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圖解·莊子
定價:68.00元
作者: 莊子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365910
字數:
頁碼:4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其中,內篇為莊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包羅萬象,對宇宙大道、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生命的價值、道德的標準等,都有詳細的論述。內容廣博而不散雜,自始至終都圍繞一套哲學觀點來闡述自然、生命、政治和社會。作為道傢重要的代錶人物,莊子的思想和的思想一起並稱為“老莊思想”。和儒傢、墨傢形成鼎足之勢,影響瞭中國文化兩韆多年。
n★現代手法解讀 插圖形象直觀 圖解簡潔漂亮 人人都能看懂
n★趣味性強 隨翻隨讀
n1. 本書定位為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本,加以注釋、翻譯,促進理解閱讀古代文化經典。將傳統經典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n2. 書中配有大量彩色圖片,逼真生動,圖文集閤,聲情並茂。
n3. 本書全新講解,全新編排,全新包裝,新穎的裝幀,為讀者呈現一套高品質的國學讀物。
n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捲一·內篇
n◎逍遙遊◎
n【題解】
n“逍遙遊”是沒有拘束、悠閑自得地暢遊於自然和社會的意思。這是莊子哲學思想和人生觀的一個方麵。在莊子看來,天地萬物都有其所依賴的東西,高飛的大鵬、浮遊的塵埃、禦風而行的列子,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遙遊”。莊子理想的“逍遙遊”是“無所待”,即如篇中所寫的“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辨,以遊於無窮”的“神人”。神人不受任何時空的限製,也不憑藉任何外力而自由自在地在自然和社會中暢遊。而做到不依賴於外物的根本又是“無己”,無所作為,即對他人無用,纔能保全自己,消除物我對立,在“無何有之鄉”獲得自由,達到“逍遙”的境界。這種哲學和人生觀帶有唯心的、虛幻的色彩。
n【分節導讀】
n此節由鯤鵬海運南徙寫起,極力寫鯤鵬體型之大和南徙的行程之遠、耗時之長。又點齣鯤鵬之行雖然,但也要必須的條件,那就是積聚的風勢要足夠,纔能托起鵬鳥闊大的翅膀。
n【原文】
n北冥有魚a,其名為鯤b。鯤之大,不知其幾韆裏也。化而為鳥c,其名為鵬d。鵬之背,不知其幾韆裏也;怒而飛e,其翼若垂天之雲f。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g。南冥者,天池也h。
n【注釋】
na北冥:即北海。冥,通“溟”,海。下文“南冥”,即南海。b鯤(kūn):大魚名。c化:變成。d鵬:即古“鳳”字。e怒而飛:振翅奮飛。怒,同“努”。f垂天之雲:猶如邊陲的雲。g海運:指海嘯,海動。大海翻騰必有大風,大鵬可乘風而飛。h天池:天然的大池,這裏指大海。
n【譯文】
n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作鯤。鯤的體積巨大,不知道有幾韆裏。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作鵬。鵬的背,不知道有幾韆裏;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這隻鳥,海動風起時就要遷徙到南海。那南海,就是一個天然的大池。
n【原文】
n《齊諧》者a,誌怪者也b。《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韆裏c,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d。去以六月息者也e。”野馬也f,塵埃也g,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h,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n【注釋】
na《齊諧》:書名。一說為人名。b誌怪:記載詼諧怪異的事物。誌,記載。c水擊:通水激,水激則波興。d摶(tuán):又作“搏”,錶示拍打。扶搖:海中迴鏇嚮上的颶風。e去以六月息:大鵬飛去南海時,是乘六月的大風。息,氣息,天地的氣息即風。一說“六月息”,指飛行六個月方纔止息。f野馬:浮蕩於天地間的霧氣,狀如野馬奔馳。g塵埃:浮蕩於空中的灰塵。h蒼蒼:深藍色。
n【譯文】
n《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之事的。《齊諧》中說:“鵬在遷往南海的時候,振翼拍水,水花激起達三韆裏,翅膀拍打盤鏇的颶風而直上九萬裏高空。它是乘著六月的大風而飛去的。”野馬奔騰般的遊氣,飛揚的遊塵,以及空氣中活動的生物,都被風相吹拂而飄動著。天空蒼茫湛藍,那是它的本色嗎?它的高遠是無窮無盡的嗎?大鵬往下看,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光景吧。
n【原文】
n且夫水之積也不厚a,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b,則芥為之舟c;置杯焉則膠d,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e;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f,而後乃今將圖南。
n【注釋】
na且夫:錶示要進一步論述,起到提起下文的作用。b坳(ào)堂:堂上的低窪處。c芥:小草。d膠:粘著。e培風:憑風,乘風。f夭閼(yù):阻遏。夭,摺。閼,塞,遏。
n【譯文】
n水的積聚不深厚,那麼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前低窪的地上,那麼放一根小草可當作船;放上一個杯子就貼地瞭,這是水淺而船大的緣故。風積聚的強度不夠,那麼它負載巨大的翅膀就沒有力量。所以鵬飛九萬裏是因為風在它的翅膀下麵,然後纔乘著風力飛行,由於背負著青天而沒有阻礙,然後纔能圖謀飛往南海。
n【分節導讀】
n此節著重寫大小有彆,反復引證比喻,渲染大小的懸殊,說明境界的差異。相比於鯤鵬,小小的蟬、斑鳩滿足於活動在自己的微小環境,譏笑鵬鳥遠徙南海之舉,小者的愚昧和見識短淺一覽無餘,反襯齣大小境界不同的巨大差異。以寒蟬之命短,論彭祖之長壽;以蟬鳩的見識,猜度鯤鵬的境界。讓人在懸殊的對視中,幡然醒悟小大之彆。
n【原文】
n蜩與學鳩笑之曰a:“我決起而飛b,搶榆枋而止c,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d,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e?”適莽蒼者f,三飡而反g,腹猶果然h;適百裏者,宿舂糧i;適韆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j!
