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定价:38.0元
作者:丛扬洋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307126558
字数:21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丛扬洋老师的萨提亚模式,经历了进一步本土化的吸收;并非常有灵性的进行了加工、整合,成为了*好读、易理解、很快产生作用的萨提亚读物。同时买书可送作者工作坊200元报名费。
内容提要
“丛氏萨提亚模式”帮助你学会萨提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你获得关于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的改善、更好的沟通等问题的全新认识。
萨提亚模式到底是什么?萨提亚对我会有什么改变?我应该怎么用它?——《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里有可读的答案。
目录
作者介绍
丛扬洋。心理咨询师、自由讲师、自由撰稿人。毕业于鲁东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7年学院派心理学受训背景。曾在北京某萨提亚机构工作多年,接触众多外萨提亚一线老师,从事研发、教学等工作。现长期开设萨提亚自我成长等系列工作坊。
文摘
章
节
是时候该换种活法了: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烦恼即菩提。
幸福、快乐、和谐、安详、爱,每个人都想要这些东西。但是纵观生活,有躲不尽的烦恼横行其道,使得我们对幸福望眼欲穿,却难以企及。
烦恼是什么?
人的世界,是关系的世界。说到底,烦恼不过是关系的困惑。如果你不能处理好关系,你可能需要和烦恼这位兄弟耳鬓厮磨上一段日子。
人的个关系也是重要的关系就是和自己的关系。如果你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内在的烦恼就会油然而生。你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排斥与自我否定。经历无数次这样的心理独白:
我不喜欢我的身体。我长得一点都不好看,我不接纳我的外貌。我太胖或者太瘦,太高或者太矮,太黑或者太黄,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渴望有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容,但我又知道那遥不可及,我羡慕那些勇于秀出自己的人,而我不能。甚至我都不接纳我的头发、鼻子或者身上某个痣。或者即使没有讨厌它,我也对它不好,经常用熬夜来虐待它,用垃圾食品来虐待它,用寒冷来虐待它……
我不喜欢我的性格。我有些懦弱,不懂得关心人或者太自我;我做事犹犹豫豫,做人不够果断勇敢,喜欢拖延不能自制,过于善良总是被……如果你问我有多少缺点,我喜欢回答这类问题。
我不喜欢自己的情绪。我总是莫名忧伤,十分恐惧,经常夜里偷偷哭泣。我有时候忍不住对亲近的人发火,发完了又内疚。我总是敏感多疑,整日抑郁寡欢。我想改变又从无改起,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我不喜欢自己的智商。我脑子不够聪明十分愚钝,不会随时转弯,做事不够圆滑经常吃哑巴亏,能力不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不知道该怎么与人交往……对我来说,多的感慨就是我怎么这么笨。经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活着是一种浪费。
当然有些时候,我会感觉自己很好,但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很差。尤其是当我想要的没有得到,发生了预料之外的事情的时候,我件事情就是否定自己。人好的朋友,就是自己;你生活中好的朋友,只是你第二好的朋友。人亲密的人,也是自己;你生活中爱的那个人,只是你第二爱的人。如果你弄错了序位,你可能就会有很多烦恼。
和自己的关系和谐,也就是内在和谐,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第二个关系就是和他人的关系。只要你在生活,在互动,在与人沟通,与他人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恋人的关系、孩子的关系;在单位,与同事的关系、领导的关系、客户的关系;在生活中,与朋友的关系、亲戚的关系、陌生人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编织着生活。似乎他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我们的幸福。在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罩着不同的面具,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我们无数次深深体验到:谁谁做了什么,让我感觉很不好;谁谁没有做什么,让我很苦恼;我拥有或失去了谁谁,开始了一场噩梦。错的是别人,痛的却是我们,于是这些烦恼想必也不会陌生:
朋友的只言片语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时而悲哀,时而发怒,时而挫败,时而恐慌;亲人的不能理解,让我们悲愤、受伤又无奈;客户的无理取闹,领导的不认同,伤透了我们的脑筋……
第三个关系就是与自然和情境的关系。比如:和宇宙的关系,和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情境的关系,和团体的关系。当你不能安住于当下,心逃离自己的躯体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很深的没有存在感、孤独、无意义、茫然,因为你不能处理好和存在的关系。但当你和宇宙能量和谐一致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是一致的,是和平的。当你不能处理好和情境的关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格格不入、多余、失落、被排斥的感觉,你不知道怎样融入一个群体。但当你能够融入一个情境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是被接纳的,是有归属的。
存在感是比较难于说清楚的话题,但却是终要解决的问题。你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摆脱烦恼,走向幸福。我们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处理好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
序言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不敢跟女孩子说话,当然男孩子说的也不多。有抑郁和自闭的倾向。这个状况到工作后更明显,外在的工作生活压力与内在的自我否定折磨让我几度想过自杀。但是后来我接触到萨提亚后,这些都慢慢发生了改变。学习萨提亚的第3年,直到一个朋友突然告诉我:你知道吗?丛,你的存在对我们来说都非常的重要。我突然发现我比以前阳光了很多,朋友也多了很多,而且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力量。
从此后我踏上了深入学习心理学的路,并想传播萨提亚。
把萨提亚模式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萨提亚模式,并可以从其中获得帮助,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在跟随John Banmen、Anna Low、蔡敏莉等老师学了几年萨提亚模式后,我斗胆萌生了写一本介绍萨提亚模式的书。2003年萨提亚模式传到中国以来,数以万计的家庭、个人因其产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萨提亚,并产生了好奇。但目前萨提亚模式多以工作坊和课程的形式在传播,局限性非常大。传播范围有限,高昂的学习费用也让很多人望而止步。萨提亚的经典之作《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等翻译过来,与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有所差异,加之书的内容专业性很强,通常需要读许多遍才能品味其中含义。因此我想整理一本通俗好读的、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书来介绍萨提亚。
但是这并不容易。
首先萨提亚模式属于经验派家庭治疗,其治疗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及有效性曾让我瞠目结舌。但是其理论体系却不够完善。加之萨提亚本人1988年突然逝世,其理论研究被突然中止,留下的理论体系显得有些零散。后来众多萨提亚工作者对萨提亚模式进行了发挥与补充,发展到今天的萨提亚模式已经百花齐放,不再局限于家庭治疗,更多的是对个人成长问题进行治疗,全面解决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如此以来,把现在市场上所教授的萨提亚模式梳理整合就显得有些困难。
有人曾说,萨提亚模式的魅力,在于她本人。这句话我至少看到了两个信息:一个是,萨提亚模式的魅力不可被复制,正如米尔顿·艾瑞克森的自然催眠法的魅力不可被复制一样。另一个是每一个学习萨提亚模式的人,都是独特的一个萨提亚!这正应了萨提亚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的”。也是心理学家们常说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流派,且不可被复制!
