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OLED显示技术导论
定价:69.00元
售价:56.6元,便宜12.4元,折扣82
作者:于军胜,钟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030567604
字数:
页码:211
版次: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近年来,全球OLED技术和产业布局发展迅猛,柔性高世代OLED生产线陆续建设、投产,OLED产业无疑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蓝海。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OLED专业人员和相关书籍的严重不足。《OLED显示技术导论》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设计的基础理论着手,逐步拓展到当前实际工程应用到的各种发光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原理。涉及的内容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同时又保证了足够的理论深度,充分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1.1 OLED的特点 6
1.2 OLED的应用 9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OLED基本理论 14
2.1 半导体能级 14
2.2 基态与激发态 16
2.3 荧光辐射与磷光辐射 19
2.4 激基复合物与激基缔合物 21
2.5 激发态能量转移机理 27
参考文献 30
第3章 OLED基础知识 32
3.1 OLED的分类 32
3.2 OLED的结构 36
3.3 OLED工作原理 38
3.4 OLED性能参数 42
3.5 OLED的制备工艺 45
参考文献 50
第4章 载流子注入与传输材料 52
4.1 电极材料 52
4.2 空穴注入材料 53
4.3 空穴传输材料 55
4.4 电子注入材料 57
4.5 电子传输材料 58
参考文献 62
第5章 发光层材料 65
5.1 荧光发光材料 65
5.2 磷光发光材料 72
5.3 延迟荧光材料 80
5.4 主体材料 82
参考文献 89
第6章 OLED显示与TFT技术 95
6.1 TFT技术 95
6.2 OLED显示技术 111
6.3 TFT-LCD与AMOLED显示技术 121
参考文献 139
第7章 OLED照明技术 141
7.1 白光OLED技术 144
7.2 OLED照明的特点 150
7.3 OLED与现有照明技术的对比 154
参考文献 158
第8章 OLED封装技术 161
8.1 盖板封装 162
8.2 薄膜封装 165
8.3 铟封接 169
8.4 熔块熔接密封 170
参考文献 173
第9章 OLED其他技术 174
9.1 柔性OLED 174
9.2 透明OLED 178
9.3 颜色可调OLED 181
9.4 一体化器件 185
9.5 量子点发光技术 187
9.6 钙钛矿发光技术 190
参考文献 195
0章 OLED相关产业化技术 199
10.1 Roll to roll process技术 199
10.2 喷墨打印 202
10.3 丝网印刷技术 207
10.4 激光热转印 209
参考文献 21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在关注显示技术的发展,从CRT到LCD,再到现在的OLED,每一次技术的迭代都带来了视觉体验的巨大飞跃。OLED的出现,无疑是近些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显示技术之一。它不仅仅是在色彩表现、对比度上有所突破,更在节能、柔性化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我特别想了解OLED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表现,比如在智能手机、电视,甚至是在一些高端车载显示上的应用。书名中的“导论”二字让我觉得很适合我这样想要系统了解OLED技术,但又非专业人士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OLED材料的种类、发光机制、驱动方式,以及目前市场上主要的OLED面板厂商及其技术路线。同时,我也对OLED的未来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比如它能否在Micro-LED等新兴技术面前保持竞争力,以及在AR/VR等领域有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我喜欢这种留白多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书名和作者,整体感觉专业而有深度。我其实对OLED技术了解得不多,之前只在一些消费电子产品的宣传里听说过,知道它在画质方面有优势。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OLED的黑色会那么纯粹,对比度那么高,不像我家里那台用了好几年的LED电视,总感觉黑的地方泛着一层灰蒙蒙的。而且,OLED的响应速度据说也很快,这对我这种喜欢玩游戏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点。我希望这本书能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比如OLED到底是怎么发光的,和传统的LED发光原理有什么本质区别。我还想知道,OLED面板在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技术难点,以及这些难点又是如何被攻克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如果能有一些图示或者简单的模型来帮助理解,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感觉不会过于枯燥,也不会过于浅显,希望它能成为我入门OLED世界的一本好向导。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在显示行业工作的人来说,OLED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每一次新技术的演进,总能激发出我对更深入了解的渴望。我尤其关注OLED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和技术瓶颈。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OLED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落地情况,例如在智能手机上如何平衡功耗和亮度,在电视上如何实现大尺寸、高刷新率,以及在汽车、医疗等特殊场景下的定制化需求,那就很有价值。我还想了解OLED的下一代技术,比如印刷OLED,或者更高效、更稳定的发光材料的研发进展。对于我来说,除了理论知识,更关心的是OLED技术在成本控制、良品率提升以及行业标准化方面的发展。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行业内的案例分析,或者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些预测,对我而言将是极大的帮助,能够让我对OLED技术的未来布局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屏幕爱好者,总是对那些能够带来极致视觉享受的显示技术充满好奇。OLED技术以其惊人的黑色表现和鲜艳的色彩,在我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OLED背后的奥秘,不仅仅是它为什么能做到“纯粹的黑”,更想知道它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比如,OLED像素的寿命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材料优化和驱动策略来延长其使用寿命。我还对OLED的制造工艺感兴趣,它是否比LCD更加复杂?良品率如何?生产成本又是如何控制的?此外,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OLED屏幕在不同环境光下的表现对比,以及它在观看角度上的优势。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探索OLED显示技术的精彩世界,让我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于军胜”和“钟建”这两个名字来的,他们都是我在这个领域内比较熟悉的研究者,他们的文章我以前也读过一些,感觉非常有深度和前瞻性。我个人对OLED的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材料科学和器件物理层面。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OLED的发光材料(如小分子OLED和聚合物OLED)的化学结构、能级特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器件效率和寿命的,那就太棒了。我还想了解OLED的驱动电路设计,特别是如何实现高效、低功耗的驱动,以及如何解决OLED存在的烧屏问题。对于色彩管理和图像处理,我也有一些疑问,比如OLED的广色域和高动态范围显示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的技术洞察,让我能够对OLED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