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怎样识读电子电路图-第2版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 作者:门宏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49.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1548244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2 |
本书紧扣“怎样识读电子电路图”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看懂电路图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对常用电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电路图的构成要素、电路图符号、电路图的一般画法规则、各种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性能特点与作用、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看图方法、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初学电子技术的读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电子技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的参考书,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第 1章 电路图基础知识 1.1 电路图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电路图 1.1.2 电路图有哪些种类和作用 1.1.3 相关的基础知识 1.2 电路图的构成要素 1.2.1 图形符号 1.2.2 文字符号 1.2.3 注释性字符 1.3 元器件数值的表示方法 1.3.1 电阻值的标注 1.3.2 电容量的标注 1.3.3 电感量的标注 1.4 电路图的画法规则 1.4.1 信号处理流程的方向 1.4.2 图形符号的位置与状态 1.4.3 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4.4 电源线与地线的表示方法 1.4.5 集成电路的习惯画法 1.5 数字电路基础 1.5.1 常用数制和码制 1.5.2 基本逻辑关系 1.5.3 逻辑代数 1.5.4 基本公式和定律 第 2章 电路图符号 2.1 元器件符号 2.1.1 无源元件的符号 2.1.2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的符号 2.1.3 换能器件的符号 2.1.4 控制保护与指示器件的符号 2.1.5 集成电路的符号 2.2 绘图符号 2.2.1 轮廓与连接符号 2.2.2 限定符号 2.2.3 导线与接地符号 2.3 数字电路符号 2.3.1 门电路的符号 2.3.2 触发器的符号 2.3.3 计数器的符号 2.3.4 存储器的符号 2.3.5 信号发生与转换器件的符号 2.3.6 模拟开关与算术单元的符号 第3章 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与作用 3.1 无源元件 3.1.1 电阻器 3.1.2 电位器 3.1.3 电容器 3.1.4 电感器 3.1.5 变压器 3.1.6 晶体 3.2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 3.2.1 晶体二极管 3.2.2 稳压二极管 3.2.3 晶体三极管 3.2.4 场效应管 3.2.5 单结晶体管 3.2.6 晶体闸流管 3.2.7 电子管 3.3 光电器件 3.3.1 光电二极管 3.3.2 光电三极管 3.3.3 光电耦合器 3.3.4 发光二极管 3.3.5 LED数码管 3.4 电声换能器件 3.4.1 扬声器与耳机 3.4.2 讯响器与蜂鸣器 3.4.3 话筒 3.4.4 磁头与磁鼓 3.4.5 超声波换能器 3.5 控制器件 3.5.1 继电器 3.5.2 开关 第4章 集成电路的性能特点与作用 4.1 模拟集成电路 4.1.1 集成运算放大器 4.1.2 时基集成电路 4.1.3 集成稳压器 4.1.4 音响集成电路 4.1.5 音乐与语音集成电路 4.1.6 模拟开关 4.2 数字集成电路 4.2.1 门电路 4.2.2 触发器 4.2.3 计数器 4.2.4 译码器 4.2.5 移位寄存器 第5章 电路图的基本看图方法 5.1 分析电路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5.1.1 了解电路整体功能 5.1.2 判断电路图信号走向 5.1.3 分解电路图 5.1.4 分析主通道电路 5.1.5 分析辅助电路 5.1.6 分析直流供电电路 5.1.7 具体分析各单元电路 5.2 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 5.2.1 了解单元电路的作用与功能 5.2.2 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5.2.3 常见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 5.2.4 等效电路分析法 5.3 集成电路的看图方法 5.3.1 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5.3.2 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 5.3.3 电源引脚 5.3.4 接地引脚 5.3.5 信号输入引脚 5.3.6 信号输出引脚 5.3.7 其它引脚 5.3.8 从输入输出关系上分析 5.3.9 从接口关系上分析 5.4 数字电路的看图方法 5.4.1 识别数字电路的引脚 5.4.2 数字电路电源引脚 5.4.3 数字电路接地引脚 5.4.4 数字电路输入端引脚 5.4.5 数字电路输出端引脚 5.4.6 数字电路非逻辑引脚 5.4.7 看懂数字电路图的一般方法 5.4.8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5.4.9 分析时序逻辑电路 第6章 基本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6.1 整流滤波电路 6.1.1 整流电路 6.1.2 负压整流电路 6.1.3 滤波电路 6.1.4 倍压整流电路 6.2 稳压电路 6.2.1 简单稳压电路 6.2.2 串联型稳压电路 6.2.3 采用集成稳压器的稳压电路 6.3 电压放大电路 6.3.1 单管基本放大电路 6.3.2 双管基本放大电路 6.3.3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6.3.4 集成运放电压放大电路 6.3.5 CMOS电压放大电路 6.3.6 电压跟随器 6.4 功率放大器 6.4.1 单管功率放大器 6.4.2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 6.4.3 OTL功率放大器 6.4.4 OCL功率放大器 6.4.5 集成功率放大器 6.4.6 BTL功率放大器 6.5 选频放大器 6.5.1 谐振回路 6.5.2 中频放大器 6.5.3 高频放大器 6.6 正弦波振荡器 6.6.1 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6.6.2 三点式振荡器 6.6.3 晶体振荡器 6.6.4 RC振荡器 第7章 数字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7.1 双稳态触发器 7.1.1 晶体管双稳态触发器 7.1.2 门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1.3 D触发器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1.4 时基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2 单稳态触发器 7.2.1 晶体管单稳态触发器 7.2.2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2.3 D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2.4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3 施密特触发器 7.3.1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 7.3.2 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7.3.3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7.4 