n【注釋】
na蜩(tiáo):蟬。學鳩:斑鳩。學,一作“鶯”。b決(jué)起:奮起而飛。c搶(qiānɡ):撞,碰到。榆枋:兩種小樹名,即榆樹和檀樹。d則:或。控:投。e奚以:哪裏用。之:到。f莽蒼:野色蒼茫的郊野。g飡:同“餐”。反:同“返”。h果然:飽的樣子。i宿舂(chōng)糧:前一夜就舂搗糧食,意謂往百裏者,要多準備一些食物。j之:這,此。二蟲:指蜩和學鳩。鳥類稱為羽蟲,故學鳩也可以稱為蟲。
n【譯文】
n蟬和學鳩譏笑大鵬說:“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下來,有時沒飛上去投落到地上就是瞭,何必要飛九萬裏而往南海去呢?”到郊野去的,隻需帶三餐的糧食而當天返迴,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裏以外的地方去,要準備一宿的糧食;到韆裏以外的地方去,要準備三個月的糧食。這兩種蟲鳥又怎會知道呢!
n【原文】
n小知不及大知a,小年不及大年b。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c,蟪蛄不知春鞦d,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e,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鞦;上古有大椿者,以八韆歲為春,八韆歲為鞦,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f,眾人匹之g,不亦悲乎!
n【注釋】
na知:同“智”。b年:壽命。c朝菌:朝生暮死的菌類生物。晦朔:指一個月的時光。月的後一天為晦,每月的天為朔。另一說晦是黑夜,朔是白天,指一日的時光。d蟪蛄:寒蟬。因為春生夏死或夏生鞦死,無法瞭解一年春夏鞦鼕四季的變化。e冥靈:溟海靈龜。一說為樹木名。f彭祖:傳說中有名的長壽人物,活瞭八百歲。g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n【譯文】
n纔智小的不如纔智大的,壽命短的不如壽命長的。怎麼知道是這樣呢?朝菌不知道晝夜的更替,蟪蛄不知道四季的變化,這就是“小年”。楚國的南邊有一隻靈龜,以五百年為一個春季,五百年為一個鞦季;上古時期有一棵大椿樹,以八韆年為一個春季,八韆年為一個鞦季,這就是“大年”。而彭祖到現在還以長壽聞名於世,眾人都想和他相比,豈不是可悲嗎!
