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
定价:49.80元
作者:叶朝辉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609655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主要收录了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等文章。本书由叶朝辉主编。
内容提要
本书为《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主要收录了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等文章。本书由叶朝辉主编。
目录
第27期 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
第28期 基于锗硅芯片的光电子学前景与挑战
第29期 适用于超短脉冲产生和开关的InGaAs量子点器件
第30期 用光学方法解释线粒体功能:总结与展望
第31期 高速光子信号的相干操控研究
第32期 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
第33期 太赫兹射线——新的射线
第34期 表面等离子体和人工电磁介质纳米光子器件
第35期 微环谐振器
第36期 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
第37期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38期 电磁斗蓬理论与黎曼几何、压缩测量新理论
第39期 聚合物纳米线制作和纳米光子器件组装
第40期 飞秒激光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41期 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第42期 自旋转移矩:纳米尺度的自旋电子学
第43期 有机光电转换器件的研究进展
第44期 新波段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
第45期 变革型纳米光子学
第46期 光设施:使命与挑战
第47期 高保真图像/视频处理技术
第48期 光开关纳米材料:合成与生物医学应用
第49期 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
第50期 强激光场驱动下原子动力学和相干辐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第51期 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第53期 强场原子物理
第54期 分子医学:加快药物研发市场化和图像引导治疗的新范式
第55期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功能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第56期 金属聚炔烃和金属磷光类化合物:新型多功能材料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
第57期 微纳结构中的量子光辐射和固态腔QED
第58期 纳米技术,纳米光子学,生物光子学:在能源、保健、环境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挑战
第59期 周期量级长波长光源、非线性光学以及阿秒科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一开始我带着一丝圈内人特有的审视眼光来对待这类文集,总担心它会流于形式,变成某些特定研究小组的“内部汇报”。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选题角度非常新颖,紧紧抓住了当前科技发展中那些最令人兴奋、最具争议性的话题。编辑团队显然在筛选稿件时下了大功夫,确保了文集的整体视野是向前看的,是真正代表了该领域最活跃的思考脉络。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文中的某个论断深深触动,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刍。这种高质量的智力互动,是阅读普通科普读物难以获得的,它要求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之中,让人感觉自己也参与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对话里。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具有包容性,这是我作为一名跨界学习者最欣赏的一点。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保持了一种面向更广泛读者的友好姿态。你可以从中找到那种需要深厚专业背景才能理解的精深论述,但同时,也有不少章节采用了非常清晰、结构化的方式来阐述核心思想,使得即便是初涉该领域的读者也能快速抓住要点,建立起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这种兼顾“深度挖掘者”和“初级探索者”的平衡艺术,着实不易。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导师,循循善诱,引导你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更高处。这使得这本书的受众面比我预期的要宽泛得多,它真正体现了知识共享的精神。
评分读完这本汇集了众多前沿思想的文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是那种将深奥理论堆砌起来的晦涩读物,而是巧妙地在理论的坚实地基上,搭建起了充满实践应用色彩的知识结构。那些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们,用他们独到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将复杂的概念剖析得层层递进,让人读来茅塞顿开。特别是其中几篇关于交叉学科融合的探讨,为我原先相对固化的思维模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身领域与相邻领域的潜在结合点。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学术活力和创新精神,是衡量一本高质量文集的核心标准,而这本集子无疑是做到了极致,它更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学术冲动。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现代感的色彩搭配,拿在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绝对是那种可以放在书架上镇场面的作品。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的那种留白处理,既不会显得信息过载,又能巧妙地引导读者的目光聚焦到书名上,让人对其中蕴含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内页的纸张质感也无可挑剔,触感温润,印刷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作为一名对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属性,而这本《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在这一点上,无疑是达到了精品的水准,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从翻开扉页到合上封底,都是一种享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载体的尊重与用心。
评分从结构组织上看,这套文集展现了极高的编排智慧。章节之间的逻辑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仿佛作者们在撰写时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共同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研究体系。如果说单篇论文是砖块,那么这本集子就是一座宏伟的知识殿堂,每一块砖都被放置在了最恰当的位置,彼此支撑,共同承载主题的重量。我特别留意了目录的编排,它并非简单的按时间或字母排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板块划分,引导读者从宏观背景逐步深入到微观细节的分析,这种层层递进的阅读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能够将如此多独立的研究成果,整合得如同一个整体的叙事,足见幕后团队的专业水准和对学术脉络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