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系统复习及习题
定价:26.00元
作者:张维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0302212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书共十三章。**章是绪论;第二至六章集中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的分解理论;第七至十章给出了连续时间系统传统的和近代的分析方法,其中第七至九章内容是与第三至六章内容相对应的。第十一至十三章讨论了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理论和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结构、体系与《信号与系统》一书基本一致。 本书选编习题的来源主要是历年教学中积累的习题、思考题和试题,以及近年来招考研究生的试题。其中既有概念题,又有证明题和运算题,也有实际应用题,力求体现“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在每章的开始都归纳了本章的重点,列出了本章的主要公式。每章习题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对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力图阐明本章的重点和基本分析方法,并澄清某些易于出现的错误概念。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选编了部分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的综合习题。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信号与系统》(张维玺编著)一书基础上编写的课外教材。全书共13章。章是绪论,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第二至六章集中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的分解理论,将传统的卷积积分、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统一归结为实现信号分解的数学工具;第七至十章给出了连续时间系统传统的和近代的分析方法,其中第七至九章内容是与第三至六章内容相对应的。第十一至十三章讨论了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理论和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
本书可作为电气信息、通信、自动控制、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广大自学者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辅导材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实用性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尽管它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专业书籍,但它并未忽视工程实践的价值。在讲解滤波器设计时,作者没有止步于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理论推导,而是详细讨论了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经典模拟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权衡和局限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竟然包含了对数字信号处理(DSP)基础概念的初步介绍,例如有限脉冲响应(FIR)和无限脉冲响应(IIN)滤波器的基本结构。这表明编著者具有很强的时代视野,清楚地认识到当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这些实践导向的内容,有效地弥合了纯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之间的鸿沟。每当学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些“工程启示”的小结,这些总结往往会点明该理论在通信、图像处理或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极大地激发了我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渴望。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新手,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手笔。很多教科书在介绍Z变换或者卷积积分时,上来就是一堆抽象的数学定义,让人望而生畏。然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们没有直接抛出冷冰冰的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类比和生动的物理情境来引入概念。比如,在解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核心思想时,作者竟然拿装修房屋的场景来做比喻——输入是材料和人力,输出是最终的装修效果,系统特性就是施工规范。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让我能够迅速建立起对抽象概念的直观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符号操作的层面。此外,书中的插图绘制得极其精美,它们不仅仅是公式的图解,更是思想的具象化。那些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对比图,颜色区分明显,坐标轴的标注清晰有力,让人一眼就能抓住核心的变换关系。这种注重“理解先行”的教学思路,对我后续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感觉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非煎熬。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内敛而又充满逻辑力量的学术写作范本。它没有花哨的辞藻,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编码,直接指向核心概念。阅读时,我能感受到一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你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作者严密的思维步伐。在处理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术语时,编者总是采用最规范、最权威的表述,并且在首次出现时就给出了详尽的定义,确保了术语使用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这对于避免在后续学习中产生混淆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关于系统稳定性判据的论述,语句的转折和逻辑关系的推进极其流畅自然,几乎不需要在不同段落间来回翻阅以确认上下文的联系。这种高水准的文字组织能力,使得原本就抽象的学科变得相对易于把握。对于渴望训练自己严密逻辑思维的读者而言,光是学习这本书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无价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书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让人感觉这就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专业教材。内页的纸张也选得非常好,光线反射柔和,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堪称业界典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和段落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面对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推导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字体粗细和缩进来区分不同的变量和操作符,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认知负荷。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开头设置的“学习目标”和结尾的“知识点回顾”这两个模块,它们就像是导航灯塔,让我在浩瀚的理论海洋中始终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感。封面上的那个抽象的波形设计,虽然简约,却精准地捕捉了“信号”与“系统”这种动态平衡的美感,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线。总体来说,从物理接触到视觉体验,这本书的整体制作水准,完全配得上其专业内容的分量。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平衡点。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它绝不仅仅是一本应试指南。在深入探讨状态空间分析和现代控制理论的交叉领域时,作者毫不吝啬地展示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我注意到书中对某些高级主题,比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的引入,处理得既严谨又富有洞察力,完全没有为了凑字数而堆砌复杂证明的痕迹。每个定理和推论的推导都逻辑链条清晰,每一步的数学操作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支撑,这对于习惯于严谨学术训练的读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对该领域历史发展脉络的简短回顾,这使得理论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人类智慧不断探索的成果。阅读这些部分,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先驱者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坚韧。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一页都值得我反复咀嚼和揣摩,它提供的是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而非零散的碎片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