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

【XH】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自立,周自立,肖义军,罗洪杰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子技术
  • 电子技术
  • 应用
  • 教材
  • 电子教案
  • 电路
  • 数字电路
  • 学习
  • 教育
  • 理工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爱尚美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10547
商品编码:2948967460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

定价:26.00元

作者:周自立,周自立,肖义军,罗洪杰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48710547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新课标”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特点:
  1.教材中各项目及项目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感性再抽象的递进关系安排,所选案例、任务、项目既贴近学生学情,又注重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遵循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内容浅显易懂,理论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增强了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占总课时的50%左右,使学生既有的理论知识,又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3.全书共安排了六个项目任务,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完整性活动”,学生可获得有工作意义的“产品”或者“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达到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的目的。
  4.教材中引进了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和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相应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录


项目1 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
1.1 项目描述
1.2 知识准备
1.2.1 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类
1.2.2 数制与码制
1.2.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2.4 仿真:测试与、或、非门,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1.2.5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1.2.6 逻辑函数的化简
1.2.7 仿真:逻辑转换
1.2.8 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与三种基本门电路
1.2.9 rITL集成门电路
1.2.10 CMOS集成门电路
1.3 任务实现
1.3.1 认识电路组成
1.3.2 认识工作过程
1.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1.3.4 电路安装
1.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1.4 考核评价
1.5 拓展提高
习题一

项目2 数显逻辑笔的制作
2.1 项目描述
2.2 知识准备
2.2.1 组合逻辑电路
2.2.2 加法器
2.2.3 仿真:用逻辑转换仪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2.2.4 编码器
2.2.5 仿真:编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2.2.6 译码器
2.2.7 仿真:设计一个路灯控制逻辑电路
2.3 任务实现
2.3.1 认识电路组成
2.3.2 认识工作过程
2.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2.3.4 电路安装
2.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2.4 考核评价
2.5 拓展提高
习题二

项目3 简易抢答器的制作
3.1 项目描述
3.2 知识准备
3.2.1 RS触发器
3.2.2 仿真:基本RS触发器仿真实验
3.2.3 JK触发器和D触发器
3.2.4 仿真:JK触发器仿真实验
3.2.5 T触发器和T′触发器
3.2.6 集成触发器
3.2.7 仿真:集成D触发器仿真实验
3.3 任务实现
3.3.1 认识电路组成
3.3.2 认识工作过程
3.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3.3.4 电路安装
3.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3.4 考核评价
3.5 拓展提高
习题三

项目4 声控式防盗报警器的制作
4.1 项目描述
4.2 知识准备
4.2.1 多谐振荡器
4.2.2 仿真: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仿真实验
4.2.3 单稳态触发器
……
项目5 简易数字秒表的制作
项目6 A/D转换与显示电路的制作
附录1 Multisim 10使用简介
附录2 部分常用集成电路的外引线排列图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项目1 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
1.1 项目描述
1.2 知识准备
1.2.1 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类
1.2.2 数制与码制
1.2.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2.4 仿真:测试与、或、非门,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1.2.5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1.2.6 逻辑函数的化简
1.2.7 仿真:逻辑转换
1.2.8 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与三种基本门电路
1.2.9 rITL集成门电路
1.2.10 CMOS集成门电路
1.3 任务实现
1.3.1 认识电路组成
1.3.2 认识工作过程
1.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1.3.4 电路安装
1.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1.4 考核评价
1.5 拓展提高
习题一

项目2 数显逻辑笔的制作
2.1 项目描述
2.2 知识准备
2.2.1 组合逻辑电路
2.2.2 加法器
2.2.3 仿真:用逻辑转换仪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2.2.4 编码器
2.2.5 仿真:编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2.2.6 译码器
2.2.7 仿真:设计一个路灯控制逻辑电路
2.3 任务实现
2.3.1 认识电路组成
2.3.2 认识工作过程
2.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2.3.4 电路安装
2.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2.4 考核评价
2.5 拓展提高
习题二

