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定價:26.80元
售價:18.2元,便宜8.6元,摺扣67
作者:劉慰平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56401385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本書內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半導體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直流穩壓電源、Multisism 2001電路仿真軟件的應用。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電氣、電子、自動化、通信信息、計算機、汽車電子、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從事電子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自學與參考。
本書汲取瞭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以及探索培養應用技術人纔方麵取得的成功經驗,減少煩瑣理論推導,注重結論和實踐的應用,以培養能力為主,以實際應用為原則,更好地滿足崗位需要。全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半導體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直流穩壓電源、Multisism 2001電路仿真軟件的應用。為方便教學,各章均配有小結、仿真實驗、自我檢測題和習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電氣、電子、自動化、通信信息、計算機、汽車電子、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從事電子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自學與參考。
章 電子元器件基本知識
學習要點
1.1 半導體基本知識
1.2 半導體二極管
1.3 半導體三極管
1.4 場效應管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1 半導體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自我檢測題
習題1
第2章 基本放大電路
學習要點
2.1 放大電路的基本知識
2.2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
2.3 常見的放大電路
2.4 放大器的頻率特性
2.5 多級放大電路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2 基本放大電路
仿真實驗 實驗3 分壓式共發射極放大電路
仿真實驗 實驗4 共集放大電路
自我檢測題
習題2
第3章 負反饋放大電路
學習要點
3.1 反饋的基本概念
3.2 反饋類型及判斷
3.3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3.4 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分析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5 負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自我檢測題
習題3
第4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
學習要點
4.1 直接耦閤放大電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2 差分放大電路
4.3 常見的幾種改進型差分電路
4.4 集成運算放大器
4.5 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與實際集成運算放大器
4.6 集成運算放大器在實際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6 差分放大器的研究
仿真實驗 實驗7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1)
仿真實驗 實驗8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2)
自我檢測題
習題4
第5章 功率放大電路
學習要點
5.1 功率放大電路概述
5.2 甲類功率放大電路
5.3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5.4 實際功率放大電路分析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9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器的測試
自我檢測題
習題5
第6章 正弦波振蕩電路
學習要點
6.1 振蕩的基本概念
6.2 RC振蕩電路
6.3 LC振蕩電路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10 RC橋式振蕩電路
自我檢測題
習題6
第7章 直流穩壓電源
學習要點
7.1 整流電路
7.2 濾波電路
7.3 直流穩壓電路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11 直流穩壓電源
自我檢測題
第8章 電力電子電路
學習要點
8.1 概述
8.2 晶閘管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8.3 單嚮可控整流
8.4 觸發電路
8.5 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仿真實驗 實驗12 單相交流調壓電路
自我檢測題
習題8
第9章 Multisim 2001電路仿真軟件的應用
學習要點
9.1 概述
9.2 Multisim 2001基本界麵
9.3 電路原理圖的建立
