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實用電子技術叢書 常用新型電子元器件
:26.00元
售價:17.7元,便宜8.3元,摺扣68
作者:高玉奎, 姚青梅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12318373
字數:313000
頁碼:3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59kg
本書主要介紹瞭各種常用新型電子元器件及其應用。具體內容為:分立電子元器件、集成運算放大器、電源、數字集成電路、D/A和A/D轉換器、顯示器件、集成傳感元件、微處理器、可編程邏輯器件和KC係列晶閘管集成觸發器及其組件等。
本書可供城鄉企、事業單位的電工和電氣技術人員在生産實際中查找需要的相關資料,是他們必備的一本工具書。
我最近在做一個關於物聯網邊緣計算節點的項目,對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電源管理部分非常頭疼。這套《實用電子技術叢書》裏關於新型濾波電容和低噪聲LDO的章節,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使用傳統的鉭電容或電解電容,但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瞭關於固態聚閤物電容和新型MLCC(多層陶瓷電容)在高頻去耦方麵的性能差異的詳盡對比。書中關於“等效串聯電感(ESL)”對高速信號完整性的影響分析,非常直觀地展示瞭在GHz級彆電路設計中,元件選型的小小差異如何導緻係統級的性能衰退。更讓我驚喜的是,它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一些針對特定應用(比如射頻前端)的元器件選型建議清單,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快速迭代産品的團隊來說,極大地縮短瞭前期調研的時間成本。這本書的深度恰到好處,既有足夠的理論深度支撐你理解“為什麼”,又有足夠的實踐指導讓你知道“怎麼做”,真正體現瞭“實用”二字。
評分從收藏和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本《常用新型電子元器件》絕對是值得擁有的。我發現自己經常在項目間隙,隨機翻開其中關於某個特定封裝(比如BGA、QFN的散熱設計考量)或者特定技術(比如磁珠和共模扼流圈在高頻抑製上的協同作用)的章節進行閱讀。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很適閤這種碎片化的學習模式。它將復雜的技術點拆解成易於理解的小模塊,而且信息密度非常高,但又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特彆是它對一些國內新崛起的優勢元器件供應商的産品綫特點也有所涉及,這在以往的進口教材中是看不到的,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們本土工程師的選型視野。總之,它不僅是一本技術工具書,更像是一份行業趨勢的縮影,能夠幫助我們站在當前技術前沿,去瞭解和掌握那些決定産品差異化的關鍵“小零件”背後的大學問。
評分這本《實用電子技術叢書》的《常用新型電子元器件》真是入手的好幫手,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把裏麵的每一個元件都研究透徹,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前幾章,就感受到瞭編者深深的功力。我主要關注的是那些在近年設計中頻繁齣現的新型器件,比如新一代的功率器件和各種高集成度的傳感器模塊。這本書在講解這些器件時,沒有陷入那種枯燥的參數羅列,而是非常注重實際應用場景的剖析。比如它對SiC(碳化矽)器件的導通損耗和耐高壓特性的描述,結閤瞭實際的逆變電路圖進行對比分析,這一點對我理解如何優化開關頻率和散熱設計幫助太大瞭。我尤其欣賞它對一些新興的MEMS麥剋風和慣性傳感器在封裝和信號處理方麵的介紹,這部分內容在其他教材裏往往一帶而過,但它卻花瞭相當篇幅講解瞭如何應對環境噪聲和漂移問題,這對於我們做便攜式設備研發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清晰,圖錶清晰度極高,即便是初次接觸某個細分領域的工程師,也能通過圖文並茂的解釋迅速建立起概念框架,而不是被復雜的公式嚇退。它更像是一個資深工程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你,告訴你“這個器件的極限在哪裏,你需要注意什麼”。
評分我個人對模擬前端電路設計特彆感興趣,這本書在介紹新型運算放大器(Op-Amp)和精密ADC/DAC的章節處理得非常精彩。它沒有停留在講解“軌到軌”這種基礎概念上,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選擇具有極低輸入偏置電流和極低電壓噪聲密度的器件,以滿足微弱信號采集的需求。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比瞭幾種主流集成濾波器芯片在不同負載條件下帶寬和相位的變化情況,並附帶瞭實測波形圖。這對我優化我正在研發的一個高精度生物傳感器接口電路太有幫助瞭。過去我總是憑經驗選型,效果時好時壞。現在有瞭這本書作為理論支撐,我可以更自信地去評估和選擇那些參數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性能天差地彆的器件。它提供的設計思路是如此的務實和前瞻性,它引導你思考的不是“哪個元件的參數最好看”,而是“在我的特定工作條件下,哪個元件組閤能提供最佳的係統性能”。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的電子元器件手冊很多,大多都是晦澀難懂的參數錶堆砌,讀起來非常纍。但這本《常用新型電子元器件》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編撰的“元器件應用指南”。我是一個偏嚮嵌入式軟件的工程師,硬件知識相對薄弱,過去在處理一些奇怪的硬件Bug時總是無從下手。但這本書通過對一些“怪癖”器件的剖析,比如講解瞭某些二極管在反嚮偏置下漏電流隨溫度變化的非綫性特性,讓我對硬件的“脾氣”有瞭更深的認識。它還特彆提到瞭光耦和隔離驅動器在新一代工業控製係統中的應用,不僅講瞭它們的基本工作原理,還深入討論瞭光耦的“電流傳輸比(CTR)隨時間和溫度的衰減問題”,這一點在設計長期可靠性要求高的設備時至關重要,但卻常常被初級手冊忽略。這種對“細節和長期穩定性”的關注,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元器件參考書,它更像是一份預防“設計陷阱”的預警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