多谐振荡器 7.4.1 晶体管多谐振荡器 7.4.2 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3 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4 单结晶体管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5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5 有源滤波器 7.5.1 低通有源滤波器 7.5.2 高通有源滤波器 7.5.3 带通有源滤波器 7.5.4 带阻有源滤波器 第8章 怎样看电路图实例 8.1 双声道功率放大器 8.1.1 电路整体分析 8.1.2 主通道电路分析 8.1.3 扬声器保护电路分析 8.1.4 配套电源电路 8.2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8.2.1 整机电路分析 8.2.2 调频接收放大与鉴频电路 8.2.3 立体声解码电路 8.2.4 音频功率放大器 8.3 直流稳压电源 8.3.1 整体电路分析 8.3.2 整流滤波单元电路 8.3.3 稳压单元电路 8.3.4 指示电路 8.4 开关稳压电源 8.4.1 电路工作原理 8.4.2 三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8.4.3 脉宽调制电路 8.4.4 高频整流滤波电路 8.5 倒计时定时器 8.5.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5.2 门电路多谐振荡器 8.5.3 60分频器 8.5.4 减计数器 8.5.5 译码显示电路 8.5.6 电源电路 8.6 电话遥控器 8.6.1 电路结构原理 8.6.2 模拟提机电路 8.6.3 解码电路 8.6.4 密码检测电路 8.6.5 控制驱动电路 8.7 无线电遥控车模 8.7.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7.2 发射电路 8.7.3 接收控制电路 8.7.4 驱动电路 8.7.5 逻辑互锁电路 8.8 电子节能灯 8.8.1 整体电路分析 8.8.2 市电直接整流电路 8.8.3 高压高频振荡器 8.8.4 谐振启辉电路 8.9 彩灯控制器 8.9.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9.2 双向移位寄存器 8.9.3 控制电路 8.9.4 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8.10 数字频率计 8.10.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10.2 放大与整形电路 8.10.3 计数显示电路 8.10.4 秒脉冲产生和闸门控制电路
这本书在处理高级主题时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惊喜。原本以为它只停留在基础的符号识别层面,但深入阅读后发现,作者对于一些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电路图解析也有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解涉及运算放大器(Op-Amp)的反馈电路时,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电路拓扑结构上,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参数分析,教读者如何通过图纸来推测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虽然我不是电子专业的科班出身,但跟随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拆解复杂电路时,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是无法替代的。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每一章末尾都设置了“陷阱题”或者“疑难点解析”,这些内容往往是教科书会忽略的,但却是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入门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手把手地带你“看图说话”。
评分这本书对于不同背景的学习者都有很强的包容性。我的一位从事机械设计的朋友,之前对电路图是完全抗拒的,觉得那是“另一门语言”。但她拿了我的这本参考书后,居然开始能够分辨出电源部分和控制逻辑部分的差异了。这要归功于作者在定义术语时的谨慎态度,每一次引入新的缩写或者专业术语时,都会立刻给出全称和通俗解释,确保了跨学科读者的理解无障碍。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行业内不常用但具有参考价值的旧标准图例,并注明了其适用范围,这对于需要维护老旧设备或者研究历史文献的人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它不仅仅关注了当下最前沿的电路表示法,也对历史传承有所关注,使得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显得非常完整和具有深度。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电路图的入门读物,说实话,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作者在讲解基础概念时,不厌其烦地用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这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以前学电路的时候,光是搞懂那些复杂的符号和连接方式就花了不少时间,但这本书里,每一个元件的符号、每一种连接方式都有详尽的图解,而且讲解语言非常口语化,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比如,讲解串联和并联时,它不是简单地给一个定义,而是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水管的连接方式来类比,一下子就明白了。对于那些希望从零开始,完全没有基础,但又对电子工程充满好奇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扇友好的大门。它成功地将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总能找到清晰的指引,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淹没。读完前几章,我对电路图的基本构成已经有了一个扎实的概念,这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老道,它巧妙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与阅读的趣味性。它不像那种干巴巴的官方标准手册,而是带着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节奏感。作者似乎深知读者的耐心是有限的,所以总能在关键的理论讲解之后,立刻穿插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用现实中的设备图纸来验证刚刚学到的知识点。这种“学一点,用一点”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特别是涉及到故障诊断那一章节,作者并没有给出固定的排除步骤,而是教导读者如何根据电路图上的异常标记点,结合常识进行逻辑推演,这更像是培养一种思维习惯,而非简单地记忆知识点。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构建我的识图能力体系。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可以看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这是阅读技术类书籍时非常关键的一点。更重要的是,书中的电路图示例清晰度极高,线条锐利,标注分明,即使用放大镜看细节,也不会出现模糊的像素点或者墨迹晕染的情况。在电子技术领域,图的清晰度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我注意到,即便是涉及到多层板或者复杂的集成电路封装图,作者也尽量保持了足够的留白和合理的缩放比例,确保读者在追踪信号路径时不会迷失方向。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让阅读体验从纯粹的知识获取,升华成了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