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程
定价:28.00元
作者:袁东明, 史晓东, 陈凌霄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63526048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实验的相关内容。包括数字实验基础知识、数字逻辑器件等,重点介绍数字可编程器件、EDA工具、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数字综合系统设计。本书还将介绍几种数字实验装置,并配有丰富的实验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基本实验、EDA基础实验和数字系统综合实验。
本书既介绍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又介绍了可编程器件(PLD)、硬件描述语言(VHDL)及EDA工具和技术,把新技术、新器件及时引入教学实践环节,体现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实验内容循序渐进,能引导、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和专科院校通信、电子工程类各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评价二: 作为一本实验教程,它最让我称赞的一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非常到位。很多教程只是把实验流程写得像个菜谱,告诉你“照着做就行”,但这本书明显高明得多。在介绍完某一类逻辑电路的理论基础后,紧接着就会给出详细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步骤,而且,这些实验不仅仅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很多都带有一定的设计和优化成分。例如,在设计一个加法器或者计数器时,书中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利用不同的逻辑门组合来实现最优化的电路结构,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系统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调试方法也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才是真正体现了一本优秀实验指导书价值的地方。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搭建一个有限状态机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毛刺问题,翻阅书中关于时序电路调试的部分,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这种将“做中学”的理念融入到书本结构中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主动性和探索欲,远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搭建电路,更是如何像一个真正的工程师那样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评分评价四: 从教材的整体编排来看,它展现了一种非常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即紧密贴合现代集成电路(IC)技术的发展趋势。书中对一些新兴的数字电路概念,比如锁存器与触发器的对比、同步电路与异步电路的优缺点分析,都体现了与当前主流设计规范的同步。它没有沉溺于过时的技术细节,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在FPGA或ASIC设计中依然会用到的核心模块设计上。此外,书中对于硬件描述语言(HDL)在逻辑设计中的应用虽然不是主线,但也有适当的提及和引导,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面向工程实践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前瞻性”教育。它让我意识到,单纯的原理图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需求,必须将逻辑思维转化为可综合的代码描述。这种对未来技能的培养导向,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理论学习范畴,更像是一份为进入数字系统设计行业准备的预备课程。读完之后,我对后续学习Verilog或VHDL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感和更扎实的基础支撑。
评分评价五: 我对这本书的编写风格中透露出的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印象深刻。作者们似乎对每一个概念的定义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和推敲,力求用最精确的术语来描述复杂的物理现象。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得这本书在作为工具书参考时也显得格外可靠。书中对于某些逻辑设计中的“陷阱”——那些看似正确但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都有专门的警示和深入的剖析。比如,在讨论时序逻辑电路的复位机制时,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做法,还详细分析了“上电复位”和“异步复位”在系统启动时的细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仿佛经历过无数次的电路调试失败,并将这些宝贵的教训浓缩在了文字之中。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精确和可靠性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讲解方式,是学习复杂技术课程时最需要的保障。它让我确信,我所学到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站得住脚的。
评分评价三: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确实值得称赞,这对于理解复杂的逻辑图和时序波形图至关重要。在数字电路的学习中,一张清晰的电路图胜过千言万语,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有的逻辑图都采用了清晰的线条和标准化的符号,即便是涉及多个芯片互联的复杂系统,也能一眼看出信号的流向和连接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时序图的绘制,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细致。它们准确地标示出了建立时间(Setup Time)和保持时间(Hold Time)这些关键的时序参数,配合文字的解释,让我对竞争冒险和亚稳态等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我个人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非常头疼,但得益于这些高质量的视觉辅助,很多过去困扰我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不仅仅是印刷质量的问题,更是作者对教学媒介的深刻理解——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图形语言来高效地传递信息。可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让读者能够更专注于电路逻辑本身,而不是在试图解读模糊不清的图表上浪费时间精力。
评分评价一: 这本关于现代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实验教程,读起来真是让人感到既充实又有点小小的挑战。首先,从内容深度上来说,它并没有停留在那种浅尝辄止的理论介绍上,而是真正深入到了现代电路设计中那些最核心的概念。比如,对于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讲解,作者们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去构建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基本逻辑门电路时,是如何巧妙地过渡到更复杂的译码器、多路复用器以及触发器设计的。书中对这些核心组件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功能描述,更深入到了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考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部分的理解可能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但一旦真正掌握,你会发现自己对数字系统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的理论推导过程非常详尽,每一步的数学依据和物理意义都解释得非常到位,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芯片内部运作机制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被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带着走,从最基础的布尔代数开始,一步步搭建起复杂的数字系统。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章可循,让人有信心去攻克后续更难的章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