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技術導論

OLED顯示技術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OLED顯示
  • 顯示技術
  • 有機發光二極管
  • 顯示器件
  • 電子工程
  • 材料科學
  • 光電技術
  • 新型顯示
  • 屏幕技術
  • 信息顯示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書海尋夢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67604
商品編碼:29576407677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頁數:211
字數:326000

具體描述


近年來,OLED技術和産業布局發展迅猛,柔性高世代OLED生産綫陸續建設、投産,OLED産業無疑成為電子信息領域的産業藍海。然而與之不相匹配的是OLED人員和相關書籍的嚴重不足。《OLED顯示技術導論》從有機電緻發光二極管設計的基礎理論著手,逐步拓展到當前實際工程應用到的各種發光器件的設計和應用原理。涉及的內容有很強的工程性和實踐性,同時又保證瞭足夠的理論深度,充分做到瞭理論結閤實際。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OLED的特點 6
1.2 OLED的應用 9
參考文獻 13
第2章 OLED基本理論 14
2.1 半導體能級 14
2.2 基態與激發態 16
2.3 熒光輻射與磷光輻射 19
2.4 激基復閤物與激基締閤物 21
2.5 激發態能量轉移機理 27
參考文獻 30
第3章 OLED基礎知識 32
3.1 OLED的分類 32
3.2 OLED的結構 36
3.3 OLED工作原理 38
3.4 OLED性能參數 42
3.5 OLED的製備工藝 45
參考文獻 50
第4章 載流子注入與傳輸材料 52
4.1 電極材料 52
4.2 空穴注入材料 53
4.3 空穴傳輸材料 55
4.4 電子注入材料 57
4.5 電子傳輸材料 58
參考文獻 62
第5章 發光層材料 65
5.1 熒光發光材料 65
5.2 磷光發光材料 72
5.3 熒光材料 80
5.4 主體材料 82
參考文獻 89
第6章 OLED顯示與TFT技術 95
6.1 TFT技術 95
6.2 OLED顯示技術 111
6.3 TFT-LCD與AMOLED顯示技術 121
參考文獻 139
第7章 OLED照明技術 141
7.1 白光OLED技術 144
7.2 OLED照明的特點 150
7.3 OLED與現有照明技術的對比 154
參考文獻 158
第8章 OLED封裝技術 161
8.1 蓋闆封裝 162
8.2 薄膜封裝 165
8.3 銦封接 169
8.4 熔塊熔接密封 170
參考文獻 173
第9章 OLED其他技術 174
9.1 柔性OLED 174
9.2 透明OLED 178
9.3 顔色可調OLED 181
9.4 一體化器件 185
9.5 量子點發光技術 187
9.6 鈣鈦礦發光技術 190
參考文獻 195
第10章 OLED相關産業化技術 199
10.1 Roll to roll process技術 199
10.2 噴墨打印 202
10.3 絲網印刷技術 207
10.4 激光熱轉印 209
參考文獻 211

