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
定價:38.0元
作者:叢揚洋
齣版社:武漢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307126558
字數:21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叢揚洋老師的薩提亞模式,經曆瞭進一步本土化的吸收;並非常有靈性的進行瞭加工、整閤,成為瞭*好讀、易理解、很快産生作用的薩提亞讀物。同時買書可送作者工作坊200元報名費。
內容提要
“叢氏薩提亞模式”幫助你學會薩提亞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讓你獲得關於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的改善、更好的溝通等問題的全新認識。
薩提亞模式到底是什麼?薩提亞對我會有什麼改變?我應該怎麼用它?——《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裏有可讀的答案。
目錄
作者介紹
叢揚洋。心理谘詢師、自由講師、自由撰稿人。畢業於魯東大學心理谘詢與治療專業,7年學院派心理學受訓背景。曾在北京某薩提亞機構工作多年,接觸眾多外薩提亞一綫老師,從事研發、教學等工作。現長期開設薩提亞自我成長等係列工作坊。
文摘
章
節
是時候該換種活法瞭: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煩惱即菩提。
幸福、快樂、和諧、安詳、愛,每個人都想要這些東西。但是縱觀生活,有躲不盡的煩惱橫行其道,使得我們對幸福望眼欲穿,卻難以企及。
煩惱是什麼?
人的世界,是關係的世界。說到底,煩惱不過是關係的睏惑。如果你不能處理好關係,你可能需要和煩惱這位兄弟耳鬢廝磨上一段日子。
人的個關係也是重要的關係就是和自己的關係。如果你不能處理好這個關係,內在的煩惱就會油然而生。你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排斥與自我否定。經曆無數次這樣的心理獨白:
我不喜歡我的身體。我長得一點都不好看,我不接納我的外貌。我太胖或者太瘦,太高或者太矮,太黑或者太黃,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我渴望有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麵容,但我又知道那遙不可及,我羨慕那些勇於秀齣自己的人,而我不能。甚至我都不接納我的頭發、鼻子或者身上某個痣。或者即使沒有討厭它,我也對它不好,經常用熬夜來虐待它,用垃圾食品來虐待它,用寒冷來虐待它……
我不喜歡我的性格。我有些懦弱,不懂得關心人或者太自我;我做事猶猶豫豫,做人不夠果斷勇敢,喜歡拖延不能自製,過於善良總是被……如果你問我有多少缺點,我喜歡迴答這類問題。
我不喜歡自己的情緒。我總是莫名憂傷,十分恐懼,經常夜裏偷偷哭泣。我有時候忍不住對親近的人發火,發完瞭又內疚。我總是敏感多疑,整日抑鬱寡歡。我想改變又從無改起,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不喜歡自己的智商。我腦子不夠聰明十分愚鈍,不會隨時轉彎,做事不夠圓滑經常吃啞巴虧,能力不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不知道該怎麼與人交往……對我來說,多的感慨就是我怎麼這麼笨。經常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活著是一種浪費。
當然有些時候,我會感覺自己很好,但更多的時候,我感覺很差。尤其是當我想要的沒有得到,發生瞭預料之外的事情的時候,我件事情就是否定自己。人好的朋友,就是自己;你生活中好的朋友,隻是你第二好的朋友。人親密的人,也是自己;你生活中愛的那個人,隻是你第二愛的人。如果你弄錯瞭序位,你可能就會有很多煩惱。
和自己的關係和諧,也就是內在和諧,是一切幸福的基礎。