项目3 简易抢答器的制作
3.1 项目描述
3.2 知识准备
3.2.1 RS触发器
3.2.2 仿真:基本RS触发器仿真实验
3.2.3 JK触发器和D触发器
3.2.4 仿真:JK触发器仿真实验
3.2.5 T触发器和T′触发器
3.2.6 集成触发器
3.2.7 仿真:集成D触发器仿真实验
3.3 任务实现
3.3.1 认识电路组成
3.3.2 认识工作过程
3.3.3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3.3.4 电路安装
3.3.5 电路调试与检测
3.4 考核评价
3.5 拓展提高
习题三

项目4 声控式防盗报警器的制作
4.1 项目描述
4.2 知识准备
4.2.1 多谐振荡器
4.2.2 仿真: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仿真实验
4.2.3 单稳态触发器
……
项目5 简易数字秒表的制作
项目6 A/D转换与显示电路的制作
附录1 Multisim 10使用简介
附录2 部分常用集成电路的外引线排列图
参考文献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战》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的教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知识体系。全书紧密结合当前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需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开发流程。从基础的微控制器架构到复杂的操作系统移植,再到实际的项目开发流程,本书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扎实的嵌入式系统知识框架,并引导读者掌握实际的开发技能,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各类嵌入式项目。 第一部分:嵌入式系统基础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嵌入式系统的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1.1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详细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征(如专用性、实时性、可靠性、功耗约束等)及其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介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如智能家电、车载导航、工业机器人)来形象说明。 探讨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技术演进。 1.2 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 1.2.1 微控制器(MCU)与微处理器(MPU) 深入剖析MCU和MPU的核心架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它们的优劣势、适用场景。 介绍常见的MCU系列(如ARM Cortex-M系列、AVR系列、PIC系列等)和MPU系列(如ARM Cortex-A系列、Intel x86系列等),分析其内部结构,包括CPU、内存(RAM、ROM/Flash)、外设接口(GPIO、UART、SPI、I2C、ADC、DAC、定时器/计数器等)。 讲解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MCU或MPU,重点分析性能、功耗、成本、生态支持等因素。 1.2.2 存储器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的工作原理、特性、读写时序。 ROM (Read-Only Memory):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的工作原理、特点、数据保持能力。 讲解程序存储器(Flash)和数据存储器(RA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和管理。 1.2.3 输入/输出(I/O)接口 全面介绍各种常用的I/O接口技术: 通用输入/输出(GPIO):引脚配置(输入/输出、上拉/下拉)、工作模式、软件控制方式。 串行通信接口:UART/USART(异步串行通信)、SPI(串行外设接口)、I2C(集成电路互联)。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通信协议、硬件连接和软件实现。 并行通信接口:例如某些老式设备可能使用的并行接口。 模数转换(ADC)与数模转换(DAC):原理、分辨率、采样率、应用场景(如传感器数据采集、音频输出)。 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工作模式(定时、计数、PWM生成)、应用(如延时、测量频率、控制电机)。 1.2.4 其他关键硬件组件 时钟源:晶振、PLL(锁相环)的作用与选择。 电源管理模块:稳压器、低功耗模式、电源监控。 调试接口:JTAG、SWD(Serial Wire Debug)的原理及作用。 外部设备: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键盘、网络接口等。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 2.1 裸机开发(Bare-metal Development) 详细介绍裸机开发的概念、特点、优缺点。 讲解如何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进行程序编写,包括启动代码、中断服务程序(ISR)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一个简单的GPIO控制LED闪烁的实例,展示裸机编程的流程和技巧。 2.2 实时操作系统(RTOS) 2.2.1 RTOS的引入与必要性 解释为什么在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需要RTOS,介绍RTOS解决的核心问题(任务调度、资源管理、通信、同步等)。 讨论实时性的概念(硬实时、软实时)以及RTOS在保证实时性方面的作用。 2.2.2 RTOS核心概念 任务(Task)/线程(Thread):任务的创建、挂起、恢复、优先级、状态转换(就绪、运行、阻塞、终止)。 任务调度(Task Scheduling):轮转调度、优先级调度(抢占式、非抢占式)、协作式调度等算法。 进程间通信(IPC):队列(Queue)、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锁(Mutex)、事件标志(Event Flags)、消息邮箱(Message Mailbox)等通信机制的原理、应用场景及实现。 中断处理: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ISR)与任务的交互。 内存管理:动态内存分配、静态内存池。 同步与互斥: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避免死锁(Deadlock)的策略。 