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女性誘惑與大眾流行文化
定價:39.80元
作者:殷國明
齣版社: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61763698
字數:280000
頁碼:29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當你看到“女性誘惑與大眾流行文化”這一本書名的時候,眼前也會浮現齣廣告和影視作品中無數的美女形象,無疑,它們已經構成瞭我們這個時代醒目的特徵之一,無論你能否接受,無論你用什麼觀點來評價,它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身心,甚至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內容提要
就在我們津津樂道於女性誘惑之時,大眾流行文化已經開始創造和啓動新的偶像和時尚潮流——這就是所謂的“男色時代”。
因為女性有錢瞭,也有權瞭,可以更自由地享受生命瞭。
而男人?……
這本書就在這裏戛然而止瞭,這原本不是我的初衷。經過多年的準備和思考,我原本想以“女性誘惑”為主綫寫一本另類人類文化史,對於人類文化的發生與變遷進行一次新的、彆齣心裁的思考與探索。但是,這個設想終因為意識到瞭自己力所不及而被放棄,由此我選擇瞭如今這個題目和寫法,在一個相對小的範圍內錶達瞭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目錄
作者介紹
殷國明,1956年12月16日生,原籍江蘇常州。1978年3月考入新疆大學中文係,畢業後考入華東師大中文係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錢榖融先生。1985年起在廣州暨南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3月破格晉升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升教授。1995年被華東師範大學引進,任教授,博導,參與申
文摘
序言
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性彆研究和文化理論的書籍,很多作品都傾嚮於宏觀的、理論化的探討,雖然有其價值,但有時候會覺得距離實際生活有些遙遠。這本書的標題讓我感到一絲新意,因為它將“誘惑”這樣一個相對具體、帶有情感色彩的詞匯與“大眾流行文化”這樣一個更宏大的語境結閤起來,這讓我覺得可能會有一種更具象、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分析。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電影明星、歌手、時尚偶像,她們身上似乎都帶著某種“誘惑”的特質,但這種“誘惑”究竟是什麼?是生理上的吸引力,還是某種社會建構下的符號?是如何在媒體的傳播中被放大和定義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會如何剖析這些現象,會不會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時期的時尚潮流、某部熱門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來揭示流行文化如何塑造和利用女性的“誘惑”力。我期待的是一種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生動和可讀性的作品,能夠引發我對於自身所處文化環境的思考,並且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所消費的流行文化,以及其中呈現的女性形象,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評分我一直認為,大眾流行文化是我們理解當代社會的一扇重要窗口,它摺射齣社會的價值觀、審美取嚮,以及人們的欲望和夢想。而女性,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更是豐富多彩,值得深入研究。這本書的標題“女性誘惑與大眾流行文化”,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研究的興趣點。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界定“誘惑”在流行文化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它僅僅是外在的吸引力,還是包含瞭一種更深層次的權力關係,或是女性在社會規範下的一種生存策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通過解讀當下流行的影視劇、音樂 MV、廣告宣傳片,甚至是一些網絡迷因,來展示流行文化是如何構建、傳播和消費女性“誘惑”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看似輕鬆娛樂的文化産品,其背後可能隱藏著復雜的社會機製,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著我們對女性的認知和期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啓發,讓我能夠更敏銳地觀察和分析身邊的流行文化現象,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她們所麵臨的挑戰。
評分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女性誘惑”這個詞就引起瞭我極大的好奇心。在我的印象中,這個詞往往帶有一定的爭議性和復雜性,與情感、心理、甚至是權力動態緊密相連。而將其與“大眾流行文化”這樣一個龐大且不斷變化的領域相結閤,更讓我覺得這本書蘊含著豐富的探討空間。我曾思考過,在各種流行文化産品中,女性是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展現和運用她們的“誘惑”力的?這種“誘惑”是她們主動的選擇,還是社會環境所賦予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解釋流行文化是如何將女性的某些特質放大,並轉化為一種吸引力,進而影響大眾的審美和消費。我也好奇,在不同的文化時期和地域,女性“誘惑”的錶達方式會有怎樣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如何反映齣社會觀念的變遷。這本書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可能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探索,揭示隱藏在光鮮亮麗的流行文化背後,關於女性身份、魅力以及她們在社會中所處位置的復雜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吸引力,采用瞭暗色調和一些模糊的、富有象徵意義的圖像,讓我第一時間就感受到瞭它所蘊含的神秘和力量。拿到手裏,它的紙質厚實,觸感也很好,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油墨香,這對於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來說,無疑是增添瞭閱讀的儀式感。在開始閱讀之前,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探索關於女性魅力背後的心理機製,以及這些魅力如何在廣闊的社會文化環境中被塑造、傳播和解讀。我個人一直對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很感興趣,常常會思考這些形象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美的認知,以及她們所傳達的價值觀是否真實地反映瞭女性的生活體驗。這本書的標題恰好觸及瞭我長久以來思考的幾個重要議題,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瞭解作者是如何將“誘惑”這一概念與“大眾流行文化”這樣一個宏大的議題聯係起來的,並且希望能夠看到一些新鮮的、不同於以往的視角和分析。同時,我也很好奇作者會運用哪些理論框架或研究方法來支撐她的觀點,是否會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甚至是藝術史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夠提供深刻的洞察,幫助我更全麵、更批判性地理解女性在流行文化中的多重身份和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封麵上那若隱若現的、帶有復古韻味的女性剪影所吸引,它仿佛在訴說著一段關於時代變遷和女性魅力的故事。我一直對流行文化的發展史頗感興趣,尤其是女性在這個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早期電影中的“夢露式”性感,到如今社交媒體上層齣不窮的“網紅”形象,女性美的定義和錶達方式一直在不斷演變,而大眾流行文化無疑是這一演變的重要載體和推手。“誘惑”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著豐富的含義,我好奇作者會如何將其與流行文化相結閤,探討女性如何運用自身的魅力在社會中獲得關注、實現自我,抑或是被消費和物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曆史性的視角,幫助我梳理齣不同時代流行文化對女性“誘惑”的解讀是如何變化的,以及這些解讀背後所摺射齣的社會觀念和權力結構。我想瞭解,在一次次的文化浪潮中,女性的自我錶達是如何與商業化的流行文化相互作用,從而形成瞭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種種現象。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可能是一把鑰匙,能夠幫助我解開那些關於女性魅力與文化景觀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