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茶人吳德亮的人文茶畫攝影散文集。作者通過靈動的文字、傳神的取景、曼妙的畫筆,為您呈現令人著迷的繽紛茶世界。茶文、茶畫、茶圖,颱灣茶葉達人的精彩演繹。文字讓人擊節較好,畫作讓人賞心悅目,攝影記錄茶葉人生。透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影變化,傳達味蕾釋放的感動,感受茶香曼妙的韻味風采。以現代茶人的視角,尋找茶葉的本真性情。
吳德亮,茶藝傢、詩人、作傢、畫傢、攝影傢,至今已齣版著作共30餘本。颱灣花蓮客傢人,颱灣中興大學法律係畢業。曾獲“優秀青年詩人奬”,颱灣茶協會“傑齣茶藝文化奬”等。近年來,緻力於茶文化的推廣與研究,常不辭辛勞,韆裏跋涉,找茶、寫茶、畫茶,被各大媒體譽為“茶葉達人”。現為“全方位藝術傢聯盟”召集人,颱灣陶藝學會顧問。
序 劍及履及的茶故事
捲 茶來茶去
個六安三種茶002
富士山下茶飄香006
春訪金榖茶鄉與櫻花共舞012
在龍貓的故鄉尋訪狹山茶018
在月亮的淚光中看見茶024
茶席在姹紫嫣紅茶園間030
颱灣紅茶的故鄉日月潭034
小葉紅茶在颱崛起042
在福建土樓看見『颱灣美人』046
『美人』也瘋狂050
*美的茶鄉056
從夏威夷大島來的茶062
冰島找茶066
普洱茶王『福元昌號』品賞記070
透過鏡頭愛上茶076
泡茶養生說082
三月柚花入茶香086
老來學茶圓茶夢090
鳳凰老茶100
鷹揚土樓茶鄉104
前月浮梁買茶去108
尋找陽羨韆年貢茶的輝煌112
捲二 茶香與詩畫共舞
茶香在詩畫間舞動118
走過悠悠歲月的茶票紙122
禪語如金132
大紅袍漆器茶盤136
鋦補重生的陶杯140
村長伯的茶陶成績單143
蝙蝠車上的野溪岩礦147
鳳山訪壺看見『牛吃餅』150
金銀璀璨颱灣新柴燒154
古厝茶香162
古厝雙橋老茶廠166
紀州庵文學茶館170
明月相照竹裏館174
極簡中的圓滿自在180
黑白變彩色的茶則人生182
烈火共舞岩礦 186
捲三 馬背的下午茶
紅色阿比西利亞192
馬背的下午茶196
貓們的下午茶200
大眼舢闆凳204
金玉滿堂油菜花208
屋頂上的捕魚手214
銀格鋼筆中的如金鞦色218
騷人多愛茶222
提到六安,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安徽省六安地區所産製、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 的“六安瓜片”。其實以“六安”為名的茶品還包括“六安籃茶”與“六安骨”,三者分彆歸屬於綠茶、黑茶、青茶(即烏龍茶)等三種截然不同的茶類。而今天市麵上炙手可熱的“老六安籃茶”,也非産自安徽六安,而是來自安徽祁門縣的蘆溪與溶口兩鄉;至於“六安骨”則源自福建安溪。這三種茶品各自發展齣不同的傳奇。
“六安瓜片”是 種外形與剖開的香瓜片相仿、色澤翠綠的“片形”綠茶,也是綠茶中唯 種全由葉片製成、不帶嫩芽和茶梗的茶品,采摘時間也較其他綠茶稍遲,通常以榖雨前後采製為*佳。
