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而全系列-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词典(第2版)
定价:39.80元
作者:杭晶波,周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76008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小型熟语词典。内容根据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升学考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体例科学严谨,收词精当实用,释义准确简明。学习和掌握这些熟语,可以丰富语汇,并提高语言、文学素养。
内容提要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词典》选收词条30000余条,多为脍炙人口、运用广泛的经典歇后语、谚语、俗语或惯用语。各词条均有解释。这些语言元素或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或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学习和掌握这些熟语,对于人们提高语言、文学修养,尤其是丰富自身的语汇是十分必要的。这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我们约请原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增删了一些词条,对释义进行了完善,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杭晶波,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与教学。曾参与编纂《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小学生谚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署名窦康)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知道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糊弄之作。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商务印书馆的标志在一角,透着一股子老牌出版社的沉稳大气。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的处理,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阅读起来眼睛一点也不累,即便是长时间伏案查阅,也不会有那种刺眼的白光。书脊的制作也很结实,感觉可以经得住反复翻阅和查找,这点对于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工具书用几次就松垮了,但这本显然是按照能用上十几年的标准来制作的。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的样子,就觉得心里踏实,这绝对是一本可以信赖的伙伴,而不是那种看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网红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阅读艺术品,那种对知识的敬畏感和对读者的尊重,都融化在这一方寸的纸张和装订之中。
评分就个人使用体验而言,这本书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工具书无法比拟的。以往查阅复杂典故或生僻说法时,我常常需要借助三四本书籍,来回对照,耗费大量时间。而有了这本,很多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它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深入阅读和写作本身,而不是陷在浩瀚的资料中迷失方向。我可以想象,无论是对于中小学生进行文学基础学习,还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进行文本分析,这本书都能充当一个高效的“第一道防线”。它提供给我的,不仅是答案,更是一种掌握语言工具的自信心。能够将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以如此易于消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编纂者的功力深厚可见一斑,这绝对是近些年来我购买的工具书中,性价比和知识密度最高的选择,值得反复翻阅和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逻辑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巧妙地平衡了信息密度和可读性之间的矛盾。你知道很多工具书为了塞进更多内容,排版就会做得密密麻麻,像一堵墙一样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采用了非常清晰的层次结构,无论是主条目、解释,还是引用的例句,都有明确的视觉区分。特别是对于那些结构复杂的歇后语,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人性化,让人一眼就能抓住核心的“谜面”和“答案”。我试着查找了一些比较偏僻的俗语,光是索引的查找效率就让我惊喜,那种如同庖丁解牛般的条理清晰,让原本可能令人头疼的检索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这种对阅读路径的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对使用者需求的深刻洞察,而不是简单地把资料堆砌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小而全”中的“精”字。
评分我不得不称赞一下两位作者在内容选取上的独到眼光和广博的学识。市面上关于俗语、谚语的词典汗牛充栋,但很多都是东拼西凑,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挖掘。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收录的条目不仅数量可观,更重要的是,它对很多看似简单的惯用语进行了非常精妙的“版本溯源”和“语境辨析”。比如,对于一些在不同地区有细微差别的表达,作者并没有含糊带过,而是清晰地标注了地域性的差异,这对于现代读者,尤其是需要进行跨区域交流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历史悠久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条也进行了保留,并且附上了准确的注释,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实用查询”,更具备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它像一个沉默的守望者,记录着汉语表达的变迁脉络。
评分这本书的更新和修订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能感觉到是紧跟时代步伐的。我特意比对了一下我旧版的其他同类书籍,发现新版在吸收现代网络语言和新兴的口语表达方面做得相当平衡。它并没有盲目追逐潮流,把所有流行语都收录进来,而是审慎地选择了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生命力和规范性的“新”惯用语。这种“与时俱进”又不失学术严谨性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跟上时代交流方式的人来说,了解这些新生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但又怕学错了语境。这本书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系,让我能够自信地运用一些新词汇,而不用担心用错地方或者显得过时。这种对“活语言”的关注,是很多传统词典所欠缺的锐气和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