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唢呐基础教程 陈家齐唢呐简谱初学教材基础初入门级教程书籍 唢呐基础教程/民族乐器基础教程系列丛

正版唢呐基础教程 陈家齐唢呐简谱初学教材基础初入门级教程书籍 唢呐基础教程/民族乐器基础教程系列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家齐 编
图书标签:
  • 唢呐
  • 民族乐器
  • 乐器教材
  • 基础教程
  • 初学
  • 简谱
  • 陈家齐
  • 入门
  • 音乐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宇徽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际文化
ISBN:7801058658
商品编码:29481481781
丛书名: 唢呐基础教程民族乐器基础教程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00-08-01

具体描述

产品信息

书    名     民族乐器教程系列丛书 唢呐基础教程     定    价     39.80元

作    者     陈家齐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第1版     ISBN     9787547704950

页    数     193页     谱   号     简谱

难    度     初级     开   本     16开

重    量     500克     光   盘     无

 

目录

 

前言

章 唢呐历史源流

节 唢呐的流布地域及其不同称谓

第二节 唢呐的起源

第三节 唢呐在我国出现的年代及使用概况

第二章 唢呐乐器常识

节 常用唢呐的种类及其表现性能

第二节 唢呐各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第三节 唢呐的选购和养护

第三章 唢呐吹奏基础知识

节 学习唢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唢呐持法

第三节 吹奏姿势

第四节 口形与含哨

第五节 半音控制

第六节 唢呐吹奏的呼吸方法

第四章 唢呐基础练习

节 D调指法练习

1.发音练习

2.分奏练习(1)

3.分奏练习(2)

4.分奏练习(3)

5.分、连奏练习(1)

6.D调五声音阶练习

7.分、连奏练习(2)

8.D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9.我爱吹唢呐

10.春光好

11.十样景

12.彝家舞曲(二重奏)

13.高控制和叉口指法练习

14.超吹练习

15.D调七声音阶及切分音练习

16.D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17.附点音符练习

18.五声音阶分、连奏练习

19.五声音阶旋律练习(1)

20.采茶捕蝶

21.伐木

22.快乐的心

23.彝寨风情

24.万年欢

25.综合练习(1)

26.综合练习(2)

27.金蛇狂舞

28.分、连奏练习(3)

29.五声音阶旋律练习(2)

30.伟大的北京

第二节 G调指法练习

1.C调五声音阶练习(1)

2.G调五声音阶练习(2)

3.G调五声音阶练习(3)

4.G调七声音阶练习

5.八度大跳练习

6.长鼓舞曲

7.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8.《刘三姐》主题歌连奏

9.孟姜女

10.欢乐的农家

11.春之歌

12.翻身道情

13.春到茶山

14.渔家织网唱丰收

15.延边舞曲

16.送肥

第三节 A调指法练习

1.A调五声音阶练习(1)

2.A调五声音阶练习(2)

3.A调七声音阶练习(1)

4.A调七声音阶练习(2)

5.A调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6.儿童舞曲

7.A调七声音阶旋律练习

8.我爱北京天安门(二重奏)

9.分解和弦练习

10.八度大跳练习

11.滚葫芦

12.运粮忙

第四节 F调指法练习

1.F调五声音阶练习

2.F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3.F调五声音阶旋律练习

4.在北京的金山上

5.秋收起义歌

6.综合练习

7.哈达献给毛主席

8.F调七声音阶练习

9.海青歌

10.八板

11.豆叶黄

12.下调驻马亭(片断)

13.幸福年

第五节 C调指法练习

1.C调五声音阶练习

2.C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

3.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

4.C调七声音阶练习(1)

5.C调七声音阶练习(2)

6.幕间曲(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7.黎族舞曲

8.一江风(片断)

9.节 奏练习

第五章 唢呐常用技法演练

节 手指技巧

一、打音

1.打音练习(1)

2.打音练习(2)

二、倚音

1.五哥放羊

2.三十里铺

三、指弹音

1.指弹音练习(1)

2.指弹音练习(2)

四、垫音

1.单垫音练习(1)

2.单垫音练习(2)

3.复垫音练习

五、指颤音

1.指颤音练习(1)

2.指颤音练习(2)

3.手指技巧综合练习

第二节 滑音技巧

一、气滑

二、指滑

三、气、指配合滑

1.滑音练习(1)

2.滑音练习(2)

3.小二番

4.浏阳河

5.滑音练习(3)

第三节 连奏技巧

1.F调快速连奏练习

2.C调快速连奏练习

3.G调快速连奏练习

4.A调快速分、连奏练习

5.D调快速连奏练习

第四节 分奏技巧

一、单吐

1.吐、库奏混合练习(1)

