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
定价:79.00元
作者:谢钢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13053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透彻地阐述了GPS及其接收机设计的各项相关内容,包括GPS信号结构、时空坐标系、测量值、定位原理、卡尔曼滤波、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信号捕获和信号跟踪。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差分精密定位、GPS与惯性导航的组合和地图匹配三方面GPS应用技术,并对多路径、电磁干扰、互相关干扰、高灵敏度GPS、辅助GPS等关键课题做了论述。本书理论分析清晰,实用性强,并且内容力求反映近些年来出现的GPS*技术和成果。
目录
作者介绍
谢钢 清华大学电工程系学士,波士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摩托罗拉等多家高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GPS接收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时空”这个概念非常着迷,而GPS技术正是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能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我翻开《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这本书时,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理论阐述,关于时间同步、相对论效应如何影响定位精度等高屋建瓴的思考。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用一种非常严谨但又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了GPS系统是如何通过极其精确的时间测量来实现精准定位的。书中对原子钟原理的介绍,以及时间尺度之间的转换,让我对“时间”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什么GPS系统对时间同步有着如此极致的要求。而对于相对论效应的讨论,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相对论效应,在GPS这样的高精度应用中,竟然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书中关于接收机设计中如何补偿这些效应的论述,虽然篇幅不多,但其核心思想的阐释,足以让人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GPS技术本身,它更是关于人类如何运用精密科学来感知和测量我们所处的宇宙,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感到震撼。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硬件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导航定位领域涉足不深的人来说,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我一直觉得GPS接收机是那种“黑箱”般的存在,知道它能工作,但具体怎么工作的,始终是个谜。而《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揭示了这个“黑箱”的内部构造。作者在讲解原理部分,非常巧妙地融合了物理学和通信学的知识,让我看到了电磁波如何携带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在空间中传播并最终被接收。对于接收机硬件部分,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对理论的阐述,而是深入到了实际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权衡和挑战。例如,在对天线选择的讨论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天线的增益、方向性以及对环境的敏感度,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GPS天线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工程智慧。同时,关于射频前端的设计,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关键模块的选型和作用,也得到了清晰的说明,让我对信号的初步处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引导我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为我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对通信系统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我一直对GPS的信号体制很感兴趣,想知道它究竟是用了怎样一种巧妙的方式,在充满干扰的无线电环境中,实现如此可靠的定位。而《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这本书,恰恰深入浅出地解答了我的疑问。书中对GPS信号的编码方式、扩频技术以及码型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理解了为什么GPS信号能够在如此低的信噪比下依然能够被识别和解调。尤其是关于伪码的生成和捕获过程的描述,虽然没有涉及复杂的数学推导,但其逻辑流程的梳理,让我清晰地看到了接收机是如何在茫茫信号海洋中“找到”并“锁定”目标卫星信号的。在接收机设计部分,作者对数字信号处理在GPS接收机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载波跟踪、伪码跟踪等关键环节,这让我明白了软件在现代GPS接收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通信原理与实际的硬件设计紧密结合,为理解GPS系统的整体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让我对未来高性能GPS接收机的设计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如同一把精密的钥匙,打开了我对卫星导航世界的好奇心之门。我一直对GPS技术充满了兴趣,想象着头顶上那些默默工作的卫星,如何将信号传递到我们手中的小小设备,然后精准地告诉我们身在何处。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并没有深究那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而是从一个非常直观的角度,层层剥离GPS系统的运作机制。从最基础的卫星星座组成、轨道运行,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再到定位信息的解算,作者用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示,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关于信号的传播路径、多径效应的解释,让我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定位偏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接收机硬件设计部分的介绍,虽然没有深入到电路图的每一个细节,但那种对关键组件功能、选择原则以及设计考量的讲解,让我能大致勾勒出一部GPS接收机是如何诞生的。它没有让我感到被专业术语淹没,反而在轻松的阅读中,逐步建立起对GPS系统全貌的认知。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的书籍,它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对GPS技术有了系统而扎实的初步认识,激起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我对《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扎实”和“实用”两个词来概括。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将理论讲得天花乱坠,却脱离实际;也不像一些手册那样,只罗列参数和指标,却缺乏原理性的指导。这本书做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在原理部分,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必要的理论知识,比如误差分析、导航电文的结构等,但他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而在接收机设计部分,则充满了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从早期的信号捕获到后期的位置解算,书中对每一个关键步骤的设计要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例如,关于接收机灵敏度的讨论,作者不仅解释了灵敏度的重要性,还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前端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来提高灵敏度。这种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的书籍,对于希望将GPS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设计框架和一套实用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