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原理与技术(张玉平)
定价:19.00元
作者:张玉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220378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本书坚持“理论够用,联系实际,结合工程”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为主线,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电路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对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通过大量的插图,形象直观地阐述了通信原理和技术知识。书中举例都尽量贴近生活,拿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实例进行说明,语言精炼,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充分应用MATLAB在通信系统中的仿真功能,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各种不同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进行仿真示例,有助于读者对整个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深入认识和理解。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通信系统的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模数转换技术。全书共分8章,包括绪论、香农定理、模拟调制技术、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数字频带传输技术、复用技术与同步原理以及差错控制技术等。本书例题丰富,图文并茂,并结合M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一些通信系统软件仿真的实例,有助于读者对整个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深入认识和理解。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非通信专业的本科生、通信专业的各类成人教学教材,以及其他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1.2 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
1.3 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4 MATLAB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香农定理
2.1 信息量和熵
2.1.1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2.1.2 离散信源的熵
2.2 信道容量及香农定理
2.2.1信道容量
2.2.2 香农定理
2.3 MA丁LAB在香农定理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模拟调制技术
3.1 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
3.1.1 常规双边带调幅(AM)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3.1.3 单边带调幅(SSB)
3.2 线性调制的解调
3.2.1 包络检波
3.2.2 相干解调
3.3 角度调制的基本原理
3.3.1 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3.3.2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4 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3.5 MATLAB在模拟调制系统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
4.1 抽样定理
4.1.1 低通与带通抽样定理
4.1.2 自然抽样与平顶抽样
4.2 量化
4.2.1 均匀量化的基本原理
4.2.2A律与'律压缩特性
4.3 编码
4.3.1 脉冲幅度调制
4.3.2 脉沖编码调制
4.3.3 差分编码调制
4.3.4 增量调制
4.4 MATLAB在PCM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技术
5.1 数字基带信号概述
5.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5.3 基带传输与码间干扰
5.3.1 再生判决的原理
5.3.2 码间干扰
5.4 间干扰的基带传输
5.5 部分响应系统
5.6 眼图
5.7 MATLAB在基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数字频带传输技术
6.1 二进制调制的基本原理
6.1.I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
6.1.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6.1.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6.1.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6.1.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6.2 多进制调制原理
6.2.1 多进制幅度键控
6.2.2 多进制频移键控
6.2.3 多进制相移键控
6.3 正交振幅调制
6.4 MATLAB在数字频带传输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 复用技术与同步原理
第8章 差错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系统性上的构建,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条逻辑清晰的知识链条。从基础的信号与系统分析出发,稳步过渡到信息论的核心思想,然后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了过去阅读其他资料时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举个例子,当讲到信道容量和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时,它会非常流畅地回溯到前面讲到的信息熵的概念,提醒读者,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有损的物理介质上传输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粘合度。而且,书中的图示质量非常高,很多关键的原理图和波形图都绘制得极为精确和清晰,有时候,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它比文字描述更能帮助我快速建立空间感和时间感。对于需要进行工程实践的读者来说,这种详尽且准确的图文结合,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图示,在草稿纸上重新推演一遍流程,感觉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它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完美平衡。很多理论书籍为了追求数学的严谨性,会把应用部分写得过于简略,或者干脆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很多工程手册又过于偏重参数和配置,缺乏对底层原理的深入挖掘。但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在讲解了诸如匹配滤波、相干解调这些核心技术后,它没有止步于数学推导的终点,而是紧接着用一两页的篇幅,讨论了在实际系统中,比如模拟电路或FPGA实现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挑战和近似处理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不仅想知道“是什么”,更想知道“怎么做”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关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技术那章,它不仅详细分析了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原理,还非常巧妙地穿插了早期和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些经典实现思路,虽然没有深入到代码层面,但已经足够让我对实际系统设计有一个宏观且务实的认识。这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踏实”,读完后感觉自己像是被赋予了更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积累了一堆理论知识。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材料“可读性”的人,如果一本书读起来像是在啃石头,我可能很快就会放弃。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知识分子特有的严谨,但又没有架子。尤其是在解释那些充满数学术语的概念时,作者的笔触显得非常耐心且富有条理。我注意到,很多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作者都采用了分步走的方式,每一步都会用简短的句子解释其物理意义或数学目的,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障碍。我发现自己很少需要频繁地查阅参考书来理解某个术语的定义,因为在它第一次出现时,作者就已经给出了非常到位、且易于理解的背景介绍。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关注,是很多纯学术著作所欠缺的。它让你感觉作者不是在“俯视”你,而是在“陪伴”你一起探索知识的边界。这种陪伴感,对于枯燥的数字信号处理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润滑剂”,让漫长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为愉悦和高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我作为一个刚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一开始还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通信原理”听起来就让人头大。然而,翻开第一章,那种担忧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贴合初学者的思维习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公式堆砌,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就像是在讲解一场精妙的“信息传递游戏”。特别是关于傅里叶变换的部分,以往我总是在各种教科书里被那些积分和级数搞得晕头转向,但这本书里,它被分解成了几个非常直观的小步骤,让人豁然开朗。我感觉作者在这块内容的组织上花了很多心思,确保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怎么做”。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下去的兴趣,感觉自己真的抓住了这门学科的核心脉络,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对于任何想打下坚实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开篇部分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引路人,它没有直接把读者推入深水区,而是非常耐心地拉着手,一步步适应水温。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习题设计也绝对值得称赞。作为一个深度学习者,我深知一本好教材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它是否能引导你进行更高阶的探索,而不仅仅是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这本书的课后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并非简单的重复性计算,而是有层次感的:基础题用来巩固对概念的理解,中等难度的题目开始引导你结合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而那些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则明显是在引导读者思考前沿研究的方向或者特定工程场景下的优化策略。此外,书末提供的参考文献列表相当权威且前沿,覆盖了经典教材和近期的重要论文摘要,这为我后续进行更深入的专业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不需要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去筛选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资料,这本书已经为我搭建好了通往更广阔学术世界的阶梯。这种对后续学习的远见性支持,体现了编写者对整个学科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力,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教材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