9.4 電路的仿真分析方法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附錄
附錄一 半導體器件型號組成部分的符號及其意義
附錄二 半導體集成電路型號各組成部分的符號意義
參考文獻
這本號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的書,拿到手裏就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本來期待能看到一些紮實的電路分析和器件特性的講解,至少應該有清晰的晶體管工作原理圖和放大電路的波形分析。但翻開前幾章,我發現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在講解一些宏觀的、幾乎與實際電路設計毫不相關的“電子係統哲學”或者“未來技術趨勢展望”。比如,其中有一章居然用瞭將近一半的篇幅去討論“信息熵在生命係統中的體現”,這對我一個想搞懂如何設計一個綫性穩壓電源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災難。我理解理論的深度很重要,但這本書似乎把基礎(Foundation)和高談闊論(Rhetoric)完全混淆瞭。書中的公式推導極其跳躍,很多關鍵的中間步驟直接省略,留給讀者的隻有結論,讓人完全無法理解其來龍去脈。更彆提圖示瞭,那些電路圖簡直像是隨手畫的草稿,元件符號模糊不清,參數標注更是含糊其辭,很多地方甚至需要我反過來去查閱其他標準的教科書纔能辨認齣作者到底想錶達的是BJT還是MOSFET。如果這是一本麵嚮初學者的入門教材,那麼它無疑是失敗的,因為它沒有提供堅實的基石,而是直接試圖將讀者從地麵拽到雲端,結果就是我們都迷失在瞭那片“模擬的”雲霧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習題設計也暴露瞭其嚴重的脫節問題。一本好的技術書籍,其習題應該能夠檢驗讀者對所學概念的理解深度,並引導他們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然而,這本書的習題要麼是過於簡單的概念性背誦題——“請定義某某元件的某某參數”,要麼就是完全脫離實際的、計算量巨大的純數學推導練習,這些練習甚至在現代仿真軟件盛行的今天顯得毫無意義。例如,其中一個習題要求手工計算一個包含十幾個電阻電容的二階濾波器在特定輸入信號下的瞬態響應,整個過程需要花費數小時的代數運算,而沒有任何實際的工程價值——任何一個工程師都會用Spice或者MATLAB來解決這個問題。更糟糕的是,書後根本沒有提供任何習題的參考答案或詳細的解題步驟。這種“隻管齣題,不管教學”的態度,使得讀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睏難時,完全找不到自我修正的路徑。它似乎隻關心展示作者自己高超的數學能力,而完全忽略瞭作為一本教材應有的引導責任。
評分拿到這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書的結構簡直是混亂不堪,像是一鍋煮得稀爛的粥。作者似乎想把所有能和“模擬”沾邊的知識點都塞進來,結果就是缺乏主綫,東拉西扯。比如,它在前三章裏,一會兒講運放的理想模型,下一頁就突然跳到高速ADC的采樣保持電路設計,再下一章又開始討論噪聲的統計學特性,完全沒有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正在備考某項認證的工程師,我需要的是係統性、邏輯性強的知識體係,能夠讓我建立起從基本元件到復雜模塊的完整認知鏈條。這本書非但沒有提供這樣的結構,反而更像是一本技術剪報的匯編。我嘗試在第三部分尋找關於反饋理論的詳細分析,結果隻找到瞭一張極其簡化的 Bode 圖,而且對相頻特性和增益裕度的解釋寥寥數語,根本無法支撐起後續的補償網絡設計。讀完後,我感覺自己掌握瞭一些零散的知識點,但如果讓我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一個實際的電源紋波抑製問題,我恐怕還是要從頭去翻閱其他更專業的資料。這哪裏是基礎,這分明是碎片化信息的堆砌。
評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在軟件和工具集成方麵的錶述。在如今的電子設計領域,仿真和驗證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一本現代的“基礎”教材理應包含如何使用主流工具進行建模和仿真。然而,這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對這方麵的內容幾乎是完全空白。它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麵包闆時代”。書裏提到的所有電路分析,都依賴於手算,且計算過程充滿瞭近似和假設,很多地方甚至沒有明確指齣這些假設的適用範圍。我原本希望它能講解如何搭建一個簡單的SPICE模型來驗證一個共源放大器的帶寬,或者如何利用示波器來捕捉真實電路中的寄生振蕩。結果呢?它連最基本的晶體管小型信號模型(如混閤$pi$模型)的參數提取,都隻是蜻蜓點水般帶過,沒有提供任何基於實際數據錶的參數應用實例。這種對現代工程實踐的徹底無視,使得這本書的“基礎”定位顯得極其可笑和過時。它像是一個被塵封的古董,內容或許有其曆史價值,但在今天的電子工程實踐中,其指導意義微乎其微。
評分這本書的“進階”部分尤其令人摸不著頭腦,它似乎是為那些已經掌握瞭紮實基礎,並且對特定應用有極高要求的專傢準備的,但這書名卻寫著“基礎”。我花費瞭大量時間試圖理解其中關於非綫性係統的分析章節,作者引入瞭大量的勒讓德多項式和泰勒展開式來描述失真,這對於一個剛接觸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天書。更令人沮喪的是,書中對這些復雜數學工具的應用場景描述得極為含糊。例如,在討論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優化音頻放大器的三階互調失真(IMD3)時,作者隻是給齣瞭最終的結論,卻沒有展示齣如何將這些高深的數學模型轉化為可操作的電路設計參數。這種“你隻需要相信結論就好”的態度,對於任何想深入理解底層原理的技術人員來說,都是一種冒犯。它更像是一本理論探討的論文集,而非一本旨在傳授“基礎技術”的教科書。它的語言風格也極其晦澀,充滿瞭學術界的陳詞濫調,缺少與工程實踐的有效銜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