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的地下教育
定价:22.00元
作者:彭浩翔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58891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左手救赎,右手荼毒 抽醒宅男,肃清宅女你要吃巧克力味屎,还是屎味巧克力?普度众生,不遗余力 便携版“爱的地下教育”,罐装新鲜而至!
内容提要
本书是2009年9月在彭浩翔开设的《爱的地下教育》答信专栏,专门解答读者各种奇难杂症。内容涉及爱情辅导、性教育、心理治疗等范围。
由于文字恶搞辛辣,推出后迅即于网络火热。每周数十万网民追捧转发,更被各大报刊杂志邀请开设《爱》的专栏,在《外滩画报》、《城市画报》、《男人装》等总发行量超过一百六十多万份的报刊杂志上连载。同时,该书已被网络媒体及电影公司洽购改编版权,计划以其内容改编成同名单元式网络感情节目及电影,足见此栏在答问界中风头的一时无两。
目录
作者介绍
彭浩翔 PANG HO-CHEUNG
1973年生于香港。5岁时被母亲怀疑智障,欲送其往特殊小学,却在智力测验中证实为智商135分之天才儿童。母亲于是倒过来,祈望将其栽培为科学家,惜彭从小成绩佳,中学五度转校,常旷课逃学,从后门潜入影院看霸王电影。自12岁起与兄长用摄录机自导自演录像短片。1994年,彭辍学加入亚洲电视担任综艺喜剧节目编剧,因制作费不足,常被要求参与演出,同时为报章撰写小说及影评。2001年执导首部电影《买凶拍人》。彭身兼作家、节目主持、制片人、编剧及导演多重身份,电影及文字创作繁多,于国际屡获殊荣。电影方面曾获香港金像奖*新导演、香港*电影首作奖、香港金紫荆*编剧、香港金紫荆*创意奖、葡萄牙波图影展*亚洲电影、曼谷世界影展*电影、纳沙泰尔国际幻想电影节*疯狂电影奖;执导电影包括《买凶拍人》、《大丈夫》、《公主复仇记》、《AV》、《伊莎贝拉》、《出埃及记》、《志明与春娇》及《维多利亚壹号》;同时彭一直积极写作,其文字散见众多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看天下》、《独唱团》、《人民文学》、《冥王星》、《城市画报》及《外滩画报》等。其文字著作曾获釜山影展PPP大奖及台湾时报文学奖。出版包括短篇小说集《指甲刀人魔》及答信集《爱的地下教育》等。而彭除创作外,近年亦关注公共及民生议题,并常于网络发表意见,深受媒体之推崇和肯定。单于2010年,就同时获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娇子青年」、《南方都市报》「年度意见」、《TimeOut北京》「年度城市英雄」及《摩登上海潮盛典》「年度潮流人物」等。本书内容,主要为其从2009年至2010年间,于杂志报章及网络上发表、回答读者感情问题来信的专栏选集。目前彭游居于北京、香港两地。
文摘
序言
《爱的地下教育》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现代情感关系的百科全书,而且是那种你翻开就能立刻被吸引,并且欲罢不能的百科全书。我不是那种喜欢看纯粹理论书籍的人,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无比真实。它描写的那些人物,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处理情感的方式,简直太像我们身边的任何人了。我常常读到某个情节,就忍不住会心一笑,或者叹一口气,因为它太精准地击中了某个我曾经经历过或观察到的场景。它让我看到,原来我们以为的“爱情”,其实是由无数细碎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点滴组成的,这些点都在悄悄地塑造着我们对爱的理解,以及我们与爱互动的方式。作者的笔触很是有趣,时而幽默,时而犀利,但从未有说教的意味。她只是把一些很普遍的现象,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套路”,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呈现出来,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嗯,好像真的是这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爱的认知,是被外界的期望,是被社会的“标准”所影响的,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感受。它像一剂清醒剂,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情感模式。
评分不得不说,《爱的地下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市面上大多数的情感读物那样,告诉你“应该如何爱”或者“如何找到真爱”,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爱情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甚至是有些“不体面”的侧面。我最佩服的是作者的观察力,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感变化,并将它们用文字精准地表达出来。比如,书中对人物之间眼神的描绘,对细微肢体语言的刻画,甚至是对话中潜藏的弦外之音,都写得极其到位。读的时候,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是否也曾被某些情感所困扰,却说不清道不明。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隐秘角落。它让我认识到,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它包含了太多的灰色地带,太多的妥协与磨合,甚至是在无意识中的自我设限。作者并没有对这些给予评判,而是呈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种“不设教条”的写作方式,反而让我更加愿意去思考,去反省。它不是一本“指导书”,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对话”,一次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对话。
评分我很少会给一本书写评价,但《爱的地下教育》这本书,真的触动了我。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揭示了现代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挣扎。我一直以为,爱就是付出,就是奉献,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原来爱也包含了太多的计算,太多的试探,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占有欲。书中人物的内心独白,以及他们之间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对话,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情感的复杂性。作者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任何人,她只是客观地展现了每个人物在情感中的“策略”和“防御”。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感到一丝丝的恐惧,因为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类似的影子,那些我试图隐藏的,那些我甚至不愿承认的弱点。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爱”,不过是我们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构建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总是健康的。它挑战了我长期以来对爱的固有认知,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无私的爱,什么是健康的界限。这本书就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把爱情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去思考。
评分《爱的地下教育》这本书,真是一场关于人性的深刻探索。它没有那些煽情的段落,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洞察力,却让人不寒而栗,又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我们都在其中摸索,试图找到出口。这本书就像一个向导,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带你走进这个谜团的每一个角落,让你自己去发现线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我们自己都可能忽略的情绪波动,那些潜藏在潜意识里的欲望。读的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我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这本书让我看到,原来我们在处理感情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些角色,会使用一些“策略”,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被爱的渴望。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不应该是相互的索取和证明,而更应该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和成全。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解剖”,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他人。
评分读《爱的地下教育》这本书,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爱情是阳光下的坦荡,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日复一日的陪伴,然而这本书却带我走进了另一番景象。它探讨的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表面之下,不为人知的情感暗流,是那些微妙的、难以言喻的、甚至是自我欺骗的角落。作者以一种近乎解剖学的细腻,将人物内心深处的动机、欲望和挣扎一一展现。读到某些段落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那些曾经的困惑、不甘,以及在感情中犯过的错误,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映照。它让我明白,爱并非总是清晰明朗,很多时候,它潜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去理解,甚至去接纳那些不那么完美的部分。这本书的语言也很特别,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带着一种冷静的观察,一种不动声色的洞察力,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不动声色地揭示着人性的复杂。看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感情的态度,也对身边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有时候恰恰发生在那些“地下”的、不被外界看见的地方,需要我们用更长远的目光去品味,用更包容的心去接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