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定价:35.00元
作者:刘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682036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如果作为家长,你还有这种想法,那么,请你把责任还给孩子。因为缺乏责任力的孩子,独立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注意力、意志力、领导力、记忆力等诸多能力都会相应减弱,很难赢在当下,更可能输在未来。
作为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责任力的实用方法,唤醒孩子内在责任力,让孩子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开始自律,开始努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提升自我价值。
家长改变百分之一,孩子则可能改变百分之百,《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让家长“持证上岗”,成为培养孩子责任力的佼佼者。
目录
方法01 “来,把你自己的玩具收起来。”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方法02 “我们就从吃饭开始吧!”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责任感
方法03 “妈妈尊重你‘自己来’的愿望。”
——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方法04 “这事你自己做决定吧!”
——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权利
方法05 “帮妈妈一起洗碗好吗?”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方法06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把责任讲分明,告诉孩子具体负什么责
方法07 “你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方法08 “妈妈很渴,能帮妈妈倒杯水喝吗?”
——教会孩子关心家人/他人
方法09 “奶奶给你带好吃的了,是不是要说‘谢谢’啊?”
——教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
方法10 “你的好朋友怎么哭了?你安慰一下她好吗?”
——教会孩子关心身边的事和人
方法11 “宝贝,自己定好起床的闹钟。”
——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方法12 “你的作业按时完成了吗?”
——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方法13 “别拖延,现在就动手开始做!”
——守时是对他人、对自己负责
方法14 “勇敢地承认自己犯的错。”
——允许孩子犯错,但不允许其推卸责任
方法15 “做错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责任心就是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方法16 “我不打你,我们好好商量。”
——打骂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负责
方法17 “妈妈说到做到!”
——责任心的培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方法18 “妈妈没有忘记与你的约定!”
——言而有信,遵守与孩子的约定
方法19 “孩子,你做得很好!”
——鼓励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方法20 “你做的事,妈妈一百个放心!”
——信任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21 “像爸爸一样,做个有担当的人!”
——给孩子找个负责任的榜样
方法22 “从今天开始,就由你来负责照顾这株绿萝吧!”
——赋予孩子一些指定的责任
方法23 “我们帮帮这位可怜的乞丐吧!”
——有同情心才会有责任心
方法24 “我们原谅明明同学好吗?”
——懂包容的孩子才有责任心
方法25 “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哦。”
——会照顾人的孩子更有责任心
方法26 “把你的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一会儿好吗?”
——孩子会在分享中学会责任
方法27 “妈妈喜欢听到诚实的回答!”
——诚实的品质往往与责任心共生
方法28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培养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
方法29 “把这件事做完再去管其他的。”
——做事有头有尾才算得上是负责
方法30 “这件事你有什么责任?”
——经常让孩子反思自己肩上的责任
方法3l “孩子,积极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吧。”
——集体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32 “加油,努力争当小‘干部’!”
——让孩子主动担责,为同学提供服务
方法33 “吃亏是福,多做点没关系。”
——教孩子在学校体育劳动中多做多劳
方法34 “吵了架还是好朋友,你能主动和好吗?”
——心胸广的孩子责任力强
方法35 “有困难,找同学一起帮忙吧!”
——在合作中自觉承担责任
方法36 “我们来签订一个‘责任合同’吧!”
——按“合同”行事,不得违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我个人心态的重塑。我发现,我过去对孩子的所有“代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自己害怕麻烦,害怕看到孩子做不好而产生的沮丧感。这本书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父母自身的“责任逃避”心态。它深入剖析了,当父母总是主动承担时,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在无形中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是不够能干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审视自己过去那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作者提倡的“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并非是惩罚,而是一种尊重,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选择权和承受后果的能力。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富有洞察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性(包括父母和孩子的人性)的深刻理解,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如同被一位智者温柔地指点迷津,而不是被一位说教者严厉地批评。
评分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培养责任感是一件需要从小抓起、旷日持久的艰巨工程,需要大量的说教和监督。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强调“责任”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内化”的。书中大量的案例都聚焦于如何巧妙地设计生活场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我必须做这件事”的内在驱动力。比如,它介绍了一个“家庭贡献积分系统”,这个系统不是用来奖励的,而是用来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贡献的。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它将责任从一个“被要求的任务”转变成了一个“有价值的身份认同”。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极好,从理念到实操,层层递进,没有半点冗余。它不仅教我如何让孩子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一个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人,必然是一个内心充满力量和自主性的人。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育儿这件事,突然有了一种掌控感和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育儿书是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网上随便搜一搜都能找到一堆类似的鸡汤文。但是,这本让我刮目相看。它的叙述方式非常幽默风趣,完全没有那种刻板说教的味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比了两种父母的教育模式:一种是“救火队员型”,凡事抢着干;另一种是“园丁型”,提供土壤和阳光,让孩子自己发芽。我以前觉得自己是前者,读完后,立刻立志要做后者。书中对于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和一致性这一点,讲解得尤其到位。我过去总是心软,说出去的话第二天就忘了,导致孩子根本不把我的要求当回事。这本书提供了一套“三步确认法”,让我学会如何坚定地执行既定规则,并且让我明白了,暂时的冲突和眼泪,远比长期的依赖要好得多。它让我从一个焦虑的“控制者”,逐渐蜕变成一个信任孩子的“引导者”,这种内心的转变,比任何技能学习都重要。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逻辑和效率的人,很多育儿书籍那种过分煽情或者空泛的叙述,我实在读不下去。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非常注重实操性和可量化性。它不是空谈责任感多么重要,而是提供了一张张“责任转移时间表”,清晰地告诉你,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承担哪些家务和生活琐事。我以前觉得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很虚无缥缈,但这本书把它拆解成了可以执行的小任务,比如“晨间穿衣挑战”、“零食分配权交接”等等。这些小小的“权限下放”,让我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过了生活的舵。最棒的是,书中还专门辟了一章讨论如何处理孩子“失败”后的情绪,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成熟和理性,它教导家长如何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指责的把柄。这套科学化的训练体系,对我这种习惯于用数据和步骤来解决问题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老好人”父母量身定做的,我以前总觉得孩子小,怕他们做不好,结果呢,什么都替他们包办了,现在好了,稍微有点事就推三阻四,把我急得团团转。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它里面的理念非常朴实,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阿姨在跟你掏心窝子。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观点,叫做“后果自负的魔力”,作者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关于孩子不收拾玩具结果被小狗咬坏的经历。我试着用这种方法对付我那不爱叠被子的儿子,虽然一开始他哭闹了好一阵子,但当他发现真的要自己承担“没地方睡干净觉”的后果时,态度立马转变了。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强迫孩子,而是巧妙地引导他们去理解“责任”这两个字背后的重量和价值。它提供的具体操作步骤非常清晰,像是一份可以立刻上手的育儿工具箱,让人读完就想马上实践,而不是空留感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