OLED顯示技術導論:一場光影革新之旅 在數字信息爆炸的時代,視覺體驗的品質直接影響著我們獲取信息、娛樂享受乃至工作效率。而顯示技術,作為這一切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進。在這場技術革新的浪潮中,一種顛覆性的發光材料——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以其獨特的優勢,正悄然重塑著我們對顯示世界的認知,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覺盛宴。 《OLED顯示技術導論》一書,旨在為讀者係統地梳理這一前沿顯示技術的全貌。它並非僅僅羅列冰冷的技術參數,而是深入淺齣地帶領大傢踏上一場理解光影如何被創造、如何被塑造,最終如何觸動我們感官的精彩旅程。本書的內容涵蓋瞭OLED從基礎原理的萌芽,到精密製造的工藝,再到其在各個領域中令人驚嘆的應用,以及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的雄心。 第一章:發光的奧秘——OLED的誕生與基本原理 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一項偉大的技術,都離不開對其底層原理的深刻理解。本章將帶領讀者迴溯OLED的起源,介紹其核心構成——有機發光材料。我們將詳細解析有機半導體的電學特性,重點闡述當電流通過有機層時,電子與空穴如何發生復閤,並最終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實現自發光。本書將清晰地描繪齣OLED的基本結構,包括陽極、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和陰極等關鍵組成部分,並深入分析每一層材料在整個器件工作過程中的作用。讀者將瞭解到,與傳統的液晶顯示(LCD)需要背光源輔助發光不同,OLED的每一個像素都能獨立發光,這為其帶來瞭一係列革命性的優勢,如極緻的黑色錶現、無限高的對比度以及更快的響應速度。 第二章:精密的藝術——OLED材料的科學與工程 OLED之所以能夠呈現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離不開背後無數種精心設計的有機材料。本章將聚焦於OLED材料的科學與工程方麵,深入探討不同種類發光材料的特性。我們將介紹熒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原理,以及它們在顔色純度和發光效率上的差異。此外,本書還將詳細闡述空穴傳輸材料、電子傳輸材料以及注入層的材料設計思路,分析這些材料如何影響載流子的注入、傳輸和復閤效率,進而決定器件的亮度和壽命。讀者將瞭解到,材料的純度、薄膜的均勻性、以及界麵處的能級匹配,都是決定OLED性能的關鍵因素。本書還會提及近年來在材料研發領域取得的突破,例如藍色磷光材料的挑戰與進展,以及熱激活延遲熒光(TADF)材料的興起,這些都為OLED技術的未來發展注入瞭新的活力。 第三章:製造的挑戰——OLED麵闆的生産工藝 將抽象的材料設計轉化為觸手可及的顯示麵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係統工程。本章將深入剖析OLED麵闆的製造工藝,揭示其背後的精湛技藝。我們將詳細介紹目前主流的OLED生産技術,包括蒸鍍技術(Vacuum Thermal Evaporation, VTE)和噴墨打印技術(Inkjet Printing, IJP)。對於蒸鍍技術,本書將闡述其在高精度、高良率方麵的優勢,並詳細介紹金屬掩模(Fine Metal Mask, FMM)和真空蒸鍍設備的關鍵技術。同時,對於以環保、低成本為目標發展的噴墨打印技術,本書也將深入探討其在材料溶解性、噴墨打印精度以及後處理工藝等方麵的關鍵技術問題,分析其在印刷OLED領域的潛力。此外,本章還將涉及OLED麵闆的基闆選擇、封裝技術以及驅動電路設計等重要環節,讓讀者全麵瞭解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的生産流程。 第四章:超越邊界——OLED在各領域的應用 OLED的卓越性能使其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呈現齣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本章將全麵展示OLED技術如何在各個領域“超越邊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 智能手機與可穿戴設備: 讀者將瞭解到,OLED技術是如何讓智能手機屏幕變得更加輕薄、色彩更加鮮艷,並實現更低的功耗,從而延長續航時間。摺疊屏手機的誕生,更是OLED柔性特性的完美體現。在可穿戴設備領域,OLED的小尺寸、低功耗優勢使其成為智能手錶、健康追蹤器等産品的理想選擇。 電視與顯示器: OLED電視憑藉其自發光的特性,能夠呈現齣“純粹的黑”和“無限的對比度”,帶來極緻的觀影體驗,尤其是在HDR內容播放時,其優勢更加明顯。本書還將探討OLED技術在高端顯示器領域的應用,為專業用戶提供卓越的色彩準確性和響應速度。 車載顯示: 汽車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使得車載顯示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OLED的輕薄、高對比度和廣視角特性,使其成為儀錶盤、中控屏甚至車窗顯示器的理想選擇,為駕駛者和乘客帶來更加安全、便捷和沉浸式的體驗。 照明領域: OLED作為一種麵光源,其柔和、均勻的特性使其在照明設計領域展現齣獨特的魅力。本書將介紹OLED照明在設計感、色彩錶現力以及健康光等方麵的優勢,為未來的傢居、商業以及藝術照明提供新的可能性。 其他新興應用: 除瞭上述主流應用,本書還將涉獵OLED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頭顯、透明顯示、可捲麯顯示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探索,展現OLED技術的無限潛力和廣闊前景。 第五章:未來的曙光——OLED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OLED技術同樣如此。本章將展望OLED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剖析其麵臨的挑戰。 更高效率與更長壽命: 提高OLED的發光效率和器件壽命是當前研究的重點。本書將探討下一代發光材料、新的器件結構設計以及先進的封裝技術,以期進一步提升OLED的性能。 大尺寸化與低成本化: 隨著OLED生産工藝的不斷成熟,大尺寸OLED麵闆的良率和成本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本書將分析大尺寸OLED電視和顯示器的發展潛力,以及噴墨打印等低成本製造技術的進展。 柔性、可摺疊與可捲麯: 柔性OLED技術已逐步成熟,並在摺疊屏手機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書將探討未來在可捲麯顯示、透明顯示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方麵的更多創新應用。 Micro-OLED與Micro-LED的競爭與融閤: 本章還將簡要介紹Micro-OLED技術,以及其與Micro-LED技術的異同和競爭關係,並分析它們在高端顯示領域的潛在應用。 環保與可持續性: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日益提高,OLED製造過程的環保性以及材料的可迴收性也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嚮。 《OLED顯示技術導論》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記錄光影革新、洞察未來趨勢的篇章。通過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OLED技術的核心價值,把握其發展脈絡,並對未來顯示世界的無限可能充滿期待。無論您是相關領域的從業者、研究者,還是對前沿科技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具有啓發性的視角,帶您領略OLED技術所帶來的震撼與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顯示技術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OLED,它所帶來的極緻對比度和鮮艷色彩,讓我體驗到瞭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這本書的題目《OLED顯示技術導論》吸引瞭我,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這項令人著迷的技術背後的秘密。我非常想瞭解OLED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其精密的結構和材料構成,以及這些部分是如何協同工作以産生高質量圖像的。書中有沒有對OLED的驅動方式進行詳細的解析,比如像素是如何被精確控製以顯示不同亮度和顔色的?我對於OLED的壽命問題也頗為關注,畢竟這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希望書中能探討OLED麵闆的衰減機製,並介紹一些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同時,我也對OLED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錶現充滿好奇,從智能手機到電視,再到未來的車載顯示和可穿戴設備,OLED的普及之路究竟會走嚮何方?這本書的“導論”性質,應該會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引,讓我更好地理解OLED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評分

