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弦”是一套专为儿童设计、以孩子为中心 、运用多种感官将音乐理论可视化的小提琴教材,以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概念为基本原则,适用于4-10岁 儿童的小提琴个体、集体教学。它以系统丰富的教材 培养学生的听觉、读写和视唱等基础音乐能力。
“彩色弦”教学法以加强基本技巧的观念而发展 ,建立一个优质且能让孩子有积极学习动力的音乐教 学体系。学习音乐如同语言,听到音乐能直觉快速将 所学习到的必要性乐器技巧表达出来,这是“彩色弦 ”教学法的*主要目标。
本书为《小提琴ABC(4)/彩色弦系列丛书》, 由盖茨·西尔维编。
盖茨·西尔维,1943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曾在巴托克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后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教学,1966年毕业。他还在布达佩斯ELTE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科学专业,并于1970年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起,他在东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从事小提琴教学工作;1978年起,同时执教于西贝柳斯音乐学院。1984年,他被任命为东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院长。1972年,盖蒗西尔维和大提琴家乔鲍·西尔维创办**的赫尔辛基少年弦乐团(赫尔辛基弦乐团的前身),并担任该团指挥。西尔维两兄弟在弦乐教学、乐队指挥、青少年弦乐团培训等方面获得了**音乐界同仁的赞誉。鉴于其在青少年文化方面的贡献,予1981年荣获芬兰狮子骑士勋章,1983年荣获芬兰文化奖章,1990年荣获匈牙利政府文化活动奖章,1995年荣获赫尔辛基文化奖章,1999年荣获音乐奖章。 通过西尔维两兄弟的发震,“彩色弦”教学法获得了**性的赞誉,并在**广泛运用。许多欧洲**开设了“彩色弦”教育机构——学校、培洲中心和社团,以便*好地普及、推广此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十二章
新手形、低2指手形
大调和小调五音音列
第十三章
连弓换弦
混合手形
大调和小调六音音列
第十四章
自然大、小调旋律
新节奏型后附点
八分休止符
十六分音符
二分休止符
全休止符
□和□
第十五章
琶音与和弦
读和写
附录
说实话,我手里关于小提琴的教材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会拉”的层面,而这本《小提琴ABC(4)/彩色弦系列丛书》则致力于让你“拉得好”。我注意到它在音色打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书中对运弓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它不只是简单地说“要均匀运弓”,而是通过不同的弓段划分,配以不同的速度和压力建议,让你能清晰地体会到从弦上发出饱满、圆润音色的奥秘。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慢拉长弓”练习,效果立竿见影,原本略显“单薄”的音色,立刻厚实了起来,充满了共鸣感。此外,书中的视奏训练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再是简单的音符堆砌,而是引入了一些稍微复杂的指位变化和把位移动,但处理得非常巧妙,通过将难点分散到不同的练习曲中,避免了一次性给学习者造成压力。这种对音乐表现力的深入挖掘,使得这本教材不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表达音乐”的入门指南,让我从机械的拉奏,开始触摸到音乐的灵魂。
评分对我来说,一本好的教材还应该具备“激发创造力”的潜力,而《小提琴ABC(4)/彩色弦系列丛书》在这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在练习曲的后面,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些“即兴小练习”或“音乐赏析与改编提示”。这些内容鼓励学习者不只是成为一个“复读机”,而是尝试去理解旋律背后的情感色彩,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来重塑乐句。例如,它会提示你尝试用“柔板”的感觉来演奏一段原本是快板的练习曲,这对于培养乐感和对音乐的掌控力非常有益。它让我们认识到,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表达,而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练习。这种鼓励自由探索的精神,在传统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它让学习过程从单调的技能训练,升华为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拓宽了我们对小提琴演奏的认知边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
评分这本书的“进阶逻辑”构建得非常严谨,我深有体会。它不是将所有难度元素一股脑塞给你,而是采用了一种“螺旋上升”的教学法。比如,一个特定的技巧,比如连弓的运用,它不会只在一个章节讲完就束之高阁。在基础乐章中,它会用最简单的节奏和音程来介绍连弓的概念;到了中后期,当你的手指灵活性提高后,它会重新引入连弓,但这次会要求你用更快的速度、更复杂的弓段配合进行练习。这种反复接触、层层加深的模式,让知识点真正沉淀下来,而不是“学完就忘”。对于演奏复杂乐曲时经常出现的“技巧混淆”问题,这本书通过这种递进式的复习和深化,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它确保了你在学习新东西的同时,旧有的基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这对于建立扎实的小提琴演奏体系至关重要,绝非那些只顾着往前赶进度的教材可比拟。
评分这本《小提琴ABC(4)/彩色弦系列丛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所有初学或者想系统提升小提琴技艺的人送上了一份厚礼。我最近刚接触到这套书,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系统”和“友好”。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动辄拿出高深理论吓退初学者的教材,这本似乎更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比如在基础指法练习部分,它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用非常细致的图例和文字说明,把每一个手指的触弦角度、力度控制,都拆解得清清楚楚。我尤其欣赏它在节奏训练上的处理方式,它没有采用枯燥的节拍器练习,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小旋律片段,这样一来,即便是最枯燥的练习,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节奏感和准确性。再说说曲目选择,这些选段的难度过渡非常自然,从最基础的单音练习,到稍微复杂的双音和换把练习,每完成一个小单元,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成就曲目”来检验学习成果,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对于我这种自学为主的乐手来说,这样的结构设计简直是太贴心了,它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师,时刻在你身边指点迷津,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阅读这本《小提琴ABC(4)/彩色弦系列丛书》的过程,体验是极其愉悦和放松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视觉设计。很多教材封面看起来严肃刻板,内容也往往是黑白印刷,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的设计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桎梏。它的大量插图和排版布局都充满了活力,色彩的运用非常到位,不会喧宾夺主分散注意力,但又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提示和强调的作用。比如在讲解换把时,它会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标记手指的移动轨迹,清晰直观,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乐段的指法感到困惑,翻到相应页面,那个彩色的图示瞬间就让我豁然开朗。这种对学习者心理的洞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它让我感觉,学习小提琴并非是一项苦修,而是一场充满美感的探索之旅。即便是长时间对着书本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阅读体验上的舒适感,无疑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隐形助推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