画花卉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色铅笔“复活”生命的书。书中对花卉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关注花朵的形态,更关注花朵的内在生命力。冬吉老师会告诉你,如何在笔触中注入“呼吸感”,如何在色彩中传递“温度”,如何在光影中捕捉“动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笔触的运用”这一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落笔力度、方向和角度,来表现花瓣的质感、叶片的纹理,甚至空气中的湿度。这让我意识到,色铅笔的笔触,就像画家的指尖,可以赋予画作不同的生命力。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表现一朵盛开的玫瑰,我不再只是简单地涂抹颜色,而是用各种不同的笔触去“雕刻”花瓣的层次,去“塑造”花瓣的起伏。结果让我非常惊喜,画面瞬间就有了立体感和生命力,仿佛那朵玫瑰真的就在我眼前绽放。
评分作为一名对色彩有着极高追求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让我掌握色彩奥秘的书籍。而这本《繁花盛开》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调配颜色,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理解”颜色。冬吉老师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的构成、对比、和谐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营造氛围。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冷暖色对比”的运用印象深刻,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图,展示了如何运用冷暖色的巧妙搭配,来突出花朵的立体感和生命力。比如,在描绘绿叶时,他会教你如何在基础的绿色中加入少量的蓝色来营造阴影的冷感,或者加入少量的黄色来表现被阳光照亮的温暖感。这种对色彩的精妙把控,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书中还强调了“色彩的统一性”,即使画面中出现了多种颜色,但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衔接,也能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我以前画花,总是习惯于把各种颜色都用上,结果画面显得杂乱无章,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克制”和“取舍”,如何通过色彩的“对话”来构建一幅有主有次的画面。这种对色彩的系统性讲解,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色彩运用充满了信心。
评分坦白说,之前我尝试过不少花卉绘画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就是技法过于简单,要么就是案例太少,学完之后感觉还是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画”。每一个技法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对花卉生命力、对色彩原理的深刻理解。比如,书中在讲解如何画出花瓣的透明感时,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用淡色,而是深入分析了光线穿透花瓣时发生的折射和散射,以及如何在色铅笔的笔触中模拟这种效果。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色铅笔的运用可以如此精妙!书中对细节的刻画也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如何表现花瓣上细小的绒毛,如何画出花瓣边缘的透明感,以及如何用细密的线条模拟花蕊的质感,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是成就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我曾经对着一朵花,花了很长时间却画不出那种“神韵”,这本书给了我答案。通过书中对光影和色彩层次的讲解,我开始学会观察花朵的“骨骼”和“肌肤”,学会用色铅笔去“触摸”花瓣的温度。这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眼睛的观察,更是心灵的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绘画经验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色彩表现力的教程,尤其是在表现花卉的细腻质感方面。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先画轮廓再填色”的表面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了色铅笔在表现花卉不同材质时的独特性。比如,对于玫瑰的丝绒感花瓣,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叠加不同色调的暖色和冷色,以及利用高光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营造出那种柔软而富有层次的光泽。而对于百合的蜡质花瓣,则有不同的笔触和晕染方法,让花瓣显得更加晶莹剔透。书中还专门辟出章节讲解了如何处理花瓣边缘的卷曲、褶皱以及花蕊的细节,这些细小的处理往往是决定作品生命力的关键。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光影”的运用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冬吉老师用非常直观的方式,结合大量的范例图,将光线如何穿透花瓣、如何在花朵上投下阴影,以及这些光影如何影响色彩的呈现,都讲解得鞭辟入里。这让我对“写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真正的写实,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要捕捉到光影带来的生命动态。书中的花卉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常见的玫瑰、郁金香到一些比较独特的品种,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绘画要点,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绘画视野。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技法去画一些我之前认为很难表现的花卉,效果远超我的预期,这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艺术与科学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教你绘画技巧,更是在传授你一种观察世界、理解生命的方式。我非常欣赏冬吉老师在书中对花卉“解剖”式的讲解,他会告诉你,每一朵花,无论多么娇嫩,都有其内在的“骨骼”和“结构”。从花瓣的根部连接,到花瓣的走向,再到花瓣的厚度,他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他会教你如何用色铅笔将这些“骨骼”和“结构”通过光影和色彩表现出来。这种科学的严谨性,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比如,在画花瓣的卷曲时,他会教你如何根据光线的方向,准确地描绘出卷曲边缘的明暗对比,从而让花瓣显得更加立体和真实。此外,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肌理”的运用技巧,例如如何用细密的笔触来表现花瓣上的细微纹理,如何用粗犷的笔触来表现叶片上的叶脉。这些技巧虽然看似简单,但运用得当,却能极大地提升画面的质感。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方法去画一朵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当我用细密的笔触去描绘花瓣表面的细微起伏时,那种逼真的效果让我自己都感到惊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