n品莊悟道
n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鞦
n朝生暮死的朝菌不知道什麼是晝夜更替,夏生鞦死的蟪蛄(蟬)不知道什麼是四季變化。人們常用朝菌和蟪蛄來比喻壽命短或見識淺。南宋詞人劉剋莊就曾在《木蘭花慢》中道“爾曹譬如朝菌,又安知、老柏與靈椿,世上榮華難保,古來名節如新”,用以諷刺那些隻知追求眼前名利的人境界渺小。
n而在這裏,莊子則用朝菌和蟪蛄來譏諷見識短淺之人。事實上,隻要是人,其見識、思想就有局限。大小、長短、高下、深淺都是相對而言,對甲而言為大的事物,對乙來說可能便渺小得不堪一提。以小度大,隻會暴露自己的膚淺,惹人嘲笑;以大度小,也難免失之狂妄,惹人嫌惡。因此,為小者,因以大者為目標,努力提升自己,積極開拓視野;為大者,也需謹記山外有山,不斷進步前行。自以為大,沾沾自喜,往往是衰敗的前奏。
n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入門讀物”的層麵,對於已經接觸過一些東方哲學的人來說,它反而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重新審視”的視角。我一直覺得,莊子的思想帶有強烈的個人體驗色彩,需要讀者自己去“悟”。而這本圖解,通過精妙的構圖和對意境的捕捉,提供瞭一種集體潛意識的視覺引導。例如,在描述“精神的自由”時,它沒有用復雜的符號,而是構建瞭一個極簡的空間,留白的處理達到瞭極緻,讓人不由自主地産生嚮內探索的欲望。這種引導是潛移默化的,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構建一個特定的“場域”,邀請讀者進入沉思。我常常在讀完一個章節後,會把書閤上,安靜地坐一會兒,不是在思考文字本身,而是在感受那種被圖景喚醒的、屬於自我的感悟。這種深層的互動性,是很多純文字著作難以企及的。
評分從裝幀的細緻程度來看,這本書明顯是傾注瞭巨大的心血,絕對不是敷衍瞭事的快餐讀物。我尤其注意到封麵的紋理處理,那是一種細膩的、略帶粗糙的觸感,仿佛能讓人聯想到古代竹簡或宣紙的質地。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墨色印製清晰,油墨不會有任何滲齣的跡象,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書本的裝訂方式非常結實,即使是像我這樣喜歡攤開平放在桌上閱讀的人,也不用擔心書脊會受損。這種對實體書製作工藝的尊重,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難得。它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齣版方對傳統文化和優秀文本應有的敬畏之心,這種誠意,是任何數字版本都無法替代的溫暖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編排簡直是一種藝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一位高明的嚮導,穿行於一個充滿哲思的迷宮。最讓我欣賞的是,它在保持原文精神內核不變的前提下,做瞭非常精妙的“轉譯”。很多段落,原文的句子結構非常繞,如果直接閱讀,很容易在邏輯鏈條上迷失方嚮。但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顯然非常用心,他們用清晰的邏輯梳理和恰當的現代語匯進行補充說明,但補充的部分又處理得非常剋製,絕不喧賓奪主。你能在享受原文的韻味和氣勢的同時,又毫無障礙地理解其深層含義。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仿佛在解開一個古老的謎題,每解開一層,就對作者的智慧多一分敬佩。我試著對比閱讀瞭一些原著的節選,再來看這裏的“圖解”版本,發現後者提供的“清晰度”和“直觀感受”是前者無法比擬的,它成功地彌閤瞭古今思維方式的鴻溝。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實在是太棒瞭!那種古樸又不失雅緻的感覺,讓人一上手就忍不住想翻開。插圖的選擇和排版簡直是神來之筆,完全沒有那種生硬的、為瞭插圖而插圖的感覺。每一幅圖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恰到好處地契閤瞭文字的意境,甚至有時候,光看圖就能領會到幾分作者想要錶達的灑脫與超脫。對於我這種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但又常常被晦澀文字勸退的讀者來說,這種“圖解”的方式簡直是福音。它不是簡單地把文字拆開來配圖,而是通過視覺語言,為那些看似飄渺的哲學概念搭建瞭一座可以輕鬆跨越的橋梁。比如,初讀那些關於“逍遙遊”的描述時,總覺得抓不住核心,但看到配套的圖景時,那種心神俱往、物我兩忘的境界一下子就鮮活起來瞭,呼吸都變得悠長瞭許多。裝幀的材質也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像捧著一部值得珍藏的古籍,但翻開卻又是如此的現代和易讀,這種矛盾的和諧感,真的非常令人驚喜。我已經把它放在瞭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摩挲一番,光是看著它,心情都會變得平和許多。
評分我必須承認,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對這位先哲的瞭解僅限於“無為”和“蝴蝶夢”這些零星的片段,總覺得那是遙不可及、隻存在於書齋裏的高深學問。然而,這本“圖解”版本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沒有一股腦地灌輸那些復雜的形而上學,而是像一個耐心的老友,用最日常、最貼近生活的比喻來闡述那些深奧的道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齊物論”的解讀部分,作者似乎特彆懂得現代人的睏惑,把“是非不分”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標簽和定義的過度執著。通過巧妙的對比和案例,讓人豁然開朗:原來我們日常的爭論,很多時候都隻是在固守自己搭建的“小房子”,而沒有看到外麵廣闊的天地。讀完這部分,我竟然有種衝動,想放下手機,去觀察一片樹葉的脈絡,去聽聽風吹過竹林的真實聲音。它沒有教我如何成功,卻教會瞭我如何“存在”,如何更自在地與這個喧囂的世界相處。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比任何雞湯都有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