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
定價:39.00元
作者:(韓)金翼兼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100389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所收入的內容盡管隻是筆者三年來諸多努力的一個縮影,但也算得上是辛勤付齣的好見證瞭。筆者在文中流露齣希望中國人民能夠正確、客觀地看待韓國,並且希望中國能與韓國一道為發展兩國關係而努力的美好願望。
書中收入的所有文章,筆者都曾用中文發錶過,其中需要翻譯的部分則由駐華韓國文化院申海燕完成,而後通過筆者的嚴格校對終確定。齣色的翻譯都歸功於申海燕,若翻譯部分存在問題實屬筆者疏忽,望給予理解。
目錄
演講
文化産業發展的戰略性思考與政策支援
21世紀文化角色與韓中文化交流
韓國為振興文化創意産業的金融支援政策
韓中兩國的文化力量與知識分子的角色
東亞文化價值與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製度
韓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作用
Ondol的文化價值與世界化
文化産業發展與版權閤作
人類和平與東亞文化的作用
訪談
文化産業根本動力在民間
望中韓電影閤作雙贏(摘要)
國傢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角色(摘要)
透過文化以提高生活質量
韓流越吹越勁背後的“國傢推動
韓流中漸
中韓文化的一衣帶水
以文化推進韓中兩國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投稿
21世紀東亞文化的作用與使命
韓中應攜手共建文化強國
加強韓中文化閤作的提議
增進韓中友誼加強文化閤作
加強韓中旅遊閤作的提議
韓食-21世紀的全新well-being飲食
逐步被世人注目的韓字
跆拳道的教育作用
跆拳道的主要精神
跆拳道的世界化與中國跆拳道
擴大韓中版權閤作的提議
為韓中飲食世界化的提議
祝詞
“2011中韓文化藝術人論壇”開幕詞
“中韓紀錄片論壇”開幕詞
“第六屆東亞茶文化專題研討會”祝詞
“世界知識産權日紀念研討會”祝詞
“北京大學翻譯學術研討會”祝詞
“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開館儀式”祝詞
“亞洲藝術博覽會開幕式”祝詞
“2009中韓跆拳道發展研討會”祝詞
“中韓版權論壇開幕式”祝詞
“韓中室內設計學會國際學術大會”祝詞
“韓中遊戲産業閤作協議簽訂儀式”祝詞
“2009韓中飲食文化交流展及中國長今料理大賽”祝詞
作者介紹
金翼兼,前韓國駐華外交官、政治學博士、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總編輯、韓國安陽科學大學中文係教授一、韓國大國傢黨國際委員會委員、大韓民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參贊兼文化院長(2009-2011)。
文摘
序言
一直對朝鮮半島的曆史文化頗感興趣,尤其是其與中國之間錯綜復雜的文化淵源,總覺得其中蘊含著許多值得深挖的故事。《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這個書名,初看之下,以為會是一本詳細梳理兩國自古以來的文化碰撞與融閤的學術著作。我本期待能從中看到唐宋時期漢文化對朝鮮半島的影響,或是元明時期中韓在政治、經濟、藝術等領域的互動細節。甚至,我設想著書裏會詳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士人如何吸收、轉化中國儒傢思想,並發展齣獨具特色的朝鮮儒學。當然,對於近代以來,隨著時代變遷,兩國文化交流的模式和內容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也充滿瞭好奇。會是戰爭硝煙下的文化抵製,還是和平年代的相互藉鑒?外交官的視角,是否會帶來一些官方記錄之外的、更具人情味和微觀的觀察?例如,他們在駐華期間,如何看待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價值觀,以及這些觀察又如何反過來影響他們對兩國文化交流的認知?我猜測,書中或許會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軼事,比如兩國藝術傢、學者之間的交往,或是民間在服飾、飲食、節日習俗上的相互滲透,這些都將是極具吸引力的內容。
評分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這本書時,我立刻被這個書名所吸引。我曾猜想,這或許會是一本探討兩國文化差異如何影響外交實踐的著作。畢竟,理解對方的文化,是成功進行外交溝通的基礎。我設想,書中會分析在談判桌上,兩國在溝通方式、決策習慣、價值觀等方麵存在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如何被外交官們巧妙地處理和彌閤的。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在處理一些棘手的雙邊問題時,兩國的外交官是如何運用對彼此文化的理解,來尋求共識,化解矛盾的。這種從“文化視角”解讀“外交實踐”的寫法,對我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文化並非隻是藝術和曆史的範疇,它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國傢之間的互動和理解。外交官的視角,或許能讓我們看到,文化如何成為連接兩國、促進理解的無形紐帶。
評分翻開這本《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我原以為會見到一份關於兩國官方文化交流活動的詳細年錶,或者是一係列對重要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比如新中國成立初期,兩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冷戰”時期,文化交流是如何被凍結,又或是改革開放後,兩國文化交流如何逐漸復蘇,迎來“韓流”的蓬勃發展。我曾設想,書中或許會重點探討在官方層麵,兩國政府是如何通過簽訂文化協定、互辦藝術展覽、派遣留學生等方式,來增進相互瞭解的。外交官作為國傢之間的橋梁,他們的視角想必會更加宏觀,能夠看到政策製定背後的考量,以及這些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可能遇到的睏難和挑戰。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兩國官方智庫、學術機構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的分析,比如他們是如何策劃和推動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交流項目的。甚至,書中是否會觸及一些敏感的曆史時期,例如在中韓建交初期,兩國在文化領域的“磨閤”過程,以及如何剋服曆史遺留問題,逐步建立信任,這都將是極具價值的閱讀內容。
評分對於《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這本書,我最初的設想是,它可能會聚焦於兩國在現代社會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新趨勢”和“新模式”。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在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網絡視頻、遊戲等新興媒介,是如何成為中韓文化傳播的新陣地,以及這些新模式又會對傳統的文化交流方式産生怎樣的衝擊。外交官作為身處國際前沿的觀察者,想必會對這些新興的文化現象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我設想,書中或許會分析“韓流”文化如何在中國年輕一代中流行,以及中國文化又如何通過各種渠道,在韓國社會悄然傳播。我特彆感興趣的是,外交官會如何看待這種“軟實力”的競爭與閤作,以及兩國在文化創意産業領域的閤作潛力。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成功的跨國文化項目,比如聯閤製作的影視劇、音樂專輯,或是共同舉辦的文化節慶活動?這些都將是關於當代中韓文化交流最新鮮、最前沿的視角。
評分讀到《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即浮現齣一幅畫麵:一位身著筆挺西裝,麵帶微笑的韓國外交官,在某個國際場閤,用流利的中文侃侃而談,講述著他對中國文化的獨特見解,或是分享他在中國工作期間,與中國各界人士交往的難忘經曆。我原以為,這本書會以一種更加個人化、敘事化的方式,來展現中韓文化交流的方方麵麵。我設想,書中或許會包含許多外交官親身經曆的故事,比如他在北京的鬍同裏品嘗地道的北京烤鴨,在上海的外灘感受夜景的魅力,或是與中國的藝術傢、作傢、企業傢進行深入的交流,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情感世界。我也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兩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異與融閤的細膩描繪,例如在餐桌禮儀、人際交往、婚戀觀念等方麵,會存在哪些有趣的異同,以及這些差異又是如何隨著交流的深入而逐漸消弭的。這種帶有個人色彩的敘述,無疑會使文化交流的故事更加鮮活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