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基于高频虚拟组件的运载器水下导航及海洋遥感技术
: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 格林(Chrystel Gelin);王秋滢,董千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8100037
字数:
页码: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导航类图书
n《 href='#' target='_blank'>导航系统的信息可靠性、检测与诊断》
n《 href='#' target='_blank'>水下组合导航系统》
n《 href='#' target='_blank'>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技术》
n《 href='#' target='_blank'>基于高频虚拟组件的运载器水下导航及海洋遥感技术》
n《 href='#' target='_blank'>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的进展》
n《 href='#' target='_blank'>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理论与技术》
n《 href='#' target='_blank'>卫星导航终端测试评估技术与应用》
n《基于高频虚拟组件的运载器水下导航及海洋遥感技术》是将多种测量仪器设备组合,开发一个能够测量并计算USV运动信息的软件包,以达到导航、控制、提高USBL系统定位性能的目的。n
《基于高频虚拟组件的运载器水下导航及海洋遥感技术》的内容比较完善,读者只需要基本的传感器知识就能读懂。n
《基于高频虚拟组件的运载器水下导航及海洋遥感技术》绝大部分翻译内容是根据原文直接翻译的,为了使读者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有些地方进行了调整。
图目录n
表目录n
n
第1章 概论n
1.1 水文数据采集自主水面艇n
1.2 网关USVn
1.3 目标系统n
1.4 问题陈述n
1.5 本书贡献n
1.5.1 本书提纲n
n
第2章 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n
2.1 传感器n
2.1.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n
2.1.2 惯性测量单元n
2.1.3 TCM2型罗经n
2.1.4 倾斜计n
2.1.5 全球定位系统n
2.2 数据采集系统n
2.2.1 主机n
2.2.2 目标机n
2.2.3 USV硬件结构n
2.2.4 计算机网络n
2.2.5 软件概述n
n
第3章 数据处理技术n
3.1 参考坐标系n
3.1.1 地球参考坐标系n
3.1.2 北一东一地参考坐标系n
3.1.3 载体坐标系n
3.1.4 船舶状态量n
3.2 坐标系转换n
3.2.1 地理坐标系到ECEF和:ECEF到NED的坐标系转换n
3.2.2 器件坐标系到载体坐标系的转换n
3.2.3 载体坐标系到NlED坐标系的转换n
3.3 数据融合n
3.3.1 数据融合概述n
3.3.2 欧拉角估算n
3.4 ADCP处理过程n
n
第4章 运动观测和试验结果n
4.1 垂直运动n
4.1.1 加速度研究n
4.1.2 速度计算n
4.1.3 垂直位置计算n
4.2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室测试n
4.2.1 步骤一:独立测量原始数据处理n
4.2.2 步骤二:确定数据融合方式n
4.2.3 步骤三:用于DGPS测量数据与已融合数据的数据融合低通滤波器以及基于互相关方法的相关性结论n
4.2.4 步骤四:信号混合高通滤波器以及信号标准差计算n
n
第5章 数据采集系统海上试验n
5.1 运动数据采集系统和导航数据融合结果n
5.2 ADCP原始测量数据与校正结果n
5.2.1 沿声束坐标系的ADCP数据校正n
5.2.2 沿北一东一上坐标系、ADCP地球参考坐标系的ADCP数据校正n
5.3 海上试验总结n
n
第6章 总结n
n
附录A 仪器输出信息格式n
附录B ADCP设置与采集n
n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我注意到,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时,作者也总能用非常清晰的比喻或者直观的图示来辅助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特别是关于“海洋遥感”那几个章节,描述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硬核的物理基础。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遥感数据中那些抽象的光谱信息,转化为我们能想象到的海底地貌和水体特征。我特别喜欢那种叙述的节奏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拖沓,总是在你快要觉得吃力的时候,抛出一个关键的洞察点,让你豁然开朗。这种阅读体验,让我对海洋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调立刻让人联想到浩瀚的海洋,加上一些现代感十足的科技线条,让人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刚拿到手的时候,翻了几页,就被那种严谨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文字风格所吸引。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把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如果我是那个研究者,我该如何去实现这个构想?”。尤其是那些关于水下环境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描述,简直细致入微,仿佛作者本人就常年泡在水下,对每一个细微的波动都了如指掌。这种真实感和代入感,是很多技术书籍所缺乏的,读起来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征服深海的史诗。我非常期待能深入了解书中那些关于“高频虚拟组件”的实际应用案例,特别是它们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鲁棒性表现。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有层次感,从宏观的背景介绍到微观的技术细节,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之间的逻辑连接上所下的功夫,好像每一个章节都是精心打磨过的拼图,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且清晰的技术蓝图。对于我这种对海洋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又想深入钻研特定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它没有过度纠结于那些已经被广泛讨论的基础理论,而是迅速切入到前沿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比如如何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补偿水下信道的衰减和畸变。这种直击痛点的写作方式,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抓住核心,并且马上就能体会到这些技术背后的巨大工程价值。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你,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尖端的知识体系。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它对实际工程挑战的深刻理解和回应。很多理论书籍在谈及应用时总是显得空泛,但这本书不同,它似乎将每一个技术点都锚定在了真实的水下作业场景中。从深潜器的自主避障到大范围海域的精细测绘,书中的每一个算法和组件设计,都能看到对“可靠性”和“实时性”的极致追求。那种对细节的偏执,比如对环境噪声模型的精确构建,以及对电磁波在海水介质中衰减特性的细致建模,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素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在学习知识,更是在进行一次虚拟的、高强度的水下系统集成项目,收获的不仅是理论,更有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信心和思路。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只是一份技术报告的集合,更像是一个充满前瞻性的行业白皮书。它不仅仅告诉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在暗示和引导我们去思考“未来十年,这个领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书中对于新兴传感技术和数据融合架构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洞察力。比如,对于多源异构数据在恶劣水下环境下的实时校正与融合策略,作者的分析细致入微,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我甚至开始思考,书中的某些论点是否可以迁移到其他极端环境的导航定位问题上。这种能够引发更广泛思考的深度,是衡量一本优秀技术专著的重要标准,而这本书显然做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