第二個關係就是和他人的關係。隻要你在生活,在互動,在與人溝通,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可避免。在傢裏,與父母的關係、戀人的關係、孩子的關係;在單位,與同事的關係、領導的關係、客戶的關係;在生活中,與朋友的關係、親戚的關係、陌生人的關係……與人的關係編織著生活。似乎他人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我們的幸福。在不同的生活場景裏,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罩著不同的麵具,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我們無數次深深體驗到:誰誰做瞭什麼,讓我感覺很不好;誰誰沒有做什麼,讓我很苦惱;我擁有或失去瞭誰誰,開始瞭一場噩夢。錯的是彆人,痛的卻是我們,於是這些煩惱想必也不會陌生:
朋友的隻言片語觸動我們敏感的神經,時而悲哀,時而發怒,時而挫敗,時而恐慌;親人的不能理解,讓我們悲憤、受傷又無奈;客戶的無理取鬧,領導的不認同,傷透瞭我們的腦筋……
第三個關係就是與自然和情境的關係。比如:和宇宙的關係,和自然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和情境的關係,和團體的關係。當你不能安住於當下,心逃離自己的軀體的時候,你會體驗到一種很深的沒有存在感、孤獨、無意義、茫然,因為你不能處理好和存在的關係。但當你和宇宙能量和諧一緻的時候,你能感覺到自己的能量是一緻的,是和平的。當你不能處理好和情境的關係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種格格不入、多餘、失落、被排斥的感覺,你不知道怎樣融入一個群體。但當你能夠融入一個情境的時候,你會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是被接納的,是有歸屬的。
存在感是比較難於說清楚的話題,但卻是終要解決的問題。你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就是你和世界的關係。
擺脫煩惱,走嚮幸福。我們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處理好關係,和自己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和環境的關係。
序言
我曾經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就不敢跟女孩子說話,當然男孩子說的也不多。有抑鬱和自閉的傾嚮。這個狀況到工作後更明顯,外在的工作生活壓力與內在的自我否定摺磨讓我幾度想過自殺。但是後來我接觸到薩提亞後,這些都慢慢發生瞭改變。學習薩提亞的第3年,直到一個朋友突然告訴我:你知道嗎?叢,你的存在對我們來說都非常的重要。我突然發現我比以前陽光瞭很多,朋友也多瞭很多,而且給他們帶來瞭很多力量。
從此後我踏上瞭深入學習心理學的路,並想傳播薩提亞。
把薩提亞模式介紹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薩提亞模式,並可以從其中獲得幫助,這一直是我的一個心願。在跟隨John Banmen、Anna Low、蔡敏莉等老師學瞭幾年薩提亞模式後,我鬥膽萌生瞭寫一本介紹薩提亞模式的書。2003年薩提亞模式傳到中國以來,數以萬計的傢庭、個人因其産生瞭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到薩提亞,並産生瞭好奇。但目前薩提亞模式多以工作坊和課程的形式在傳播,局限性非常大。傳播範圍有限,高昂的學習費用也讓很多人望而止步。薩提亞的經典之作《新傢庭如何塑造人》和《薩提亞傢庭治療模式》等翻譯過來,與中國人的閱讀習慣有所差異,加之書的內容專業性很強,通常需要讀許多遍纔能品味其中含義。因此我想整理一本通俗好讀的、符閤中國人思維習慣的書來介紹薩提亞。
但是這並不容易。
首先薩提亞模式屬於經驗派傢庭治療,其治療工具運用的靈活性及有效性曾讓我瞠目結舌。但是其理論體係卻不夠完善。加之薩提亞本人1988年突然逝世,其理論研究被突然中止,留下的理論體係顯得有些零散。後來眾多薩提亞工作者對薩提亞模式進行瞭發揮與補充,發展到今天的薩提亞模式已經百花齊放,不再局限於傢庭治療,更多的是對個人成長問題進行治療,全麵解決個人身上所背負的問題。如此以來,把現在市場上所教授的薩提亞模式梳理整閤就顯得有些睏難。
有人曾說,薩提亞模式的魅力,在於她本人。這句話我至少看到瞭兩個信息:一個是,薩提亞模式的魅力不可被復製,正如米爾頓·艾瑞剋森的自然催眠法的魅力不可被復製一樣。另一個是每一個學習薩提亞模式的人,都是獨特的一個薩提亞!這正應瞭薩提亞的那句話“每個人都是的”。也是心理學傢們常說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流派,且不可被復製!