2.吐、库奏混合练习(2)

一、三吐与双吐

1.三吐练习(1)

2.三吐练习(2)

3.儿童舞曲(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4.三吐练习(3)(电影《地道战》插曲)

5.双吐练习(1)

6.三吐、双吐混合练习

7.双吐练习(2)

8.民谣

9.女战士刀舞(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10.快速分奏练习

三、顿音

顿音与连奏练习

四、重音

五、保持音

重音与保持音练习

六、弹舌音

弹舌音练习

七、弹音

1.单弹音余音练习

2.单弹音练习

3.复弹音练习(1)

4.复弹音练习(2)

5.工尺上

第五节 色彩性技巧

一、花舌音

1.花舌音练习(1)

2.花舌音练习(2)

一、箫音

1.箫音练习(1)

2.箫音练习(2)

3.海青歌(片断)

三、气拱音

气拱音练习

四、唇颤音

五、气颤音

六、腹颤音

颤音综合练习

七、舌推音

八、变色音

第六节 循环换气

1.小拜塔

2.四六句

3.小开门

4.闷工调二板傍妆台

第七节 吹腔、咔腔、口琴与喉音技巧

一、吹腔

二、咔腔

三、口琴

四、喉音

打枣

……

第六章 综合练习曲

第七章 乐曲选练

第八章 唢呐哨片的制作与加工

 

 

 

内容介绍

 

唢呐是历史久远、流布广阔的管乐器之一,它不仅流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的20个民族,也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汴的30多个国家和地我,可谓是件“世界性乐器”。

 

在线时间:09:00AM-24:00AM


《中国器乐艺术史纲》 本书旨在梳理中国器乐发展脉络,勾勒其宏大艺术图景。从远古的陶埙、骨笛,到汉唐的琴、瑟、筝,再到宋元明清的琵琶、二胡、唢呐,直至近现代的器乐创作与发展,本书将系统性地展现中国器乐艺术的演变轨迹。 第一章:源起与萌芽(史前至夏商周) 史前乐器探微: 考古发掘的陶埙、骨笛等早期乐器,揭示了先民对声音的原始探索与对自然的模仿。这些乐器虽简单,却承载着早期人类的情感与祭祀需求。 夏商周的礼乐文明: 青铜乐钟、编钟、编磬等大型礼乐重器,标志着中国音乐进入了制度化的阶段。乐器在祭祀、朝会、宴饮等场合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宗教、伦理紧密相连。介绍此时期代表性的乐器,如钟、磬、鼓、瑟等,并探讨其音乐特点与象征意义。 第二章:繁荣与融合(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的统一与乐制建设: 秦统一六国,也统一了乐制。汉朝继承并发展了秦代的乐制,宫廷乐府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介绍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琴、瑟、筝、排箫、篪等,以及它们在宫廷和民间的传播。 魏晋风度的音乐表达: 这一时期,文人阶层崛起,音乐审美趋向雅致与抒情。古琴作为文人音乐的代表,其演奏技法与音乐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介绍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乐器,如琴、瑟,以及佛教音乐传入对器乐发展的影响。 边疆民族音乐的交融: 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西域音乐的冲击与融合。琵琶、羯鼓等外来乐器逐渐被中原接受,丰富了中国器乐的音色与表现力。 第三章:鼎盛与创新(隋唐宋元) 隋唐的宫廷燕乐与民间器乐: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文化昌盛,宫廷燕乐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型乐队的演奏,以及各种小型乐队在民间广泛流传,共同构成了繁荣的音乐图景。介绍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队形式,如十部伎、九部伎,以及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如琵琶、筝、笙、笛、箫等。 宋代的市民文化与戏曲音乐: 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城市音乐生活丰富多彩。戏曲音乐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各种乐器的发展,为后世戏曲音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介绍宋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如琴、筝、琵琶、二弦、拍板等,以及它们在宋代戏曲中的应用。 元代的民族音乐融合: 元代是多民族融合时期,蒙古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以及其他民族音乐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交流。乐器种类更加丰富,演奏技法也日趋成熟。介绍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琵琶、筝、笛、唢呐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民族音乐中的表现。 第四章:传承与成熟(明清) 明代的文人音乐与地域特色: 明代继承了宋元时期的音乐传统,文人音乐继续发展,同时,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也逐渐显现。介绍明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如琴、筝、琵琶、二胡、笛、唢呐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域音乐中的表现。 清代的宫廷音乐与民间乐器: 清代宫廷音乐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民间乐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如二胡、京胡、扬琴等。介绍清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如琴、筝、琵琶、二胡、京胡、扬琴、唢呐等,以及它们在不同音乐形式中的应用。 器乐体裁的进一步发展: 吹打乐、丝竹乐、合奏、独奏等多种器乐体裁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近现代器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变革与新生(近现代) 西方音乐的传入与影响: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的传入对中国器乐产生了深远影响。乐器制造、乐理知识、演奏技法等方面都吸收了西方元素。 新中国成立后的器乐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器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受到重视,同时,器乐创作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介绍了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和作曲家。 民族乐器的改良与创新: 针对民族乐器的音域、音量、表现力等方面的不足,科研人员和音乐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创新工作,使得民族乐器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音乐创作的需求。 当代中国器乐的多元化发展: 当代中国器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有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也有吸收外来音乐元素的融合发展,以及各种实验性的探索。 结论: 《中国器乐艺术史纲》通过对中国器乐历史的梳理,展现了中国器乐艺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辉煌与变革。本书不仅是一部器乐发展的史书,更是一部中华民族音乐智慧的结晶。它揭示了中国器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器乐艺术的视角,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热爱。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人,唢呐那充满生命力的声音总是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一直渴望能够亲手演奏出那悠扬的旋律,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指导,一直未能如愿。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入门的唢呐教材,它应该足够通俗易懂,能够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掌握最基本的核心技巧,例如如何正确地含住唢呐的哨子,如何运用腹部力量来控制气息的稳定与强弱,以及手指如何灵活地在各个音孔上进行按压和释放。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图解和清晰的乐谱,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动作和音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教材能够包含一些易于掌握的练习曲,让我能在学习基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演奏的乐趣,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通往唢呐艺术殿堂的第一把钥匙。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情有独钟,尤其是唢呐那嘹亮而富有表现力的音色,总能深深打动我。我曾尝试过接触一些初级的乐器学习,深知系统性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希望寻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引导我入门唢呐的权威教材。我期待这本教材能够详尽地阐述唢呐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但不限于正确的持琴姿势、科学的气息运用方法,以及手指在指孔上的精确控制。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清晰地解读乐谱中的每一个音符和节奏,并辅以生动的示范,让我能够理解和模仿。同时,我更关注的是能够逐步进阶的练习模式,能够从最基础的单音练习,逐步过渡到简单乐曲的演奏,从而建立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我希望这本教材能够成为我学习唢呐的坚实起点,让我能够感受到这门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

