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定价:23.00元
作者:宋悦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10691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机电类和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本书分为9章,章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发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与测量结果的表示;第2章主要介绍常用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3~8章主要介绍电压、频率、时间、相位、电子元器件参数、频域信号、数据域信号等的测量方法,以及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9章主要介绍独立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典型处理功能与应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个人仪器、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等。
本书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以方便教学使用,详见前言。
目录
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1.1 电子测量概述
1.1.1 电子测量的意义及内容
1.1.2 电子测量方法
1.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2.1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2.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2.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3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
1.3.1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
1.3.2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3.3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3.4 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
1.4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1.4.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4.2 有效数字的处理
1.4.3 测量数据的处理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2.1 概述
2.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2.1.2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
2.2.2 高频信号发生器
2.2.3 合成信号发生器
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2.3.1 工作原理及结构
2.3.2 AS101D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简介
2.4 脉冲信号发生器
2.4.1 分类
2.4.2 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2.4.3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电压测量与电压表
3.1 概述
3.1.1 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3.1.2 交流电压的表征
3.1.3 电子电压表的分类
3.2 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的测量
3.2.1 直流电流的测量
3.2.2 直流电压的测量
3.3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3.3.1 均值电压表
3.3.2 峰值电压表
3.3.3 有效值电压表
3.3.4 模拟式电压表实例
3.3.5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4 数字电压表
3.4.1 主要性能指标
3.4.2 A/D变换器
3.4.3 直流数字电压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波形测试与仪器
4.1 概述
4.2 波形测试的基本原理
4.2.1 阴极射线示波管
4.2.2 波形显示原理
4.3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
4.3.1 基本组成
4.3.2 主要性能指标
4.4 通用示波器Y通道(垂直系统)
4.4.1 输入电路
4.4.2 前置放大器
4.4.3 延迟级
4.4.4 输出放大器
……
第5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
第6章 电子元器件测量与仪器
第7章 频率和时间测量与仪器
第8章 数据域测量与仪器
附录
附录A 实验指导书
附录B 课程设计指导书——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只是想找一本能快速了解基本测量仪器的书,结果却发现它内容如此丰富,知识点如此深入。书中对数字信号处理在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在介绍数据采集系统时,它不仅讲解了采样率、量化误差等基本概念,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抑制噪声、提高测量精度,甚至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算法,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这让我对现代测量仪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们是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完成复杂的测量任务的。书中还探讨了仪器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管理,这对于构建自动化测量系统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仪器选型和应用案例分析的部分,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它帮助我了解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仪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的风格真的太棒了!它不像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但同时又充满了专业知识。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个仪器的时候,都会先从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比如说,在介绍功率计的时候,书中不仅讲解了交流功率计和直流功率计的区别,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测量单相功率、三相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等概念。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仪器校准和维护的内容,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操作仪器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我之前一直对仪器校准很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校准,怎么校准,看完这一章,我才恍然大悟,并且了解了校准的流程和重要性。书中的插图和表格也设计得非常精美,清晰地展示了各种仪器的结构、电路图以及测量数据,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有趣,偶尔还会加入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小故事或者经验分享,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的学习。
评分说实话,我对《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这本书的期待值本来不是很高,毕竟“第2版”有时候意味着只是小修小补。但实际拿到手后,我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深深震撼到了。这本书并非像有些教材那样,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用”。例如,在讨论信号发生器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函数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等基本类型,还深入探讨了信号发生器的稳定性、失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以及这些指标是如何影响测量结果的。这对于需要进行精确测量的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书中的例子也非常贴合实际应用,比如在讲到频率计的时候,它不仅讲解了如何测量固定频率,还展示了如何测量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甚至还提到了如何利用频率计对晶体振荡器的频率进行微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种误差来源的分析,从随机误差到系统误差,再到测量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了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这让我意识到,精准测量背后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技巧。这本书的内容组织也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每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循序渐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
评分哇,这本《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最近在学习电子技术,尤其是涉及到实际测量和仪器操作的部分,一直感觉有些理论跟实践脱节,总是模模糊糊的。翻开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仪器的功能和原理,更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们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工作的。比如,在讲示波器的时候,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AC/DC耦合、触发模式这些基本操作上,而是花了不少篇幅解释了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的畸变、噪声,以及如何利用它的数学函数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信号分析,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还有关于数字万用表的部分,书中不仅提到了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还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利用它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识别电容的容量甚至排查简单的电路故障。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操作的步骤,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仿佛真的跟着作者一起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一样。而且,书中还介绍了许多现代测量仪器,比如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虽然我目前还没机会接触到这些高端设备,但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这本书的理论知识讲解得非常透彻,实践指导性也非常强,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电子测量与仪器领域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我必须说,《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一直认为测量技术只是简单地读取数字,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测量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关于仪器本身,更是关于如何正确地使用仪器,如何理解测量结果,以及如何从测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书中在讨论桥式电路测量电阻、电容、电感时,不仅仅是给出了公式,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电桥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例如,介绍了单臂电桥、双臂电桥、惠斯通电桥、凯尔文电桥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各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场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分析的部分所吸引,作者用非常形象的例子解释了如何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如何根据误差的大小来判断测量方案的可行性。这让我意识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是多么重要。这本书让我对“测量”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数据的收集,而是对物理量本质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