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温端政,语言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和语汇。曾任山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山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主编了《中国俗语大辞典》、《古今俗语集成》、《汉语常用语词典》、《谚海》(联合主编)、《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等较大型的工具书和一些中小型的工具书。
目录
?
?前言
凡例
语目首字音序表
正文
语目笔画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阿斗有权,诸葛有能】阿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多比喻懦弱无能的人。指无能的人有权,而能干的人却没权。也作“阿斗有权,诸葛亮有能”。
【阿哥唤,犁耙上岸;阿哥呼,犁耙出土】阿哥:方言,布谷鸟。指布谷鸟鸣叫,春耕就要开始了。
【阿母爱郎,脱裤换糖】阿母:母。郎:儿郎,昵称儿子。指母疼爱儿子,不惜牺牲一切。
【阿娘做人,裤脚缚绳】阿娘:母。裤脚缚绳:裤脚用绳子绑着。指母在生活上对自己很苛苦,苦到极点也无所畏惧。
【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阿婆:方言,称呼上了年纪的妇女。不把闺女嫁出去,哪能抱外孙。旧时的催嫁语。
【阿爷值钿大孙子,阿爹值钿小儿子】值钿(tian):方言,疼爱。阿爷:爷爷。阿爹:父。指爷爷喜欢疼爱大孙子,父喜欢疼爱小儿子。
【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哀兵:指处于悲愤状态的军队。骄兵:指处于骄傲状态的军队。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目空一切的军队必然会遭受失败。
【哀不嚎哭,乐不轻佻】轻佻:言谈举止不庄重、不严肃。悲伤的时候不大声嚎叫哭泣,高兴的时候不放纵轻佻。指人悲伤、高兴时要适宜有度。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失时:不合时宜。殃:灾殃。咎(jiu):祸害。指人不合时宜的悲伤或高兴,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哀中乐,殡葬之家动鼓乐;乐中哀,嫁女之家哭哀哀】殡葬:出殡和安葬。办丧葬人家本该悲哀,却动用鼓乐;嫁女人家本应喜庆,却哭得凄凉悲哀。指人世往往是哀中有乐,乐中有哀。
【挨好邻,出好邻,挨着王八出乐人】挨(āi):挨近,靠近。乐(yue)人:旧时对民间从事说唱艺人的蔑称。指接近什么人就会受什么人的影响。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靠近金像金,靠近玉像玉。比喻接近或先进人物,就会受到好的影响。
【挨上染坊尽点子,挨上铁匠尽眼子】比喻跟上什么样的人就会深受什么样的影响。指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挨着铁匠会打铁,挨着木匠会拉锯】比喻跟着什么样的人就会学得什么样的本事。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古朴典雅的字体和色彩搭配,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读物,而是真正下过苦功的精品。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十分考究,阅读起来触感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布局,清晰的条目划分和合理的注释空间,使得查找和对照变得异常便捷。对于我这种习惯手不释卷的读者来说,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致的文化探索,细节之处尽显出版方的专业与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显得别有韵味。
评分不同于市面上一些流于表面的俗语集,我发现这本《谚语辞海》在收录标准的严谨性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它似乎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顾及了常见常引的经典名句,也没有放过那些在特定语境下才熠熠生辉的“冷门好句”。每一次翻阅,总能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仿佛每一次都是一次“淘金”的过程。这种对质量的坚持,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性的文化普及读物,更像是语言学和民俗学领域的一份扎实的研究资料。对于任何希望深入探讨汉语表达精妙之处的学者或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所收录的谚语数量之庞大,不禁让我深感震撼,这绝对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历经了精心的甄选和考证。我注意到,很多看似简单朴素的口头禅,背后都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经验总结。通过阅读这些零散却充满智慧的语句,我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勤劳朴实的先辈们进行无声的对话。尤其是那些带有地域色彩或特定历史背景的谚语,配以简明扼要的释义,让我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和价值取向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民间智慧宝库的大门,让我对“人民的语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
评分我初次接触这类汇编类书籍时,常常会遇到检索效率低下的困扰,但《谚语辞海》在这方面的优化做得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所构建的索引系统,逻辑性极强,无论是按主题归类,还是按首字笔画检索,都能迅速定位到目标内容。记得有一次我在撰写一篇关于传统农耕智慧的文章,急需一句精准的谚语来佐证我的观点,以往可能需要翻阅好几本书籍,耗费大量时间,可借助此书,不到五分钟,我就找到了那句贴切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种高效精准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研究和创作效率,让我能更专注于思想的打磨,而不是工具本身的束缚。它真正做到了“工具”的本分,并且做到了极致。
评分从一个普通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极强的“语境重构”能力。当我们仅仅听到一句谚语时,往往只能理解其字面含义或最浅层的比喻,但通过这本书提供的详尽背景和多重引申义,我才真正领悟到一句谚语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境下可能承载的丰富内涵。它教会我如何更细致、更有层次地去理解和运用汉语。例如,某一句关于“变通”的谚语,在书中被分解出了关于处世、治学、乃至天文观察等多个维度的解释,这极大地拓展了我思维的边界。这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活生生的、可以应用到日常沟通和思考中的智慧结晶,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语言直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