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自如应对糖尿病全书 | 作者 | 洪天配,高洪伟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86215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中医科、营养科组织具有丰富糖尿病教育经验的医护人员参加编写,针对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缺少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现状,采用问答形式,简要地解答了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经常提出的各种问题。全书共分十个章节,内容包括认识血糖和糖尿病、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及其他治疗、认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评估和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等。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洪天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础内分泌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兼再生医学学组副组长、北京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检验科主任,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工作。曾在丹麦Steno糖尿病中心从事客座研究两年。1993年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起担任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内分泌研究室主任、临床干细胞中心胰岛组负责人等。牵头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糖尿病筛查和诊断》。 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干细胞分化研究。先后负责过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基金、“211”工程建设项目、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等。在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在Diabetologia、Diabetes Obes Metab、Int J Cardiol、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需要长期的治疗与病人的自我管理,实现自我稳定病情,自我延缓疾病进展。患者的自我生活管理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 但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防范措施、治疗方法并不了解,造成很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甚至截肢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自如应对糖尿病全书》可以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正确应对糖尿病、战胜糖尿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我通常会比较关注一本书的权威性和更新程度。毕竟医学知识更新迭代很快,一本过时的参考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不看书还大。从出版社的背景来看,化学工业出版社应该在专业类书籍的出版上有着严谨的流程和质量把控,这给我增添了不少信任感。而作者名字的出现,也表明了内容的专业性来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包含最新的指南推荐,而不是几年前的老数据。如果它能及时地将近年来临床试验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治疗路径纳入考量,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应对’的书,更是一本‘如何领先’的书。这种对时效性的追求,是衡量一本实用指南是否‘良心’的重要标准,我很期待它在这方面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挺朴实的,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实打实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养生杂志。我平时就挺关注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管理慢性病的朋友们来说,一本靠谱的指南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内容排版看起来很清晰,不是那种密密麻麻让人头疼的文字堆砌,而是有很多图表和清晰的章节划分,这一点我非常欣赏。我翻了几页,发现它对基础知识的讲解非常细致,从病因到并发症,每一个环节都有深入的探讨,不像市面上很多书只是蜻蜓点水地提一下,让人读完还是云里雾里。而且,它似乎很注重实践操作性,我注意到一些生活场景下的应对策略,比如外出就餐、运动强度控制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人‘掉链子’的地方。总体来说,从第一印象来看,这本书是下了真功夫的,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和管理自身状况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评分最近一直在物色一本能帮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我家人病情的书,毕竟上网搜零散信息太容易产生焦虑了,还常常互相矛盾。这次偶然看到这本,感觉它在结构上处理得相当科学。它不像那种只关注‘吃什么’或‘动多少’的单一维度书籍,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我特别留意了它关于心理调适的部分,因为我知道长期的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生理指标的控制。书中对于如何与家人有效沟通、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波动,都有专门的篇幅进行论述,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贴心。这种将“人”放在核心位置的编写思路,让这本书显得格外有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医学教条。看得出作者是真正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这种同理心在专业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我尤其关注那种能提供‘进阶’策略的书籍。很多入门级的书都停留在基础的‘控制血糖’层面,但这本书的目录似乎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内容。我隐约看到一些关于胰岛素泵的使用进阶技巧、新型监测技术的解读,甚至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适合刚确诊的患者作为起点,对于已经管理了一段时间、希望将管理水平提升到‘专家’级别的读者来说,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这种跨越不同阶段的覆盖能力,让它的实用寿命大大延长了。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是可以伴随人成长的,从懵懂到精通,它都能提供相应的支持,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这本似乎具备这样的潜力。
评分坦白说,我对医学书籍的阅读一直有点畏惧,总担心术语太多,读起来晦涩难懂。但这本在用词上似乎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我随便挑了一个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章节来看,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化学名称,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比喻和流程图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这种‘讲人话’的写作风格,极大地降低了非专业人士的阅读门槛。我感觉即使是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也能比较顺畅地跟上思路。而且,我注意到书中似乎还收录了一些病友的真实案例分享,这些小故事往往比枯燥的理论更能打动人,也更能让人产生‘我也可以做到’的信心。如果这些分享内容属实,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积极的能量注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