评分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以来对民族乐器都情有独钟,尤其是唢呐那充满爆发力和感染力的音色,总能让我心潮澎湃。我曾经也接触过一些乐器,深知打好基础的重要性,所以这次我希望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系统学习唢呐的入门教材。我期待这本教材不仅仅是简单的乐谱堆砌,更应该包含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比如唢呐的发声原理、气息控制的技巧,以及不同指法在表现力上的差异。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的逻辑,从最基础的姿势、口型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避免一开始就陷入过于复杂的乐曲中。同时,我个人比较注重练习的效率,所以如果教材中能够提供一些针对性强、能够快速提升演奏能力的练习方法,那我一定会非常欣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学习唢呐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一样可以掌握这门独特的艺术。

评分

最近因为看到一些表演,被唢呐的魅力深深吸引,总想着自己也能尝试一下。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完全没有乐器基础的人,我有点担心自己学不会。我希望找到一本真的适合“从零开始”的教程,能够把最最基础的知识点都讲透。比如,怎么拿唢呐才能舒服又不容易漏气?吹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手指应该怎么按孔?这些我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我希望书里能有非常非常详细的图文说明,最好是那种一看就能明白的。我也不想上来就被复杂的曲子吓到,最好是能先从一些简单的单音练习,然后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旋律,让我能一点点找到感觉。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纯粹的枯燥练习。如果能有一些关于乐器保养的建议,或者简单介绍一下唢呐的历史和文化,那就更好了,毕竟了解乐器本身也能增加学习的兴趣。

评分

我一直对唢呐这个乐器很着迷,总觉得它身上有一种特别的生命力,那种高亢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直击人心。之前尝试过找一些线上视频教程,但总觉得碎片化,而且很多老师的讲解方式不太适合我这种零基础的小白,总是云里雾里,学了半天也找不到门道。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引导我入门的教材,最好是那种讲解细致,配有清晰的乐谱和示范,能够让我自己在家也能一步一步跟着学。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讲清楚基本功的教程,比如如何持乐器、如何运用气息、如何控制指法等等,这些都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有一些基础的曲目可以练习,让我能够尽快地体验到吹奏的乐趣,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枯燥的指法练习上。我对这本教材的期望是,它能够成为我踏入唢呐世界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让我能够自信地迈出第一步,而不是因为一开始的困难而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把我这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能够演奏基本旋律的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