2.2.3 经典RTOS介绍与选型 介绍FreeRTOS、RT-Thread、uC/OS、VxWorks等主流RTOS的特点、优势、社区支持和应用领域。 提供RTOS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如资源占用、许可证、生态系统、功能集、开发工具链)。 2.3 嵌入式Linux与应用层开发 2.3.1 嵌入式Linux概述 介绍嵌入式Linux的架构(Bootloader、Kernel、Root Filesystem、Application Layer)。 讲解其优势(开放性、强大的软件生态、丰富的驱动支持)以及适用场景(功能复杂、对性能要求高的设备)。 2.3.2 Bootloader 介绍Bootloader的作用(初始化硬件、加载Kernel)、常见Bootloader(如U-Boot、GRUB)。 2.3.3 Linux Kernel 讲解Linux Kernel在嵌入式系统中的角色、驱动模型(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内核配置。 2.3.4 Root Filesystem 介绍Root Filesystem的组成(init进程、库、应用程序)、文件系统类型(JFFS2, UBIFS, YAFFS, ext4等)。 2.3.5 应用层开发 讲解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使用、API接口(如POSIX API、Linux特有API)、系统调用。 介绍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的交互。 第二部分: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掌握实际的开发技能。 第三章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3.1 硬件平台选择与介绍 详细介绍当前流行的嵌入式开发板,如STM32系列开发板(例如Nucleo/Discovery系列)、树莓派(Raspberry Pi)、ESP32开发板等。 讲解开发板的硬件资源、接口、引脚功能。 提供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板的建议。 3.2 交叉编译工具链 详细讲解什么是交叉编译,为何需要交叉编译工具链。 介绍GCC、Clang等编译器,以及Binutils(链接器、汇编器)等工具。 演示如何安装和配置针对目标平台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3.3 集成开发环境(IDE) 介绍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Eclipse + CDT、VS Code + PlatformIO等主流嵌入式IDE。 演示如何在IDE中创建工程、配置编译选项、编写代码。 3.4 调试器与调试方法 详细介绍JTAG、SWD等调试接口的工作原理。 演示如何使用OpenOCD、Segger J-Link等调试器配合IDE进行在线调试,包括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内存监视。 介绍printf重定向到串口等常用的调试技巧。 3.5 版本控制系统(Git) 讲解Git的基本概念(仓库、提交、分支、合并)、常用命令。 演示如何使用Git进行代码的版本管理、团队协作。 第四章 微控制器(MCU)编程实践 4.1 库函数与寄存器操作的对比 深入分析标准外设库(如STM32 HAL库、LL库)和直接寄存器操作的优缺点。 指导读者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哪种编程方式。 4.2 GPIO编程实例 实现LED流水灯、按键输入检测(包括消抖处理)。 讲解GPIO输入输出模式的配置,中断触发方式。 4.3 UART通信编程实例 实现MCU与PC通过UART进行数据收发。 讲解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的配置。 展示如何解析接收到的数据。 4.4 SPI与I2C通信编程实例 讲解SPI和I2C协议的时序。 通过连接外部SPI/I2C设备(如传感器、EEPROM、OLED显示屏),演示读写操作。 4.5 ADC与DAC编程实例 采集模拟信号(如电位器、温度传感器)并进行处理。 产生模拟信号(如控制LED亮度、产生音频信号)。 4.6 定时器/PWM编程实例 实现精确延时、周期性任务。 生成PWM信号,用于控制舵机、电机调速,或LED亮度调节。 第五章 实时操作系统(RTOS)应用 5.1 RTOS任务创建与管理 以FreeRTOS为例,详细演示任务的创建、删除、挂起、恢复、延时等操作。 讲解任务优先级设置及抢占式调度的效果。 5.2 任务间通信与同步 5.2.1 队列(Queue)应用: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例如传感器数据采集任务向处理任务发送数据。 5.2.2 信号量(Semaphore)应用: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例如多任务共享一个SPI总线。 5.2.3 互斥锁(Mutex)应用:解决临界区访问问题,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任务可以访问共享数据。 5.3 中断与RTOS的结合 讲解如何在中断服务程序(ISR)中调用RTOS的API(如发送信号量、发送消息)。 介绍中断嵌套和ISR执行的注意事项。 5.4 RTOS实例: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显示 创建一个任务负责采集多路传感器数据。 创建另一个任务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UART发送到PC,或在LCD显示屏上显示。 利用队列在两个任务之间传递数据。 第六章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 6.1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讲解如何构建或烧录嵌入式Linux系统到开发板。 介绍构建Root Filesystem的常用工具(如Buildroot, Yocto)。 6.2 交叉编译应用程序 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C/C++应用程序。 演示如何将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部署到目标板。 6.3 Linux驱动模型与设备文件 讲解字符设备驱动的编写,包括`open`, `read`, `write`, `ioctl`等文件操作函数。 演示如何注册一个字符设备驱动,并在用户空间通过`/dev`下的设备文件进行访问。 6.4 GPIO、UART等外设的Linux接口 介绍Linux提供的GPIO接口(sysfs接口,或通过libgpiod库)。 讲解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dev/ttySx`等设备文件进行UART通信。 介绍I2C、SPI在Linux下的设备文件访问方式(如`/dev/i2c-x`, `/dev/spidevX.Y`)。 6.5 进程间通信(IPC)在Linux下的应用 介绍Linux下常见的IPC机制,如管道(Pipe)、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 通过实例演示不同进程间的数据交换。 