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生狂:TED心理學傢的腦犯罪之旅
定價:38.00元
作者:(美)詹姆斯·法隆
齣版社:群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8025695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曼陀羅的秘密:都市身心靈療愈之旅》更加精彩,點擊前往
內容提要
《天生狂:TED心理學傢的腦犯罪之旅》是全球播放量破100,000,000次超人氣美劇《犯罪心理》主演詹姆斯·法隆博士原型傳記!《天纔在左瘋子在右》作者高銘真摯推薦! Nature、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果殼網、土豆網、搜狐、新浪瘋傳。天纔科學傢詹姆斯·法隆骨子裏流有犯基因,卻成為成功科學傢!每個人的內心都匍匐著一頭黑暗巨獸,伺機將你拖入無盡的深淵,唯有愛與陪伴能帶給你尋找光明的力量。
《天生狂:TED心理學傢的腦犯罪之旅》作者詹姆斯·法隆博士用35年研究發現心理者有著異於常人的大腦結構。2005年一次研究中,他竟然發現自己的腦部結構跟心理者的一模一樣。詹姆斯曾堅信自己已經找到瞭破解心理的鑰匙,但這難道要證明自己也是一個狂嗎?母親得知後,塞給他一本書。書開頭就講述瞭詹姆斯父係血統康奈爾傢族的首樁弑母案,隨後幾百年裏,其父係陸續曝齣過殺妻弑母等數個殺親案件。2011年後,另兩支父係血脈,一支被曝齣全是犯,一支全是拋棄妻子的流氓惡棍。2008年,詹姆斯受邀參加TED,鼓起勇氣自白瞭自己的狗血傢族史,引發百萬點擊量。作者用近乎自黑的方式,揭露自身成長過程,希望大傢可以認識到環境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因為沒有誰可以有理由放棄自己的人生。
目錄
01.一張腦部掃描圖引起的混亂
一個心理可以僞裝齣很關心他人或是充滿悔意的樣子,但他的大腦卻會說實話。這就是我在2005年那個10月一直在做的事,直到我發現瞭自己怪異的腦部掃描圖,暗示我的大腦在負責同理心和道德觀的部分活動減弱。
02.成長之路:那些不起眼的“罪惡”
我的無端恐懼癥大都是在二十幾歲和剛過三十歲的那幾年發作的,直到我學會瞭當預感到恐懼癥要發作時,如何對它加以控製之後,它纔離我而去。但在頭五百次恐懼癥發作時,我都堅信自己在一兩分鍾內就要死瞭。
03.我是誰:科學傢VS心理
我先是大吃一驚:“這是在開玩笑!”接著又笑瞭。我心想:“這真是個笑話。”如果你多年來一直受邀研究凶手的大腦,還從中總結齣一套犯大腦的通用模式,後竟然發現自己也擁有這樣的大腦,那可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04.充滿血腥的傢族史
康奈爾傢族這種自相殘殺的癖好,還真是一種彆緻的公德心。後,事情齣現瞭讓人愉快的結果,也像是曆史的必然,這條凶手鏈在十九世紀末終於趨於平淡、消聲匿跡,使我和我的父親得以遠離瞭這條傢族血脈。
05.大腦的現實成功之謎
我有心理者的大腦。我背著這麼個傢族故事,還可能遺傳瞭心理的基因。然而我同那些我一直以來所研究的連環犯有著天壤之彆。所以這其中另有奧妙,而這也是激勵科學傢們追求真相的契機所在。
06.從TED到《犯罪心理》
八月下旬的幾天裏,我收到瞭兩封郵件,接瞭兩通電話。電話和郵件來自於《華爾街日報》科技通訊社的社長高塔姆.奈剋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犯罪係列片《犯罪心理》的執行製作人兼作者西濛.米倫。他們都想要知道TED視頻裏故事的後續……
07.愛情、友情和那些不堪迴首的韻事
立刻要求迴報不是一種操縱。小夥子們會對姑娘們大獻殷情,然後立刻要求與她們上床。操縱者從不使用這種蹩腳的手段。他們會像個混蛋一樣用優雅的方式完成一切。
08.其實我還有躁鬱癥
我的輕度狂躁發作的狀況是這樣,我會躺在傢中的浴缸裏喝到深夜,接著在我那些個誌趣相投的好兄弟裏找到一人,一起開車去拉斯維加斯,在那裏花上整個周末喝酒,好像再也沒有明天需要擔憂一樣。
09.你能改變一個心理嗎?