“六安瓜片”外觀特彆明亮油潤,衝泡後香氣高揚,茶湯柔軟而鮮醇迴甘,上品且帶有熟栗般的清香。産地包括安徽省的六安、金寨、霍山三縣,尤以金寨縣齊雲山所産瓜片為上品。開湯後,茶香往往霧氣蒸騰,又稱“齊山雲霧瓜片”。
而“六安籃茶”則是用竹簍包覆的黑茶,以“六安瓜片”為基礎,先經過殺青、揉撚、曬青、烘乾、篩分與撼簸等工序製成瓜片後加重焙火,經過烘焙、夜露、熏蒸等繁復工序,再蒸壓放入小竹簍內,裝簍後還得再烘 次;完成後仍須貯存至少3年,釋放齣zui佳風味後纔可齣售。由於貯藏方式與暗陳的色澤都與普洱茶相當類似,因此近代學者多半將其與普洱茶同列為黑茶類,以彆於“六安瓜片”的綠茶類。
如同“越陳越香”的普洱老茶,“六安籃茶”也以20世紀50年代以前、私營茶號産製的zui為搶手,稱為“六安龍團”。其中以“孫義順”字號zui老也zui為著名,茶品以竹簍包裝約500剋後,上麵再覆以竹葉,並以長牙簽封裝,以全乾倉貯藏至今。由於陳期多已超過60年,價格也高不可攀。
“孫義順老六安”可說是所有陳年老茶中包括普洱茶在內,所附“茶票”與“玄機”zui多的茶品瞭。包含麵票、底票、內票、茶團內的藥票以及 枚如假包換的“鞦葉”等五票。顯然,早年為瞭防止仿冒,可說煞費苦心,卻仍不敵數十年來的猖獗仿製。內票中“假冒本號招牌男盜女娼”的警告用語,也絲毫不起作用。
“孫義順六安龍團”大紅色的內票上印有“近有冒稱本號甚多,凡賜顧者請認鞦葉招牌為記,庶不緻誤”等文字。其中“鞦葉招牌為記”始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包裝的竹筍葉殼,也有說是指鞦茶,待拆開後纔真相大白,原來包裝內真藏有 枚鞦葉,令人莞爾,也不禁贊嘆當時遏止仿冒的用心。
明朝聞龍曾在《茶箋》中指齣“六安茶入藥zui有功效”,而早年“六安籃茶”大多流行於廣東,據說也是因為清朝時,有來自祁門的醫師在廣東佛山行醫,由於當地夏季悶熱易造成中暑或腸胃不適,醫師多以“六安籃茶”代藥。消暑解毒的功能更使得六安茶聲名大噪。
盡管六安籃茶與普洱茶同樣由綠茶緊壓,並且後發酵成為黑茶,但由於産地與原料不同,二者無論口感或喉韻皆大相徑庭。我手中就藏有友人饋贈的20世紀40年代“孫義順老龍團”,茶品明顯油光十足、黑亮香醇,緊結不鬆散。迫不及待地剝開衝泡,紅琥珀色的茶湯與 般普洱陳茶的棗紅色明顯有彆,且錶麵泛起明鏡般的濃亮油光,入喉後舒揚的茶氣與甘醇仿佛滲透至靈魂深處,令人難以忘懷。尤其入口略苦爽後再迴甘,待六泡以後轉為甜醇,陳韻更在唇齒之間留下迷人的香氣,zui能顯現“老龍團”無可匹敵的魅力。
至於與安徽六安完全扯不上關係的“六安骨”,則是外觀十分罕見、隻見茶梗而不見茶葉的“茶梗茶”。緣於計劃經濟時代,茶葉有齣口限製,安溪鐵觀音大多帶著茶梗銷往海外,如馬來西亞等地。茶行收貨後先摘除茶梗纔販售,揀下的茶梗不捨丟棄,經過烘焙後,竟衝泡齣帶有火香的溫順濃醇的茶湯。茶梗加上30年以上的陳化加持,所泡茶湯更具豐姿與熟韻,入口的甜稠與飽滿感絲毫不輸給“六安龍團”,於是成瞭深受海外華人喜愛的“六安骨”或稱“六安枝”。中國改革開放後,齣口製度也隨之發生變化,成茶不 再配上茶梗,“六安骨”也從此消失。目前存留的極少量老“六安骨”,則被當成古董普洱茶般炒作,這應是安溪魏蔭當初始創鐵觀音茶時所未曾料及的吧?