6.6 实例: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家居控制节点 开发一个简单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应用程序,通过GPIO读取按键状态,通过ADC读取温度。 开发一个网络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TCP/IP发送到服务器。 展示如何利用Linux的守护进程机制,让程序在后台稳定运行。 第三部分: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整合,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嵌入式项目。 第七章 项目案例:智能温湿度监测与数据上传系统 7.1 项目需求分析与设计 明确项目的功能需求: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本地存储(可选)、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可通过PC端软件进行查看。 硬件选型:选择合适的MCU(如STM32)或嵌入式Linux开发板,温湿度传感器(如DHT11/DHT22/BME280),通信模块(如ESP8266/ESP32 Wi-Fi模块,或直接集成以太网接口)。 软件架构设计:选择裸机、RTOS还是嵌入式Linux作为目标平台,设计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7.2 硬件接口连接与配置 详细指导如何连接传感器、通信模块到开发板。 介绍相关的硬件寄存器或配置选项。 7.3 软件开发流程 7.3.1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编写驱动程序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 7.3.2 通信模块:配置Wi-Fi连接或以太网接口,实现与服务器的TCP/UDP通信。 7.3.3 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决定是否进行本地存储(如使用SPI Flash或SD卡)。 7.3.4 主程序逻辑:整合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定时采集、处理和上传。 7.4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程序设计(简要介绍) 介绍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服务器(如基于Python Flask或Node.js)来接收和存储数据。 介绍如何编写一个PC端客户端程序(如使用Python Tkinter或Qt)来显示实时数据。 7.5 项目测试与调试 介绍测试方法,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讲解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调试方法。 第八章 嵌入式系统进阶主题与未来展望 8.1 低功耗设计技术 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功耗管理策略,如待机模式、睡眠模式、动态电压与频率调整(DVFS)。 讲解如何通过硬件和软件优化降低功耗。 8.2 嵌入式安全 介绍嵌入式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如固件篡改、数据泄露、网络攻击。 探讨常用的安全机制,如加密、认证、安全启动。 8.3 嵌入式系统测试与质量保障 介绍嵌入式系统测试的方法和工具,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探讨自动化测试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应用。 8.4 物联网(IoT)与嵌入式系统 介绍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核心作用。 探讨 MQTT、CoAP 等物联网通信协议。 展望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嵌入式AI与边缘计算 介绍如何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和运行AI模型。 探讨边缘计算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附录 常用嵌入式开发术语表 嵌入式开发常用工具汇总 参考文献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实例帮助读者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各项技能。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益,并能为您的嵌入式项目开发提供坚实的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XH】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学习的召唤力。我一直对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电路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很多资料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于理论化,缺少实际应用的指导。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入门的书籍,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比如很多例子都停留在理论模型上,很难与实际的元器件和电路联系起来,也无法真正体会到“应用”的精髓。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就觉得它可能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本。尤其是“赠送电子教案”这一点,更是让我惊喜,这意味着我不仅能读到书本的知识,还能获得更生动、更直观的学习辅助材料,这对于我这种自学能力有限,需要多方面刺激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的逻辑门电路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更复杂的数字系统,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穿插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在通信、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是如何运用这些数字电子技术的。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搭建实际电路的指导,哪怕是简单的面包板实验,也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

