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工程師常用手冊
定價: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陳良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123032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手冊係統地提供瞭電路設計、電子製作相關元器件(模塊)的基本特性、使用方法、典型應用,主要內容包括電阻器與電容器基礎元件、常用半導體器件;運算放大器、A/D與D/A轉換器、電壓比較器、時基電路、壓控振蕩器;傳感技術中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霍爾位置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光電傳感器;電源技術中的綫性集成穩壓器、並聯穩壓器、TOPSwitch係列開關電源、TinySwitch係列微型單片開關電源、Mc33370係列微型單片開關電源、UC5832有源高功率因數集成控製器;單片機技術中的80C51、AVR、PIC、ST、TI、ARM嵌入式處理器等係列;功率驅動與執行器件中的達林頓、晶閘管、繼電器、IGBT;光電顯示技術中的LED、液晶顯示器;接口技術中RS232、RS485、ISA總綫技術、PCI、IDE、USB;通信技術中的Modbus、過程現場總綫Profibus、CAN;存儲技術中的RAM、ROM、10C;無綫技術中的315MHz~2.4GHz無綫收發器、IrDA紅外傳輸;以及CPLD、FPGA等可編程邏輯器件等。
本手冊適閤從事電路開發、電路設計、電路製作、電子産品維修技術人員閱讀,也適閤電子/通信技術初學者學習,還可作為大在校學生、電子設計及技能競賽的工具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癡迷於理解底層原理的人,很多工具書總是喜歡把“黑箱”技術包裝得光鮮亮麗,但對於內核原理卻避而不談。然而,這本書在保證工程實用性的同時,對基礎物理現象的闡釋卻異常透徹。比如,在談到射頻(RF)電路的匹配網絡時,它沒有直接給齣L-C網絡的設計公式就草草收場,而是用非常細緻的筆墨解釋瞭史密斯圓圖的幾何意義,解釋瞭阻抗匹配過程中“能量轉換”和“損耗”的物理過程。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這個之前對RF有畏懼心理的人,開始敢於自己去推導和優化匹配電路,而不是機械地套用軟件生成的參數。閱讀的過程就像是經曆瞭一場由淺入深的思維訓練,它教你的不隻是“怎麼做”,更是“為什麼是這樣”,這種底層邏輯的夯實,是任何快捷技巧都無法替代的。我認為,一本真正優秀的手冊,應該能幫助讀者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係,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這本書完美地做到瞭這一點。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質量讓我眼前一亮,這對於一本技術手冊來說,簡直是加分項。很多同類書籍,圖錶模糊不清,綫條重疊,看著就讓人心煩意亂,閱讀體驗極差。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非常精良,特彆是那些復雜的電路原理圖和時域波形圖,即便是放大來看,細節也依然清晰銳利。我記得有一次需要對比兩種不同的高速接口的眼圖,書中的對比圖做得非常直觀,顔色的區分、標記的箭頭都恰到好處,讓我一眼就能捕捉到關鍵差異。更重要的是,它不隻停留在理論層麵,很多章節後麵都附帶瞭“實踐提示”或者“常見陷阱”,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是那些在實驗室裏耗費無數小時纔總結齣來的教訓。對於我們這些在緊湊的項目周期內工作的人來說,避免這些陷阱意味著項目能夠按時交付。我已經把書裏提到的一些關鍵的PCB設計規則,做成瞭檢查清單,每次設計定稿前都要過一遍,現在我們團隊的返工率明顯下降瞭。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最近剛跳槽到一傢需要處理大量模擬電路設計的新公司,以前主要跟數字邏輯打交道,一上手那些電容、電感、濾波器設計就讓我焦頭爛額。我四處打聽有沒有一本能把這些概念講得既深入又實用的工具書,結果同事強烈推薦瞭它。拿到手翻開目錄,我就知道找對寶瞭。它不像那些學院派的教科書,上來就是一堆推導到讓人頭皮發麻的公式,這本書的風格更像是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教你。裏麵關於電源完整性(PI)和信號完整性(SI)的章節簡直是乾貨中的戰鬥機,不僅告訴你“為什麼”會齣現串擾和反射,更重要的是,它直接給齣瞭PCB布局、走綫阻抗匹配的具體設計指南和經驗法則。我立刻動手按照書裏的推薦調整瞭幾個關鍵電路的布局,原本不穩定的小信號輸齣,居然奇跡般地穩定瞭下來,這效率提升真是立竿見影,感覺自己瞬間從一個“會搭積木”的初級工程師,升級成瞭能“設計地基”的專業人士。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邏輯性極強,章節之間層層遞進,讓你在閱讀過程中能清晰地看到知識體係的構建過程,非常適閤像我這樣需要快速補課的在職人員。
評分我特彆喜歡它在不同技術領域間的平衡性。很多手冊要麼是純粹的模擬功底,要麼是純粹的數字高速領域,往往顧此失彼。但我們實際的項目中,往往需要一個混閤信號的設計能力。這本書的妙處就在於,它能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巧妙地串聯起來。比如,在介紹ADC/DAC的驅動設計時,它沒有孤立地講解采樣定理,而是立刻銜接到如何設計低噪聲、高穩定性的參考電壓源,並深入探討瞭電源噪聲如何通過ADC的內部結構影響到有效位數(ENOB)。這種跨域的關聯性分析,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設計視野。以前我可能隻會關注芯片本身的指標,但現在我更傾嚮於從整個係統的角度去審視設計中的薄弱環節。這種係統化、全局性的視角,是初級工程師和資深工程師最主要的區彆之一,而這本書無疑成為瞭我提升係統思維的絕佳導師。我甚至發現瞭一些關於電磁兼容性(EMC)設計的實用技巧,這些技巧並非來自專門的EMC書籍,而是內嵌在這些混閤信號章節中的最佳實踐,非常具有啓發性。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對技術手冊的期待值通常不高,大多是抱著“查漏補缺”的心態去翻閱,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對那些“灰色地帶”的處理非常到位。電子工程裏,很多時候標準規範隻是一個參考,實際的工程決策往往需要在性能、成本和可製造性之間做痛苦的權衡。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不迴避這些矛盾,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和數據來支撐不同的設計選擇。比如,在討論不同封裝(如QFN和BGA)的熱管理策略時,它不僅僅羅列瞭熱阻的計算公式,還對比瞭在不同散熱條件下,實際應用中應該優先考慮散熱墊孔設計還是優先考慮加大銅箔麵積的利弊,甚至還提到瞭第三方封裝廠對這些設計的具體要求。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庫”,更像是一本“實戰寶典”。我把它放在桌麵上,感覺就像身邊隨時站著一位經驗超過二十年的項目經理,隨時可以為我的設計決策提供最靠譜的第二意見,極大地減少瞭我試錯的成本和時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