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用惯用语词典
: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温端政,沈慧云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268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81kg
本词典为“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之一,选收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惯用语近三千条,供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使用。
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声母、韵母相同的,按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笔画数排列。
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每个条目注音。
一律使用规范字形,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印的《简化汉字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先解释条目中的疑难字、词,再解释条目的字面义。不止一个义项的,分项说明。在解释字面义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条目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释义之后配有例句,辅助说明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副条也出例句。每个度项至少举一例,例句不止一个的,中间用竖线隔开。例句都选自式正的出版物。有语源的可列出语源,但本词典不以溯源为主。自编的例句,作为补充,若引例已能体现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就不再自编例句。
省略例句中与理解条目无关的文字,省略的部分用省略号表示,为使句句语义贯通而增补的文字用括号表示。
词条有异形,且都通用的,选择通行面更大的作主条,另外的作副条。副条以“也作”形式出现,不注音不释义。副条首字与主条不同的,另出条、注音,但不释义不举例,注明见主条。
对条目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加以提示。
为便于检索,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和《词目笔画索引》。
使用体验上的不便性,主要体现在索引和检索系统的设计上。虽然它声称是一本“词典”,但其检索系统的逻辑似乎更偏向于按照收录时的顺序而非标准的拼音或笔画顺序排列。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翻阅厚厚的导读部分,才能大致搞清楚某个词条可能被归入哪一个章节,这极大地拖慢了我的查阅速度。更令人抓狂的是,如果我只记得惯用语中的某一个核心词汇,想要通过这个词去反查整个短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没有提供有效的反查索引。我尝试用查阅其他工具书的经验来寻找,比如,按首字拼音排列,但即便是首字排列,其内部的排序逻辑也显得混乱,有时候按照笔画,有时候按照拼音首字母,毫无章法。对于一个工具书而言,效率就是生命,而这部词典的检索设计显然是反效率的,它似乎更倾向于让读者从头到尾“阅读”而非“查找”,这与我作为一名在工作中使用工具书的读者的根本需求是相悖的。
评分我对这部词典中收录词条的广度和深度感到深深的困惑。它似乎在“大而全”和“精而深”之间走了一个极端的偏路。一方面,它收录了一些非常基础、几乎在任何入门级成语词典里都能找到的简单短语,这些词条的解释也极其敷衍了事,毫无新意。另一方面,当涉及到一些真正的、需要专业考据才能辨析的区域性或行业性惯用语时,它又显得捉襟见肘,要么干脆遗漏,要么只是提供一个极其简略的、可能带有误导性的定义。比如,我在查找特定文学流派中常用的一个比喻性表达时,这本书里竟然没有任何记录,这让我怀疑编纂团队的知识面是否足够覆盖现代汉语发展的全貌。工具书的价值在于其权威性和全面性,但这部作品呈现出的知识结构更像是一个初级整理者的草稿集合,缺乏严谨的学术筛选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包罗万象,结果却是什么都没能讲透。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年份信息(虽然我无法直接提及ISBN或书名,但根据我阅读的实际体验)让人对其内容的“新近度”产生严重怀疑。许多当代网络语言中已经成为主流的、甚至已经渗透到传统媒体中的新形成惯用语或流行表达,在这部词典中完全不见踪影,这使得它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汉语时显得力不从心。我对比了同类出版物,它们对近十年内出现的表达有着相对及时的更新和收录,而这部作品中收录的表达,许多都已经带有明显的时代陈旧感,很多被解释的“新奇表达”,现在看来反而成了需要被解释的“旧习语”。这种滞后性让它作为一本“通用”词典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一本好的语言工具书应该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和前瞻性,能够跟上语言使用者群体的实际交流习惯,而不是固步自封于一个固定的、略显过时的语言样本库中,这让我在推荐给年轻一代使用者时感到非常犹豫。
评分这部词典的排版简直是一场灾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买到了盗版。纸张的质量粗糙得让人心疼,那种廉价的触感,翻页的时候都能听到轻微的沙沙声,完全没有一本工具书应有的厚重感和耐用性。更要命的是字体设计,那宋体用得也太老气横秋了,字号大小不统一,有时候同一个词条下面的解释,字体能相差好几个磅,看得我眼花缭乱,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阅读,简直就是对视力的严峻考验。而且,很多惯用语的释义部分,排版上总是留下大片空白,或者句子之间空行过多,显得非常松散,一点也不紧凑,这对于需要快速查找信息的读者来说,无疑增加了阅读的负担和时间成本。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能伴随我长期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书,但从这份糟糕的物理呈现来看,它更像是一个匆忙赶工、毫无审美可言的产物,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大打折扣,真心希望出版社在后续的印刷中能对装帧和印刷工艺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这样的品质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评分作为一名非母语学习者,我尝试使用这本书来提升我对中文日常表达的理解,但结果令人沮丧。它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初级或中级学习者的需求。很多收录的“惯用语”本身就已经是相对生僻或文言色彩浓厚的表达,书中提供的解释却往往是另一种更复杂的书面语,用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晦涩方式去解释另一种我需要理解的表达,这简直是循环论证,完全没有起到“释义”的作用。我翻阅了关于“如坐针毡”和“筚路蓝缕”的解释,发现它们仅仅是简单地将这些成语替换成了结构相似的短语,而缺乏对其实际语境、情感色彩以及现代使用频率的说明。一个好的惯用语词典,应该提供丰富的例句,展示在不同情境下该表达的准确用法,但这部书的例句少得可怜,且提供的例句本身也显得刻板和不自然,让人感觉这些表达像是从古籍中僵硬地摘录出来的,而不是在当代语言生活中鲜活存在的。如果想要真正掌握这些表达的精髓,我恐怕还得去查阅其他更注重实用性和语境分析的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