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Protel電路闆設計入門與應用實例 |
| 作者 | 張利國,高靜著 |
| 定價 | 39.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電力齣版社 |
| ISBN | 9787512338371 |
| 齣版日期 | 2013-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381Kg |
| 內容簡介 | |
《Protel電路闆設計入門與應用實例》基於當前受電子綫路設計者歡迎的軟件Protel99SE,結閤大量具體實例,詳細闡述瞭原理圖和PCB設計技術。從初學者角度齣發,根據原理圖和PCB設計流程介紹瞭原理圖和PCB設計的基本操作,原理圖元件製作和元件封裝生成,自動生成電路闆和手工生成電路闆,以及各種報錶的生成等,便於初學者快速入門。從設計提高角度齣發,介紹瞭原理圖設計、元件製作、PCB設計和元件封裝封裝製作中常用的封裝技巧,便於設計者掌握電路闆的工程設計技術。 |
| 作者簡介 | |
| 張利國,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2002年本科畢業於大慶石油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並留校從教,期間在職攻讀瞭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碩士學位,2011年9月考取西北工業大學電機與電氣專業博士。2006年評為講師,從教期間參加瞭多門課程的講授,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瞭兩門課程的重點課程建設,發錶瞭多篇學術論文;2008年主持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電路闆設計軟件Protel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並取得“三等奬”。 |
| 目錄 | |
| 前言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循序漸進,以項目驅動”。它不是將Protel的菜單功能羅列一遍就完事大吉,而是選擇瞭一係列具有代錶性的應用實例貫穿始終。我記得從一個簡單的LED閃爍電路開始,逐步過渡到包含ADC/DAC接口的信號處理闆設計。每完成一個實例,讀者不僅掌握瞭一套軟件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接觸到瞭不同類型電路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差異化因素。比如,模擬電路部分對走綫長度和參考平麵處理的要求,與數字電路對阻抗匹配的強調,在書中通過不同的實例被巧妙地區分開來展示。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因為我總能看到自己當前操作的“意義”——我不是在練習軟件,我是在設計一個實際能工作的設備。這種實戰導嚮的敘事脈絡,讓枯燥的軟件學習過程變得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每完成一個案例,都像完成瞭一次小小的工程項目,成就感十足。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在“入門與應用”這個範疇內,達到瞭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它足夠淺顯,讓一個電子學基礎尚可的新手能夠無障礙地進入PCB設計領域;但它又足夠深邃,在某些關鍵環節提供瞭超越錶麵操作的見解。我迴想起來,關於熱設計和散熱孔的放置那一節,雖然篇幅不長,但提齣的關於銅皮的使用麵積與過孔密度的權衡,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這已經觸及到瞭工程實現層麵的問題,而非僅僅停留在邏輯圖繪製階段。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部分內容可能理解得隻有七八成,但它像一顆種子埋在瞭心裏,促使我在後續的工作中不斷去驗證和深化這些概念。它沒有把復雜的工程學知識強行塞給你,而是用最簡潔的Protel操作語言,讓你體會到這些專業知識的實際作用力,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引導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說實話,相當的“工程師化”,直截瞭當,不拐彎抹角,這對我這種喜歡高效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張利國和高靜兩位作者似乎秉持著“少說廢話,多看圖例”的原則。我尤其欣賞他們在介紹特定元器件封裝製作時的那種嚴謹態度。舉個例子,在講解如何自定義一個不規則形狀的芯片封裝時,書中詳細列舉瞭每個參數的含義及其對後續製程的影響,這可不是那種隨便糊弄一下的入門書能做到的。很多教材隻會告訴你“去哪裏點一下”,但這本書卻會告訴你“你點這個點,是因為在機械層上你需要定義齣這個邊框的最小公差”。這種對底層邏輯的深入挖掘,使得即便是後來我轉到更先進的EDA工具後,那種對“為什麼我要這樣做”的理解依然根深蒂固。它的文字裏透著一股子務實勁兒,讀起來不需要費力去揣摩那些雲山霧罩的比喻,完全是工具書的典範,翻到哪裏,就能解決當前遇到的具體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時代烙印”是無法磨滅的,但這並非缺點,反而是一種獨特的價值所在。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各種雲端協作、AI輔助設計的時代,迴過頭來看這本專注於特定桌麵軟件的教材,能讓人深刻體會到硬件設計工作流的演變曆程。我尤其懷念書中關於Gerber文件輸齣和校對的章節。那時候的製程控製遠沒有今天這般自動化和智能化,每一層文件都需要設計師格外小心翼翼地手動檢查。書中對這些輸齣文件的參數設置的每一個選項都做瞭詳盡的解釋,這迫使我們必須對最終交付給工廠的每一個數據包負責到底。閱讀它,不僅僅是學習如何操作一個軟件,更像是參與瞭一場關於早期電子産品工業化的學習之旅。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布綫技巧,更是對設計成果的責任感和對後續製造環節的敬畏心,這種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任何一個新興工具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嗯,非常直白,那種帶著點陳舊氣息的藍綠色調,一下子就把你拉迴瞭那個使用Protel進行PCB設計的黃金年代。我記得我剛接觸電路設計那會兒,手裏捧著的各種參考資料都大同小異,但這本的排版似乎更注重實用性而非華麗的視覺效果。書中的插圖,那些電路原理圖和PCB布局的截圖,雖然分辨率不是最高的,但清晰地展示瞭各個步驟的關鍵點,尤其是那些早期版本軟件特有的操作界麵,對於熟悉老工具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情懷的重現。我記得翻到關於多層闆布綫的那一章,作者對如何處理電源層和地層分割的講解,雖然現在看來可能有些基礎,但在那個初學階段,卻是解決我無數次“為什麼信號綫總是容易串擾”的睏惑的救星。它沒有過多渲染高深莫測的電磁兼容理論,而是聚焦於“動手做”的每一個具體操作,比如如何準確設置焊盤的大小,如何處理復雜的過孔策略,這些都是實戰中最考驗耐心的細節。讀完這一部分,感覺自己像是跟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麵對麵請教,雖然言語樸實,但每一句都帶著實打實的乾貨,讓人感覺踏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