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卡內基自傳
定價:48.00元
作者:安德魯.卡內基,亦言
齣版社: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57411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2018新版精裝,完整全譯本,內外雙封麵,高級超感封麵紙;內文白雲雙膠,環保清香!
★版式疏朗,設計驚艷,字體優美,是您書架上的顔值擔當!
★屌絲逆襲,窮小子終成大富豪;首倡裸捐,資本傢變身慈善傢!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傳奇人生!
內容提要
《卡內基自傳》是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自傳,書中用平實的語言、深入的敘事展示瞭他非凡的一生。這個來自蘇格蘭的窮小子,從一份周薪1.2 美元棉紡廠童工做起,當過郵電員、偷學發電報、進鐵路公司、當上鐵路公司主管、貸款開發臥鋪車廂、創建鋼鐵公司,一步一步地戰勝瞭多少艱難險阻,打造瞭一個鋼鐵王國,成為白手起傢實現“美國夢”的傳奇典範。
目錄
序 言/01
章 父母和童年/001第三章 匹茲堡和工作/025第五章 電報公司/040第七章 匹茲堡鐵路主管/061第九章 建造大橋/083第十一章 紐約總部/105第十三章 鋼的時代/126第十五章 馬車旅行和結婚/145第十七章 荷姆斯泰德罷工/158第十九章 《財富的福音》/177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坦剋裏夫/198第二十三章 英國的政治/217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斯賓塞和他的信徒/233第二十七章 華盛頓外交/245第二十九章 會見德國皇帝/258
作者介紹
安德魯.卡內基(1835-1919),塑造美國現代工業麵貌的實業傢、慈善傢,齣生於蘇格蘭,13 歲時隨傢人一起移居到美國。卡內基受教育不多,自學成纔,白手起傢,靠個人奮鬥興辦鐵路,開采石油,建造鋼鐵廠,終於成為一代鋼鐵大王,與洛剋菲勒、摩根並稱美國經濟界的三巨頭。而在功成名就後,他又將幾乎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修建瞭遍布全球的大學和圖書館、音樂廳。他由此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個人奮鬥的楷模。
文摘
序言
我翻閱這本書時,最大的感觸是其內在的驅動力與外在環境的辯證關係。在某些章節裏,作者對於自我修煉的執著近乎偏執,他似乎總是在尋找一種更有效、更人性化的方式來錶達自己,來影響他人。這種內在的鞭策力,遠比外部的物質誘惑來得持久。然而,這種驅動力並非憑空産生,它深深植根於他所處的社會土壤之中。那個時代,個人能力就是最硬的通行證,缺乏現代社會各種社會保障和資源傾斜,你必須靠自己去構建影響力。因此,書中的許多方法論,雖然看似簡單,卻飽含瞭對人性弱點的深刻洞察。比如,他談到如何傾聽,如何贊美,這些技巧的背後,其實是對“被認同”這一基本人類需求的精準拿捏。我特彆喜歡他描述自己如何從一個普通的推銷員,一步步蛻變成能夠站在講颱上掌控全場的演說傢的過程,那種從“不得不做”到“享受去做”的心態轉變,充滿瞭張力和說服力。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更多體現在對“持續性”的理解上。我們總喜歡追求“一夜成名”的神話,但這本書卻像一盆冷靜的水,澆滅瞭這種幻想。它著力描繪的,是長期的、日復一日的打磨。那些關於如何準備一次講座、如何維護一次重要的關係、如何從聽眾的反饋中提煉齣改進方案的細節,無一不指嚮一個核心:真正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自己早期的社交嘗試時,那種略顯笨拙和不知所措,與他後期的老練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恰恰證明瞭技能的習得,需要大量的實踐和對自身錶現的無情審視。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放棄,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因為我們低估瞭“堅持到下一個階段”所需要付齣的耐心和重復勞動。這種耐心,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近乎英雄主義的色彩。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初看之下略顯樸素,甚至帶著一絲那個年代特有的絮叨感,但這恰恰是其魅力所在。它沒有現代暢銷書那種刻意製造的懸念和強烈的煽動性,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壁爐旁,娓娓道來他一生的跌宕起伏。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失敗”的描述。很多傳記會美化成功,將挫摺一筆帶過,但在這裏,那些早期的窘迫、被拒絕的痛苦、計劃落空的失落,都被坦誠地攤開來。這種坦誠,極大地拉近瞭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你會發現,即便是日後名聲顯赫的人物,其成長路上也布滿瞭荊棘和自我懷疑。這種“真實感”讓我覺得,自己遇到的那些小小的睏境,也變得可以理解和剋服瞭。而且,作者在描述那些關鍵的轉摺點時,總能精準地把握住環境的微妙變化,比如某個聽眾的反應、一次即興演講的效果,這些細微之處,構成瞭他日後宏大事業的基石。它教會我的不是公式,而是觀察世界的方式。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節奏感很強,雖然內容是迴顧性的,但作者的敘事視角總是聚焦於“當下”如何行動。他很少陷入對過去的無謂緬懷,而是將每一個經曆都轉化為對未來的指導。我特彆欣賞他處理衝突和異議的方式。他並非主張一味退讓,而是展示瞭如何通過巧妙的措辭和對對方立場的預判,將潛在的對立轉化為閤作的機會。這是一種高超的智慧,它超越瞭簡單的“厚黑學”,更接近於一種社會工程學。它教會我,在復雜的社交環境中,你不僅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要精確地知道,對方期望得到什麼。這種相互需求的平衡藝術,是這本書中閃爍著光芒的真諦。它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次低強度的思維體操,每讀一章,都像是對自身溝通模式的一次小小的重塑和校準。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初拿到手的時候,我帶著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情。畢竟,“卡內基”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子魔力,讓人聯想到白手起傢、演講天賦以及那種徵服人心的魅力。然而,我真正想談論的,其實是這本書所營造齣的那種時代氛圍。它不僅僅是一部個人奮鬥史,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或許是工業化浪潮洶湧澎湃的年代——人們對自我提升、對社會地位有著何等強烈的渴望。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述中那種近乎本能的對細節的捕捉,那些關於如何與人打交道的小插麯,與其說是技巧的總結,不如說是生活本身在緩慢而堅韌地打磨一個人。那種從底層爬升的艱辛,被描繪得絲絲入扣,讓人感受到,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無數次微小選擇和堅持纍積的結果。讀著這些文字,你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世界裏,那種紮紮實實的、人與人之間深入交流的能力,是否正在被某種更膚淺的互動所取代。這本書提醒瞭我,人際關係的藝術,歸根結底,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這份理解需要時間去沉澱,去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