我也是這樣一個走在薩提亞模式路上的人。我所學習到的薩提亞模式,已經不再是我的老師們教會我的那些,而是經曆瞭我個人的加工、整閤、理解、消化,成為瞭“叢氏薩提亞”。因此第二個睏難就是,我所寫齣來的,也無法代錶薩提亞模式及眾多薩提亞工作者的智慧結晶。讀者隻能從我的理解中,瞭解到薩提亞模式的冰山一角,甚至可能是有失偏頗的薩提亞模式。如若讀者對薩提亞有更深的興趣,可以深入去讀薩提亞的經典著作,或從更多的教授薩提亞的老師身上全麵瞭解薩提亞模式。
本書的成型,特彆感謝教授我薩提亞模式的眾多老師。其次感謝郭曉潔老師提供的平颱,我在薩提爾(北京)教育谘詢中心工作和學習的那兩年,對我産生瞭極大的影響。還要感謝劉曙楠和李詠梅同學,2013年炎熱的夏天,與我一同在小屋裏討論、整理、修改。後感謝好友賴景琳為該書作圖和人物攝影。
成長是一生的功課,薩提亞模式教會人成長,絕不是讓後人固化她為教派。無論該書所闡述的理論怎樣命名,如果能對讀者有所啓發和思考,我也就心滿意足瞭。
總的來說,這本書從書名到齣版社,再到我初步瞭解到的內容綫索,都給我一種“值得一讀”的強烈信號。它似乎在邀請我進行一次深入內心的探索,一次關於“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奇妙旅程。作為一名渴望自我提升的讀者,我對能夠深入理解“薩提亞模式”並將其運用到“自我成長”中去的書籍有著特彆的需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實踐性的指導,能夠幫助我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找準方嚮,認清自己,並且能夠以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式去麵對挑戰,擁抱機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指引,一個陪伴,希望它能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評分看到“薩提亞模式”這個詞,我立刻被吸引住瞭。我對心理學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人際關係和自我成長的理論。薩提亞模式的名聲在外,我知道它在傢庭治療和個人成長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聽說過它強調“冰山理論”,關注行為之下的感受、視角、期待和渴望,這是一種非常深入的探索。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係統地學習薩提亞模式的精髓,理解它如何幫助我們改善與他人的溝通,提升自我價值感,並最終實現更健康、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我期待作者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理論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真正地將這些智慧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也更有效地與他人建立連接。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非常有吸引力,“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這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召喚,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有人遞給你一張藏寶圖,告訴你,最珍貴的寶藏就在你自己身上,隻是你還沒發現。我一直覺得,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探索自我的旅程,而這本書的名字,恰恰點齣瞭這個核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信息和社會的期待所裹挾,漸漸遺忘瞭自己最初的模樣,也忽略瞭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有機會審視自己,重新連接那個被遺忘的、或許更加真實、更加完整的自我。那種“意想不到”的感覺,是探索的樂趣所在,也是成長的動力。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深刻的洞察,讓我能夠撥開迷霧,看到自己身上那些閃光但未被發掘的特質,並學習如何去擁抱和發展它們,從而在生活的各個層麵都能有更加積極和富有活力的改變。
評分“自我成長”是這本書的另一個關鍵詞,也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方嚮。我覺得,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而“成長”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和潛能的挖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的自我成長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方法。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識彆和剋服那些阻礙我成長的心理模式,找到增強自信和內在力量的途徑。在閱讀過程中,我希望能收獲一些啓發性的思考,一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問題,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人生目標以及所做齣的選擇。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提供切實可行的練習和指導,讓我在閱讀結束後,能夠真正地踏上更加積極和充實的自我成長之路,成為一個更加優秀、更加快樂的自己。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包裝就讓我覺得很用心,畢竟是“正版新書”,從這一點上就讓人感到放心,也期待著裏麵內容的質量。翻開第一頁,那種油墨的清香撲麵而來,仿佛真的能聞到知識的味道。書的排版設計也很舒服,字跡清晰,大小適中,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我特彆喜歡它封麵上的設計,那個“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字樣,總能引發我的好奇心,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會帶我挖掘齣哪些潛藏在心底的、連我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部分。書的整體裝幀也很精美,拿在手裏很有質感,無論是送人還是自己收藏,都顯得非常閤適。武漢大學齣版社的名字也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學術的嚴謹和權威感,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和內容的可信度有瞭更高的期待。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初步的觸感和視覺上的體驗,就足以讓我對即將開啓的閱讀之旅充滿信心和期待,仿佛已經預感到這本書會成為我書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