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09電聲技術新進展
定價:50.00元
作者:瀋勇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0302868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電聲技術的研究新進展,包括電聲測量、揚聲器係統、揚聲器陣列、揚聲器單元、音質評價、傳聲器等方麵。本書由電聲技術領域外的專傢、學者共同完成,代錶瞭當今電聲技術的新進展。
本書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性強,可作為電聲領域的高校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前言
章 電聲測量
1.1 揚聲器特性的準確和有效測量
1.2 揚聲器製造業中驅動和懸吊係統非綫性的快速測量
1.3 非同期測量係統中的波形同期加算平均方法
1.4 純音測試係統的瞬態分析技術
第2章 揚聲器係統和揚聲器陣列
2.1 分頻網絡:確實需要嗎
2.2 綫陣列揚聲器係統高頻部分的設計和應用分析
2.3 關於混響環境中提升CCS係統魯棒性的揚聲器陣列係統
第3章 揚聲器單元和傳聲器
3.1 揚聲器單元振動和聲輻射的力學分布式參數
3.2 壓縮策動單元中同心環形通道相位塞的聲學設計新方法
3.3 揚聲器新材料綜述
3.4 一種用於同軸揚聲器的聲反射器設計
3.5 FEMM在開式磁路設計的應用
3.6 駐極體電容傳聲器溫度特性分析和改進對策
第4章 音質評價
4.1 揚聲器主觀評價
4.2 用跨學科思維改善揚聲器聽感的關鍵之管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全書的參考文獻列錶,尤其是在涉及新興領域(如MEMS麥剋風技術)的部分,顯得非常陳舊。很多引用的資料停留在2005年甚至更早的時期。要知道,電聲技術,尤其是在2009年前後,正經曆著從模擬嚮數字、從傳統元件嚮微納技術快速轉型的關鍵時期,每隔一年都可能有突破性的專利或論文齣現。如果一本宣稱是“新進展”的書籍,其最新的參考資料還停留在四五年前,那麼它所呈現的“新”的概念,很可能已經是業界普遍采用的成熟技術,或者已經被更先進的方案所取代瞭。因此,這本書的內容在時效性上存在明顯的滯後性,它提供的是對某個時間點前沿的總結,而非真正意義上對未來趨勢的預判和指導,這讓它作為一本“新進展”讀物的作用大打摺扣。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尤其是在章節之間的過渡部分,顯得異常生硬和不連貫。比如,在前一章還在深入探討有源降噪係統的算法優化,下一章的開篇卻突兀地轉嚮瞭麥剋風振膜材料的物理特性,兩者之間幾乎沒有平滑的邏輯橋梁來引導讀者的思維。這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跳躍感”,仿佛是在瀏覽一份沒有經過編輯的原始研究報告的集閤。一個優秀的綜閤性技術文獻,其組織架構應當像一條河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確保前一個知識點為後一個知識點打下堅實基礎。這本書的目錄布局更像是隨機生成的標簽雲,雖然羅列瞭不少主題,但這些主題之間的內在聯係被完全忽略瞭。這種零散的敘事方式,對於試圖建立完整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讓人很難把握2009年電聲技術的整體發展脈絡。
評分我花費瞭大量時間去嘗試理解書中關於“超聲波換能器”那一章節的論述,然而,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智力上的馬拉鬆。作者似乎完全默認讀者已經具備瞭非常紮實的物理學和電子工程學背景,行文跳躍性極大,大量使用瞭未加解釋的首字母縮寫詞和專業術語,仿佛在嚮一群老同事做報告。更要命的是,圖錶的標注常常缺失關鍵的單位或參考坐標係,這使得我不得不頻繁地在我的專業詞典和網絡上交叉比對,纔能勉強拼湊齣作者試圖錶達的核心概念。這種寫作風格極大地阻礙瞭知識的有效傳遞。一個好的技術書籍,即使是針對資深專業人士,也應該在必要時提供上下文或簡短的背景迴顧,以確保信息傳遞的精確性。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更熱衷於展示自己知識的廣度,而不是確保讀者的理解深度,讀完後,我得到的更多是知識點的羅列,而非對底層原理的融會貫通。
評分書中關於“數字信號處理在音頻壓縮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部分,雖然提齣瞭幾個有趣的數學模型,但其實際的工程可行性論證卻顯得蒼白無力。作者似乎過於沉迷於理論推導的數學美感,卻忽略瞭實際硬件平颱的資源限製和實時處理的需求。例如,某個提齣的捲積模型,其計算復雜度高得驚人,在當時主流的DSP芯片上幾乎無法達到實時播放的要求,書中卻對此避而不談,隻是在腳注裏輕描淡寫地提瞭一句“需更高性能處理器”。這種對技術局限性的刻意迴避,使得整本書的“新進展”看起來更像是實驗室裏的紙麵突破,而非真正可能進入市場並産生影響的技術方嚮。對於關注産業化落地的讀者來說,這種脫離實際工程的“新穎”之處,價值便大打摺扣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坦白說,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它采用瞭那種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常見的、略顯粗糙的彩色印刷,主色調是深沉的靛藍,配上一些模糊不清的電路圖剪影。我本期待能看到一些代錶“新進展”的、富有未來感的視覺元素,比如更清晰的聲波可視化或者現代化的電子元件特寫,但事實是,它更像是一本行業內部的會議文集匯編,而非麵嚮廣泛讀者的科普讀物。內頁的紙張質量也著實令人遺憾,泛黃得厲害,而且油墨的附著力似乎不太均勻,某些圖錶的對比度低得讓人費力辨認。這種視覺上的落伍,多少削弱瞭我對內容深度的初步期望,感覺像是從某個塵封已久的書架深處翻齣來的舊資料,而不是反映瞭2009年電聲領域的最新動態。如果齣版商在包裝和排版上能投入更多心思,即便是同樣的技術內容,也能給讀者帶來截然不同的初印象。比如,采用啞光處理的封麵,配上清晰的字體和簡約的布局,哪怕主題是相對小眾的,也能立刻提升專業度和吸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