這本書最令人難忘的,是它所構建的那個充滿張力的“發現”之旅。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泡茶的教科書,倒更像是一部關於“尋找意義”的旅行日誌。作者似乎總能從最不起眼的事物中捕捉到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而忽略掉的、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瞬間。他用一種近乎散文詩般的筆法,勾勒齣瞭人與土地、人與技藝之間那種古老而又微妙的契約。那些關於地域風情的描摹,細膩得如同頂級的絲綢,讓人不僅“看”到瞭場景,更“聞”到瞭空氣中的濕度,甚至“嘗”到瞭泥土的芬芳。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拓寬瞭我對“生活美學”的理解邊界。它引導我思考,真正的美,是否就隱藏在那些看似日常、實則需要用心去捕捉和體悟的細節之中。讀完後,我拿起自己的茶杯,忽然覺得手中的已不再僅僅是飲品,而是一段被精心凝固下來的曆史與情感。
評分這本書散發齣一種令人安心的“沉靜的力量”。在充斥著快餐式閱讀的時代,作者堅持用如此緩慢而深邃的筆調去描摹世界,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浮躁的反抗。他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耐心地鋪陳細節,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那份時光沉澱後的厚重。這種“慢藝術”的體現,尤其體現在他對人文情懷的捕捉上——那種植根於土地、世代傳承的樸素智慧,被他用近乎朝聖般的心情記錄下來。讀著讀著,我感到自己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溫柔地包裹住,所有的焦慮和不安都暫時退居二綫。這不是一本用來“炫耀知識”的書,而是一本用來“滋養心靈”的寶典。它讓人明白瞭,真正的深度,往往來自於對簡單事物最極緻的專注與熱愛。
評分我必須稱贊作者在敘事結構上的匠心獨明。這本書的層次感處理得極其巧妙,它沒有采用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個巨大的、有著無數側麵的水晶體,每一麵都摺射齣不同的光彩和角度。時而他深入到某個茶農的內心世界,講述一個傢族世代守護的秘密;時而又將視角拉高,以一種近乎史詩般的宏大敘事,探討某一類茶種的遷徙與演變。這種在微觀與宏觀之間自由穿梭的能力,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紮實的學理支撐,又不失文學作品應有的輕盈與飛揚。它像一部精妙的交響樂,不同的樂章和諧地交織,高低起伏,張弛有度。我仿佛跟隨著作者的思緒,時而沉入寜靜的冥想,時而又被一股強大的文化驅動力推嚮更深遠的思考領域,每一次跳轉都自然而然,毫無滯澀之感。
評分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在於它顛覆瞭我過去對“散文集”的刻闆印象。它遠非是零散的隨筆堆砌,而是一個有機整體,每個章節都如同精心打磨的榫卯結構,緊密相連,共同支撐起一個宏大而又細膩的精神殿堂。作者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時而精準得像一把手術刀,剖析事物的本質;時而又溫潤得如同陳年的老酒,讓人迴味無窮。尤其欣賞他對意象的運用,那些被賦予瞭生命力的物件,它們不再是單純的道具,而是參與到故事敘述的“角色”之中。這讓整個閱讀體驗充滿瞭戲劇張力和象徵意味。它不僅是關於茶的文字,更是關於“觀察”與“存在”的哲學探討,迫使讀者停下來,反思自己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光陰,以及我們對身邊環境抱持著怎樣的敬畏之心。
評分品讀這本書的過程,宛如跟隨一位技藝精湛的嚮導,穿梭於一個充滿詩意與哲思的茶之秘境。作者的筆觸並非僅僅記錄瞭飲茶的儀式或茶園的風光,而是深入到每一片茶葉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肌理與生命故事中。他似乎擁有能與萬物對話的能力,將那些尋常的茶事,升華為一場場關於時間、地域和人性的深刻反思。我尤其欣賞他那種不動聲色的敘事力量,那種不加雕琢卻直抵人心的力量。文字的韻律與茶湯的滋味奇異地交織在一起,時而如清晨薄霧中幽幽傳來的鍾聲,寜靜而悠遠;時而又像午後陽光下被微風拂動的竹葉,靈動且富有生機。每一次翻頁,都仿佛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洗去瞭都市的喧囂與塵埃,讓人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與傳統之間的真實連接。那種對“真”的執著追求,透過字裏行間流淌齣來,讓人忍不住想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情,慢下來,去認真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