一本關於OLED顯示技術的書,聽起來就充滿瞭科技感和未來感。我一直對各種顯示技術的發展很感興趣,尤其是OLED,它帶來的鮮艷色彩、純粹黑色和極速響應,讓我在體驗過一次後就念念不忘瞭。想象一下,未來我們的電視、手機甚至汽車內飾,都能被這種輕薄、柔韌、而且能耗更低的屏幕所取代,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對這本書寄予瞭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從中瞭解OLED技術的核心原理,比如它的自發光特性是如何實現的,與LCD等傳統技術相比,它在材料、結構上有哪些根本性的區彆。同時,我也想知道OLED的製造工藝是怎樣的,從最初的化學材料到最終成型的麵闆,整個過程充滿瞭挑戰和精密。當然,作為一本導論性質的書,我希望它能用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復雜的概念,不至於讓初學者望而卻步,但又能提供足夠深入的見解,讓我對OLED的未來發展趨勢有所把握。或許,書中還會探討OLED在柔性顯示、可穿戴設備、AR/VR等前沿領域的應用前景,這部分內容更是我非常期待的。畢竟,技術的進步最終還是要落實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驚喜上。

評分

我最近對新興顯示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特彆是OLED,它在視覺效果上的突破性進展,比如無限對比度和卓越的色彩還原能力,讓我印象深刻。這本書的題目《OLED顯示技術導論》正閤我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讓我對這項技術有一個紮實的理解。我尤其關注OLED的驅動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實現像素級的獨立控製,從而帶來如此驚人的顯示效果。在材料科學方麵,書中是否會介紹不同類型的OLED發光材料,例如小分子OLED(SMOLED)和聚閤物OLED(P OLED),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發展方嚮?我對OLED的壽命和穩定性問題也頗為好奇,畢竟這是這項技術在商業化過程中麵臨的重要挑戰之一。書中會不會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並介紹相關的解決方案或改進措施?此外,我也想瞭解OLED在不同尺寸和形態上的應用,從智能手機到大尺寸電視,再到未來可能齣現的麯麵屏、捲麯屏甚至透明屏,OLED的潛力和可能性 are immense. 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解答這些疑問,並勾勒齣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藍圖。

評分

我是一個對電子産品性能有著極緻追求的消費者,OLED屏幕帶來的視覺體驗,對我來說簡直是革命性的。這本書的名字《OLED顯示技術導論》讓我覺得它很可能是一本能幫助我更深刻理解我所喜愛技術的“百科全書”。我特彆想知道OLED的發光機製,究竟是什麼樣的有機材料在電的作用下能夠發齣不同顔色的光?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這些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種類、結構以及它們的發光原理?對於OLED的薄型化和柔性化特性,我同樣充滿好奇,這背後涉及到哪些關鍵的技術突破?例如,如何實現OLED麵闆的輕薄化,以及如何讓它能夠彎麯甚至摺疊而不會損壞?此外,OLED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也是我關注的重點。書中是否會展望OLED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中的地位,比如在Micro-LED等新興技術麵前,OLED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對OLED技術的潛力和挑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個對科技發展始終保持好奇心的人,我總是樂於探索那些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創新技術。OLED顯示技術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我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不僅僅停留在對OLED的簡單介紹,而是以“導論”的形式,預示著它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這項技術的方方麵麵。我期望書中能夠細緻地講解OLED的像素結構,以及每一個像素是如何獨立發光的,這與傳統背光 LCD 的工作原理有何本質區彆。我對於OLED在色彩錶現上的優勢非常著迷,希望書中能從光譜學角度解釋OLED是如何實現如此純淨、鮮艷的色彩的,是否涉及到特定的發光材料和化學性質。同時,我也關心OLED的能耗問題,雖然它在顯示黑色時能耗最低,但在顯示全白畫麵時,其能耗錶現如何?這本書是否會提供詳細的能耗對比和分析?另外,我非常希望瞭解OLED在實際生産過程中所麵臨的技術難題,比如良品率、成本控製以及工藝流程的優化等,這些都關係到OLED技術能否更廣泛地普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