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程慧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63535033
字数:220000
页码:1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专业人士写的一本通信行业用书,市场上此类图书不多,正值电信发展之时,行业人员的通俗读物。
一本关于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科普书。作者将这18年通信行业中的学习、思考、实践积累成《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与大家分享。书本系统总结了手机的发展历史、TD产业界“从2G向3G演进”的移动终端产业分化重组进程、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用方法和应用指南,以及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独特思考。
程慧,MBA,现任职于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福建分公司。从邮电时期加入到通信行业。在18年的工作经历中,经历县、市、省多层面,网络、市场、综合管理多纬度的磨炼。近年一直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和终端领域的思考和研究。为《人民邮电报》《中国电信业》《邮电企业管理》等多家主流媒体;上的文章被上方网、艾媒咨询、ZAKER等专业媒体转载,《人民邮电报》《中国电信业》等主流媒体多次约稿。
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智能”二字的理解边界。我本以为它会集中于硬件性能的对比,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将大量的篇幅聚焦在了软件与算法的融合上。书中对早期人工智能在移动设备上的初步应用进行了探讨,比如预测输入法和基础的语音识别技术的萌芽阶段。那些早期的算法模型,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粗糙,但在那个时间点,它们代表了人类对机器智能的勇敢尝试。作者的笔触充满了对先驱者的敬意,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而是着重描述了他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巧妙的数学和逻辑来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这种对“底层思考”的关注,让我感到非常过瘾。它让我明白,一部手机之所以“智能”,绝不仅仅是跑分高低的问题,而是一系列巧妙的软件层面的“智慧”集合体。读完后,我对那些看似寻常的手机功能,都多了一层尊重。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让我感到意犹未尽,那或许是书中对于不同地域市场反应差异的探讨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当然,这本书的体量已经相当可观,要面面俱到确实不易。但在关于全球化推广策略的部分,作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手机功能接受度的影响。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在功能偏好和设计倾向上的细致对比分析。例如,为什么某些国家的消费者对电池续航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而另一些地方则更注重屏幕的显示效果,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驱动力,如果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拆解,想必会更加精彩。即便如此,这本书整体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从物理元件到数字文明的桥梁,绝对是近年来科技非虚构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和推荐给所有对我们所生活的数字世界抱有探究精神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隐约可见的电路板纹理,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毕竟“智能手机”这个词听起来就离不开一堆晦涩难懂的参数和代码。然而,当我翻开扉页,读到作者那段充满激情的开篇,我意识到我可能误判了。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概念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包装,这一点从目录的划分就能看出来。它没有直接切入技术细节,而是从智能手机的“诞生记”讲起,描述了移动通信技术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那段关于早期蜂窝网络建立的描述,简直像在听一部史诗。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早期工程师的访谈片段,他们的坚韧和创新精神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在构建一个关于连接未来的宏大叙事。如果你对现代科技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书绝对能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你看到那些看似寻常的设备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厚的智慧和汗水。它成功地把一个“硬核”的主题,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化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坦白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在阅读技术或历史类书籍时,我最怕的就是大段文字的堆砌,让人读着读着就昏昏欲睡。但这本书完全规避了这个问题。每当叙述到一个关键的技术节点,比如某个里程碑式的芯片架构出现时,作者总会适时地插入一张高度精炼的流程图或者信息图表。这些图示不是简单的装饰,它们是文本的有力补充,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逻辑关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历史资料时的严谨性,每一组数据、每一个关键时间点都有明确的来源标注,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权威感。对于我这种对历史细节有一定要求的人来说,这种扎实的功底让人非常信赖。此外,装帧的质感也很好,即便是高频率翻阅,书页也没有出现任何疲态,细节之处彰显了出版方的用心良苦。
评分初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这绝不是一本单纯的技术拆解指南。作者似乎有着极其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为什么某些设计决策能够引发市场的颠覆性变革。例如,书中对早期触摸屏技术的迭代过程分析得极其细致,不仅仅是硬件上的进步,更在于软件层面如何将复杂的操作简化到指尖的轻触。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生态系统”构建的那一章节,作者没有用生硬的商业术语,而是通过几个经典案例的对比,清晰地展示了平台化战略的精髓。读到此处,我仿佛化身为一名旁观的战略顾问,看着这些科技巨头如何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进行博弈。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冷静而又犀利的分析力量,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日常使用的每一个App,思考它们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对于那些想从纯粹的技术使用者升级为思考者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思维模型,它让你看到,驱动创新的,往往不是最先进的芯片,而是对人性需求的精准把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