2011年,當我的“情況”通過電視和廣播媒體嚮大眾公開之後,大部分人對待我的態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大多數人,包括黛安和我另一些傢人以及朋友隻是這樣對我說:“聽到你有一些社會性病態人格,我一點也不意外,一點點也不。”
10.論心理存在的必要性
人格者不會體驗到普通人所具有的感情,所以他們不會像普通人那樣露齣馬腳。他們的冷認知能力要比熱認知,即情緒認知能力來的超凡得多。真正的(或者說成功的)心理者可以憑空編織起一個不可思議的謊言,卻不流露齣一丁點兒的愧疚和懊悔。
作者介紹
詹姆斯·法隆: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教授及學科帶頭人,獲奬神經科學傢,教授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學已經35年。他所研究的課題非常廣泛,包括:成人乾細胞、中樞神經係統迴路、神經營養因子、神經解剖、基底神經節、多巴胺、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癥和老年癥、人類大腦成像等。
他的神經復原公司獲得瞭年度生物新技術的評選,推動瞭乾細胞研究的重大突破。《紐約時報》說他對産後新神經元發育的探索是十年來大腦研究重要、驚人的成就。他經常為各類媒體提供犯罪和恐怖心理的專業分析,在犯罪心理電颱上露麵,在BBC“Are You Good or Evil”節目中占據瞭突齣的位置。
在《犯罪心理》係列劇中那個攜帶心理基因的心理學教授是其本色齣演。
文摘
序言
我被這本書的名字深深吸引瞭。 “天生狂”這三個字,總讓人聯想到一些不羈的天纔,或者那些挑戰常規的個體。而“TED心理學傢”的身份,又賦予瞭作者一種權威性和洞察力,仿佛他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人類行為背後隱藏的秘密。 “腦犯罪之旅”這個副標題更是充滿瞭冒險的意味,讓人不禁好奇,作者將如何帶領讀者踏上這段探索大腦深處,甚至觸及灰色地帶的旅程。我一直對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交叉領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解釋人類極端行為的理論。這本書似乎正好滿足瞭我對這類知識的渴求,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新穎的視角和深入的分析,讓我對人類的大腦和行為有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著實吸引眼球,光是“天生狂”三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對未知的好奇心。聯想到“TED心理學傢”這個標簽,更是讓我對作者的背景和視角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詹姆斯·法隆,這個名字我之前並未特彆留意,但現在看來,他似乎是那種能夠將復雜晦澀的科學知識,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的大師。我一直對人類行為的深層驅動力非常著迷,尤其是那些看似“失控”或者“異常”的特質,究竟源自何處?是後天環境的塑造,還是基因的固有印記?這本書似乎正是要探討這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議題,並且從一個心理學傢的專業角度,結閤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去揭示那些隱藏在“瘋狂”背後的奧秘。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次智慧的洗禮,讓我對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許還能幫助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發現那些我們未曾察覺的內在力量。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裏首先閃過的是科幻電影裏那些擁有非凡智慧,卻又被內心黑暗麵所睏擾的科學傢形象。而“腦犯罪之旅”,這個詞組更是讓我聯想到瞭一場探索人類內心最黑暗角落的冒險。詹姆斯·法隆,這位TED的演講者,想必已經具備瞭將枯燥的科學研究轉化為引人入勝故事的能力。我尤其好奇,他將如何描繪這場“旅程”?是充滿瞭驚險刺激的案例分析,還是縝密細緻的科學推導?“正版新書”的標識也讓我更加放心,畢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獲取可靠的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挑戰我固有的認知,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貼上標簽的行為,去理解它們背後的復雜成因。或許,那些被我們視為“瘋狂”的特質,在科學的解讀下,會展現齣完全不同的麵貌,甚至隱藏著我們尚未發掘的潛能。
評分光是“天生狂”這個詞,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而“TED心理學傢”的標簽,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層學術的光環,讓人相信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權威性。詹姆斯·法隆,這位未曾謀麵的作者,似乎是一位能夠將前沿的心理學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眾的傑齣人纔。 “腦犯罪之旅”,這個富有衝擊力的副標題,更是吊足瞭我的胃口,它預示著一次深入探索人類思維、情感乃至行為異常根源的旅程。我一直對人類大腦的奧秘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導緻人們做齣非理性行為的潛在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復雜性。
評分“天生狂:TED心理學傢的腦犯罪之旅”——這個書名本身就具備瞭一種戲劇張力。它暗示著一種源於天性的衝動,一種觸及人性禁區的探索。詹姆斯·法隆,一個TED心理學傢,這個組閤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一位能夠站在科學前沿,同時又具備高超溝通技巧的學者。我一直對人類大腦的神奇之處充滿敬畏,尤其是那些決定我們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甚至情緒反應的神經機製。這本書似乎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探大腦的“秘密花園”,去理解那些看似難以解釋的行為背後的科學邏輯。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他獨特的視角,結閤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我們講述一場關於“瘋狂”與“理性”、“善”與“惡”的深刻對話,讓我們在震撼之餘,也能獲得一些啓發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