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语言与文化
定价:22.00元
作者:罗常培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92979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内容提要
《语言与文化》是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学界推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等等。罗常培先生以传统小学为功底,运用现代语言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全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新疆界,开启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
目录
作者介绍
罗常培(1899—1958),字莘田,号恬庵,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三巨头”。1921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新中国建立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任所长。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国音字母演进史》《语言与文化》《北京俗曲百种摘韵》等著作刊行。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热爱旅行、热衷于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来说,语言和文化是连接世界的两大桥梁。一本关于“语言与文化”的书,就像是旅行前的一份贴心攻略,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即将接触到的新世界。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语言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技巧,更是理解一个民族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钥匙。比如,有些语言里特有的形容词,能精准地描述出我们用其他语言难以表达的细微感受,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语言如何反映社会等级、性别关系、人际交往模式的讨论。同时,我也很好奇,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会产生哪些有趣的碰撞和误解,而这些误解又如何影响着跨文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如果这本书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学习语言来深入理解当地文化、避免文化冲突的实用建议,那将是我最期待的内容。它能让我意识到,掌握语言,是真正走进一个民族心灵的必经之路。
评分我一直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灵魂,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土壤。一本名为《语言与文化》的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我心生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语言的奥秘,并将其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我对书中关于语言如何承载和传递文化价值、信仰体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论述尤为感兴趣。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成功”、“幸福”、“家庭”等概念的理解,往往会体现在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比如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中的谚语、俗语,或者文学作品中的典型表达,来揭示不同文化深层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此外,我还希望这本书能探讨语言在构建和维护社会群体身份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下,语言与文化如何相互影响、彼此塑造,甚至发生冲突与融合。这本书若能为我打开一扇理解世界的新窗口,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那将是莫大的收获。
评分想象一下,翻开一本关于语言与文化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被历史长河淘洗过的文字,它们如同活着的化石,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映射着当下的我们。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在于它能否展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是如何代代相传,又是如何在这漫长的传递过程中不断演变、吸收、融合的。例如,一些古老词汇的消失与新生,或者外来语的引入与本土化,都离不开背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它的形成、发展、繁荣与衰落,无不与语言的脉络紧密相连。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方言的魅力,或者不同社会阶层、年龄群体使用语言的差异?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观察和理解一个社会最生动的切入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跳脱出枯燥的理论堆砌,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例子,带领读者走进语言与文化的奇妙世界,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中,感受到人类文明的独特韵味与深刻智慧。
评分一本关于语言与文化融合的书,听起来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可能性。我一直对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又如何反过来影响语言的演变深感兴趣。常常觉得,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掌握一套词汇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去理解那个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独特世界观、价值体系和社会习俗。比如,某些语言中独特的敬语系统,或者对颜色、时间、空间的不同表达方式,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细腻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联系,从细微的词语选择到宏观的语言变迁,再到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沟通的障碍与桥梁,那将是多么精彩的阅读体验!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具体的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其中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双重理解来化解。毕竟,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有效沟通和文化互鉴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把理解世界的钥匙,让我们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多元文化。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一本名为《语言与文化》的书籍,无疑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探求欲。我总是着迷于语言如何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社会结构、思维模式乃至情感表达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像是为特定的人群量身打造的一副眼镜,它过滤、组织并呈现着这个世界。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去审视语言在塑造民族认同、维护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例如,一个民族能否保有其语言,往往与其能否保持文化独立性息息相关。我更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语言的变迁与社会变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经济发展、政治格局、人口流动等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面貌。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跨学科的洞见,将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那些深刻而微妙的联系,那将是一次极其有益的阅读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