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
定价:39.00元
作者:孙金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121107887
字数:523000
页码:3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外新型彩色显示器中关于电源、视频/音频、行/场扫描和同步信号处理及屏幕显示与显像管,以及存储器、微处理器等8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的相关参数资料,包括引脚号、引脚名称、引脚功能及有关参量的实测数据。为了检索和使用方便,在书后附录中列出了集成电路资料索引,并给出了1000多种常用集成电路的互换型号,为从事维修人员提供宝贵资料。
本书内容翔实新颖、实用性强。全书采用了列表方法编写,简洁明了,直观快捷、分类科学、列目独特,可以对照电路特性和机理迅速查找故障元器件。为了方便读者检测有故障的集成电路,每个表后注明了参数的测定机型,供彩色显示器维修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检测参考。
本书可作为彩色显示器维修人员维修指南,也可作为维修人员参加职业技能考核和资格认证的专业培训资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偶然得知这本书的。 当时,一位前辈在分享他关于新型显示器驱动方案的经验时,频繁地翻阅一本厚厚的书籍,并从中快速提取出所需要的参数。我上前询问,得知就是这本《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我立刻记下了书名和作者。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并在第一时间下单购买。收到书后,我并没有失望。书中对各种显示技术,如TFT-LCD、AMOLED、Micro-LED等,所涉及到的驱动IC、时序控制器、电源管理IC等关键集成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提供了静态的参数列表,还包含了一些动态参数的参考值,以及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表现。这对于我进行产品原型开发和性能调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数据。
评分初见这本书,我被它的名字吸引了。 “新型彩色显示器集成电路参数速查手册”——光是这几个字就充满了科技感和实用性。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料很多,但大多是理论性的书籍,要么就是参数杂乱、查找不便的官方文档。市场上也有些速查手册,但往往内容陈旧,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当我在书店的电子技术区看到这本书时,眼前一亮。它似乎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本。我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各类显示器技术,如TFT-LCD、OLED、Micro-LED等,都得到了涵盖,并且细致地划分到不同章节。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类集成电路的参数都做了详细的列表,并且标注了重要的技术指标,比如响应时间、刷新率、功耗、色彩饱和度等等。这些参数往往是设计和选型过程中最关键的信息,以前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搜索引擎或者 Datasheet 中大海捞针,现在有了这本书,就像拥有了一位随身携带的专家顾问,可以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是一名电子产品的爱好者,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比如DIY一个智能家居的显示面板,或者组装一台小型户外显示屏。在制作过程中,选购合适的集成电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前,我只能通过零散的论坛帖子或者不完整的Datasheet来搜集信息,过程既耗时又容易出错。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DIY体验。它将各种新型彩色显示器所需的集成电路参数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我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书中查找对应的技术参数,比如接口类型、供电电压、驱动能力、时序要求等,就能快速找到最适合的IC型号。书中的一些图示和方框图,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大大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DIY项目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就足够吸引人了。 厚实的书页,清晰的字体,以及书中穿插的大量表格和图示,都表明了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作为一名对视觉效果要求极高的用户,我一直对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恰巧满足了我对“幕后英雄”——集成电路的好奇心。它没有过于深奥的理论推导,而是直接将最核心、最实用的信息呈现给读者。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型号集成电路的参数对比,这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例如,在比较几种OLED驱动IC时,书中清晰地列出了它们在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以及能耗方面的差异,并附带了简要的技术解读。这种“干货满满”的内容,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显示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炭。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彩色显示器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惊人。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我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并且为新产品选择最合适的驱动IC和相关控制芯片。过去,我常常为找不到某一特定参数的详细信息而头疼。市面上流传的各种技术文档,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缺乏系统性。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列出了常见集成电路的关键参数,更对一些新型的、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提供了相应的参数对比。这对于我们进行技术选型、风险评估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书中对于不同技术路线下的集成电路在功耗、发热、驱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对于我们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