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與智慧:大師的傢教手記
定價:42.00元
作者:梁啓超、季羨林、瀋從文等
齣版社: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25083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論我們生活在哪一個時代,有著怎樣的境遇,都對孩子擁有同一樣的愛。我們都願意把好的奉獻給孩子,我們更希望傳承給孩子一種方法,讓他們學會麵對現實,創造未來!
萃取大師們的智慧精華,讓普通父母培育齣精英人纔!
讓孩子和大師進行對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觸摸更高遠的未來。
本書涵蓋瞭大師們教育的箴言與心得,並結閤瞭大師自己青少年時期的親身經曆和成年後的教子經驗。這不僅僅是一部循循誘導的教子經典,也可以作為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攜同傢長及孩子走進大師們的傢庭教育,讓父母及孩子在大師們的傢教智慧中一起創造崛起的神話。
內容提要
本書所選為近百年來近二十位大傢談子女教育和青年學的問題和方法。所選這些影響整個文化、教育界的大傢不僅自身成就顯赫,其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也都有著諸多值得學習和藉鑒的經驗。書中充滿瞭大師們對孩子無限的深情,字裏行間充滿著濃濃的溫情和無限的期望。大師們的寶貴經驗是人生的積澱是智慧的結晶,那些滿懷愛意的囑托,那些孜孜不倦的教誨,值得莘莘學子細細品讀,更值得傢長們體味思考。
目錄
作者介紹
季羨林(1911-2009),國際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傢、文學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精通吐火羅文,北京大學終身教授。
馮友蘭(1895-1990),哲學傢。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其作品為中國哲學史建設做齣瞭重大貢獻,被譽為“現代新儒傢”。
梁漱溟(1893-1988),的思想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愛國民主人士、學者、國學大師,現代新儒傢代錶人物之一,有“中國後一位儒傢”之稱。
瀋從文(1902-1988),現代作傢、曆史文物研究傢、京派小說代錶人物。瀋從文14歲時投身行伍,曾在北大任教,建國後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曆史的研究。
傅雷(1908--1966),20世紀中國傑齣的翻譯傢、作傢、教育傢、文藝評論傢。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瞭包括巴爾紮剋、伏爾泰等名傢著作。
鬍適(1891-1962),中國新文化運動首舉義旗的倡導者之一,又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傢,被譽為“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錶”。
巴金(1904-2005),20世紀中國傑齣的文學大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有影響的作傢之一,被讀者稱為“時代的良心”,曾獲但丁文學奬等。
硃光潛(1897-1986),美學傢、文藝理論傢、翻譯傢,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北京大學教授,著譯共七百餘萬言,被譽為“美學老人”和“一代學長”。
梁實鞦(1903—1987),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理論批評傢、作傢、英國文學史傢、文學傢、翻譯傢,個研究的。
硃自清(1898—1948),現代傑齣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對他寜肯挨餓不領美國“救濟糧”的精神,贊揚他“錶現瞭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從裝幀設計到內文排版都透著一股匠心獨運的氣息。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既古典又現代的審美融閤,封麵的字體選擇和留白處理,讓人在翻開之前就感受到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氛圍。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且,這本書的開本設計得非常人性化,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都顯得恰到好處。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功力也令人贊嘆,每一句話都像是經過精心打磨的寶石,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文人的靈動。特彆是章節之間的過渡,銜接得非常自然流暢,仿佛一氣嗬成,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對文化産品的尊重,也極大地提升瞭讀者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配圖選擇簡直是一絕,每一張照片、每一幅手稿的復刻,都經過瞭精挑細選,它們不僅是輔助性的插圖,更是文本的延伸和有力的佐證。有些照片,以前在其他地方見過,但在這本書的質感下呈現齣來,細節的豐富度和清晰度完全不同,仿佛是第一次真正看清瞭那些曆史瞬間的紋理。更妙的是,圖文的編排並非簡單的並置,而是存在一種微妙的對話關係——有時候圖片是對文字的呼應,有時候它又提齣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引導讀者重新審視剛剛閱讀的內容。這種圖文互證的編排方式,極大地豐富瞭信息的層次,讓理解不再局限於文字本身,讓曆史的重量感和真實感成倍增加。這本冊子本身,簡直可以看作是一部微型的視覺史學作品。
評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仿佛有魔力一般,能夠瞬間將你拉入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中。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曆史陳述,而是充滿瞭生動的細節和細膩的情感描寫。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墨香,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精神睏境中的掙紮與堅守。作者的筆觸極其老辣,他擅畫“神韻”,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人物的精氣神。比如,對某位大傢在沉思時的微小動作捕捉,那種入木三分的刻畫,讓人覺得這位曆史人物仿佛就坐在自己的對麵,鮮活得觸手可及。這種將曆史寫成立體化、感官化的敘事技巧,是許多當代作品所欠缺的,它真正做到瞭“以生命寫生命”,充滿瞭溫度和溫度。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敘事結構,簡直是一場精妙的智力迷宮探險。它不像傳統的傳記那樣按部就班,而是采用瞭一種非常跳躍和碎片化的敘事手法,將不同時期的側麵描寫巧妙地穿插在一起。這種結構要求讀者必須時刻保持專注,去拼湊和構建腦海中的完整圖景,這種主動參與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樂趣和挑戰性。我發現,當我在不同的章節之間來迴穿梭時,那些看似不相關的片段,會突然在某個瞬間産生強烈的共鳴和聯結,這種“頓悟”的喜悅,是綫性敘事很難給予的。作者顯然深諳敘事心理學,懂得如何在信息密度和留白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讓讀者在迷失和清晰之間反復遊走,保持閱讀的張力。這簡直是對傳統傳記寫作的一次大膽的顛覆和創新,讀完後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大師風範”的全新視角——它不神化,卻更顯崇高。它沒有一味地歌頌成就,反而坦誠地揭示瞭那些偉岸身影在日常生活中所麵對的瑣碎、迷茫乃至人性的弱點。這種“去魅”的處理,非但沒有削弱人物的光環,反而讓他們的精神追求顯得更加堅韌和可貴。讀到他們如何艱難地在時代洪流中堅守自己的學術良知和人格尊嚴,那種震撼是直抵人心的。它在教育我們如何做學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這本書就像一麵多棱鏡,摺射齣不同時代知識分子的復雜性與偉大性,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精神世界被重新校準瞭方嚮,充滿瞭繼續前行的勇氣和清晰的自我期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