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
定价:50.00元
作者:徐宁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南京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53305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骆山大龙》是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也是南京地区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书中英文对照,整本书以骆山大龙(龙舞)为主线,主要描述了骆山大龙(龙舞)的由来、组成部分、演变、发展传承以及对后人的启发。
目录
作者介绍
主编为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宁,编委为南京市文化局、南京非遗保护中心、南京非遗各项目保护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各领域具备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著有相关著作多部。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起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总觉得离自己生活比较遥远,可能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者是一些古老的传说。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打开我视野的钥匙。我被书中所描绘的骆山大龙的独特造型和表演形式深深吸引,那是一种充满力量感和艺术感的视觉冲击。但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是什么”的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它详细介绍了大龙的制作技艺,那些精巧的骨架搭建、色彩的运用、装饰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记录了那些传承大龙技艺的老艺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坚持,以及他们对于将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的决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亲身经历了一场盛大的骆山大龙表演,那种震撼和感动是文字难以完全表达的。它让我明白,非遗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生命力,以及那些为了守护这份生命力而付出的努力。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民间艺术非常着迷的人,尤其喜欢那些充满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的表达方式。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到《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质朴而又厚重的气息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骆山大龙不仅仅是一条龙,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是南京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作者在叙述中,非常注重挖掘骆山大龙背后蕴含的故事和情感。那些关于祈福、驱邪、丰收的传说,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龙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如何变化,都写得非常生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大龙与当地民众生活交织的细节描写,比如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全村老少共同参与到制作和舞动大龙的活动中,那种集体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让我深深动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维系一个社群情感和记忆的重要载体。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传统文化,发掘其中被忽略的价值和魅力。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而博学的向导,引领我走进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的世界。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集体记忆和情感的民间艺术特别感兴趣,而骆山大龙无疑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细致入微,它不仅仅是描述了一条龙的外形,更深入地挖掘了它背后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作者在书中对骆山大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释,让我看到了它如何从最初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民间表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大龙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传统工艺的介绍,那些手工的技法,对材料的选择,都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书中也记录了一些与骆山大龙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生动的故事让冰冷的文字充满了温度,也让我更能理解这项非遗文化是如何被人们所珍视和传承的。它让我看到了非遗背后的人文关怀,以及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和延续的文化生命力。
评分我一直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充满好奇,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这本书,则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南京民间艺术的窗户。我惊叹于骆山大龙在形式上的独特性,它不仅仅是一条龙,更是融合了雕塑、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书中对大龙色彩的运用,以及不同部位象征意义的解读,都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和富有启发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大龙在不同节庆和仪式中扮演角色的分析,它如何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又如何在世代相传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这种文化演变的视角,让我看到了非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骆山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的叙述,这使得骆山大龙的文化内涵更加丰满,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土壤之中。读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来自过去的淳朴和热情,一种源自民间集体智慧的创造力。
评分这本《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一直对南京的非遗文化知之甚少,总觉得它们是尘封在历史角落里的古老技艺,离现代生活有些遥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精美的插图,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骆山大龙形象,仿佛带着一股热烈而虔诚的民间信仰力量扑面而来。作者在介绍大龙的起源和演变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将它置于南京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情、民俗习惯中去解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大龙表演的场景描写,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热闹氛围,还有舞龙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与大龙融为一体的壮丽景象。这让我看到了非遗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它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文化传承。书中对一些重要节点,比如大龙的制作工艺、参与表演的社群以及与节庆活动的紧密联系,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让我对这项非遗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读完后,我甚至萌生了亲自去骆山感受一下大龙表演的冲动,那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想想就觉得激动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