我也是这样一个走在萨提亚模式路上的人。我所学习到的萨提亚模式,已经不再是我的老师们教会我的那些,而是经历了我个人的加工、整合、理解、消化,成为了“丛氏萨提亚”。因此第二个困难就是,我所写出来的,也无法代表萨提亚模式及众多萨提亚工作者的智慧结晶。读者只能从我的理解中,了解到萨提亚模式的冰山一角,甚至可能是有失偏颇的萨提亚模式。如若读者对萨提亚有更深的兴趣,可以深入去读萨提亚的经典著作,或从更多的教授萨提亚的老师身上全面了解萨提亚模式。
本书的成型,特别感谢教授我萨提亚模式的众多老师。其次感谢郭晓洁老师提供的平台,我在萨提尔(北京)教育咨询中心工作和学习的那两年,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要感谢刘曙楠和李咏梅同学,2013年炎热的夏天,与我一同在小屋里讨论、整理、修改。后感谢好友赖景琳为该书作图和人物摄影。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萨提亚模式教会人成长,绝不是让后人固化她为教派。无论该书所阐述的理论怎样命名,如果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思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从书名到出版社,再到我初步了解到的内容线索,都给我一种“值得一读”的强烈信号。它似乎在邀请我进行一次深入内心的探索,一次关于“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奇妙旅程。作为一名渴望自我提升的读者,我对能够深入理解“萨提亚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自我成长”中去的书籍有着特别的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实践性的指导,能够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准方向,认清自己,并且能够以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面对挑战,拥抱机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指引,一个陪伴,希望它能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看到“萨提亚模式”这个词,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我对心理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的理论。萨提亚模式的名声在外,我知道它在家庭治疗和个人成长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听说过它强调“冰山理论”,关注行为之下的感受、视角、期待和渴望,这是一种非常深入的探索。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系统地学习萨提亚模式的精髓,理解它如何帮助我们改善与他人的沟通,提升自我价值感,并最终实现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期待作者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将复杂的理论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真正地将这些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也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连接。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包装就让我觉得很用心,毕竟是“正版新书”,从这一点上就让人感到放心,也期待着里面内容的质量。翻开第一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仿佛真的能闻到知识的味道。书的排版设计也很舒服,字迹清晰,大小适中,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我特别喜欢它封面上的设计,那个“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字样,总能引发我的好奇心,想知道这本书究竟会带我挖掘出哪些潜藏在心底的、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部分。书的整体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己收藏,都显得非常合适。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名字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学术的严谨和权威感,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内容的可信度有了更高的期待。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初步的触感和视觉上的体验,就足以让我对即将开启的阅读之旅充满信心和期待,仿佛已经预感到这本书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非常有吸引力,“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召唤,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有人递给你一张藏宝图,告诉你,最珍贵的宝藏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是你还没发现。我一直觉得,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探索自我的旅程,而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信息和社会的期待所裹挟,渐渐遗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也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声音。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有机会审视自己,重新连接那个被遗忘的、或许更加真实、更加完整的自我。那种“意想不到”的感觉,是探索的乐趣所在,也是成长的动力。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深刻的洞察,让我能够拨开迷雾,看到自己身上那些闪光但未被发掘的特质,并学习如何去拥抱和发展它们,从而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有更加积极和富有活力的改变。
评分“自我成长”是这本书的另一个关键词,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方向。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而“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和潜能的挖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的自我成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识别和克服那些阻碍我成长的心理模式,找到增强自信和内在力量的途径。在阅读过程中,我希望能收获一些启发性的思考,一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问题,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目标以及所做出的选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提供切实可行的练习和指导,让我在阅读结束后,能够真正地踏上更加积极和充实的自我成长之路,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快乐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