评分

我并不是电子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出于对科技的好奇心,一直对电子产品的内部运作原理很感兴趣。以前我总是觉得数字电子技术是非常高深莫测的领域,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扎实的电路基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即便是像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这些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背后也隐藏着复杂的数字电子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途径,它不是那种上来就甩一堆公式和复杂电路图的书。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逻辑门,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系统的。而且,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直观的比喻和生动的图解,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应用”这个词也很有吸引力,我希望它能给我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电子技术应用,比如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或者智能音箱是如何识别语音命令的。如果能附带一些简单的DIY项目,让我能亲手体验一下数字电路的乐趣,那简直是太棒了。

评分

说实话,我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对“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这个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我一直认为电子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电路图和元器件的堆砌,是那些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捣鼓的神秘玩意儿。但最近我开始接触到一些关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知识,发现它们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的数字电子技术支持。比如,一个智能灯泡,它的开关、亮度调节,甚至颜色变化,都是通过数字信号控制实现的。还有各种传感器,它们将物理世界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息,再由微处理器进行处理。这些都让我意识到,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它,不仅是为了应付学业,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这个日益智能化的世界中。这本书的标题“数字电子技术应用”正是抓住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应用”的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原理,这样我就能更容易地将学到的知识与我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以及一些常见数字芯片的应用实例,这样我就可以尝试着自己动手去实现一些小项目,将理论付诸实践,获得成就感。

评分

我是一个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学习与电子信息相关的课程。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虽然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但在实际应用和项目实践方面,总是觉得有些欠缺。很多时候,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在我脑海里却很难形成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图景。尤其是当涉及到实际元器件的选择、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时,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的标题“XH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我非常看重“应用”这两个字,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实际案例,让我看到理论知识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比如,它是否能讲解如何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实现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器,或者如何设计一个基本的数字频率计?更重要的是,“赠送电子教案”这一点让我看到了学习的希望。我一直觉得,好的教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它应该包含详细的讲解步骤、清晰的电路图、必要的实验数据,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代码示例。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和它的电子教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实践经验,为我未来的毕业设计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硬件工程师,虽然在工作中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硬件模块和系统,但对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其演进和发展脉络,一直想要更系统地梳理一下。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用前人已经设计好的模块,而对底层原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这本书的标题“XH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赠送电子教案”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提供了一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方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各种数字电路的实现方法,更能帮助我理解这些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应用特点。例如,它是否能讲解一下从基本的TTL、CMOS逻辑系列到FPGA、ASIC等复杂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而且,“电子教案”这个赠品对我来说很有价值,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梳理和传达这些技术概念。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样设计”,从而提升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