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
定價:19.80元
售價:13.5元,便宜6.3元,摺扣68
作者:戴樹春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111396901
字數:223000
頁碼:13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作者戴樹春)共分為4個項目,項目1介紹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項目2介紹電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藝,項目3介紹整機的裝配與調試,項目4介紹電子産品的檢驗與包裝。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機電類專業的專業課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電子技能實訓教材,建議教學時數為60學時。
《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作者戴樹春)是遵循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和職業成長規律而編寫的基本技能型教材。《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共分為4個項目,項目1介紹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項目2介紹電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藝,項目3介紹整機的裝配與調試,項目4介紹電子産品的檢驗與包裝。本書選取典型的 小型電子産品為載體,電路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涉及多種電子操作工藝,使學生獲得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全過程的知識和技能。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機電類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電子技能實訓教材。
這本書實在是太令人失望瞭,我本來滿心期待能在這本《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中找到一些關於現代電子設備組裝的實用技巧和深入的原理分析,結果內容極其空泛,簡直像一本給高中生做的入門科普讀物,而且還是那種最基礎的,隻停留在概念層麵,連一個像樣的電路圖解析都沒有。我特彆關注的SMD元件的無鉛焊接技術,書裏隻用瞭一頁紙輕描淡寫地提瞭一下溫度控製的重要性,連不同類型焊颱的參數設置都沒有給齣哪怕一個建議範圍。更彆提那些復雜的故障診斷流程瞭,完全是紙上談兵,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實際生産綫上的問題解決能力一點幫助都沒有,仿佛作者對實際操作中的各種突發狀況一無所知。我本來打算用它來指導我完成一個小型嵌入式係統的調試工作,結果不得不轉頭去網上搜索那些專業論壇和技術手冊,白白浪費瞭購買這本書的時間和金錢。如果一個技術書籍不能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導或深度的理論支撐,那它存在的價值在哪裏呢?這更像是一本為瞭湊字數而匆忙齣版的教材,實在讓人憤慨。
評分拿到這本號稱是涵蓋“裝配與調試”的專著時,我本以為能看到一些關於ESD防護措施的詳盡論述,畢竟在精密電子製造領域,靜電防護是至關重要的環節。然而,書中的相關章節處理得極其草率,僅僅是羅列瞭一些防護用品的名稱,比如防靜電手環、腳環之類的,對於如何正確地進行工位接地、濕度控製對靜電纍積的影響,以及不同防護等級(如Class 0, Class 1)的具體要求,幾乎隻字未提。我嘗試在書中尋找關於如何使用示波器進行時序分析和噪聲抑製的章節,希望能夠學習到更高級的調試技巧,但書中對示波器的介紹停留在“測量電壓高低”這種小學水平,完全沒有涉及觸發模式的高級應用、探頭補償的精確操作,更不用說如何利用其進行信號完整性分析瞭。總的來說,這本書在工程實踐層麵暴露齣瞭極大的知識斷層,對於需要進行專業級産品維護或研發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價值趨近於零,讓人感覺作者對現代電子工程的復雜性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我對於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質量感到非常不滿。作為一個技術參考資料,清晰的圖文是理解復雜流程的關鍵。然而,書中大量的電路圖和裝配流程圖模糊不清,分辨率極低,很多關鍵的標注點都難以辨認。比如,在介紹PCB的層壓結構時,使用的剖麵圖竟然像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工程圖紙上掃描下來的,綫條粗糙,材料標識混亂。更不用說那些所謂的“調試步驟”瞭,很多地方的文字描述與配圖完全脫節,讀起來需要不斷地在前後章節之間來迴翻找,纔能勉強拼湊齣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這種低劣的製作工藝,不僅影響瞭學習效率,更讓人對書中傳授的技術內容的準確性産生瞭深深的懷疑。一個嚴謹的技術團隊,怎麼會允許這樣的齣版物流入市場?這不僅僅是編輯的失職,更是對讀者智力的一種不尊重。我花錢買來的是知識,不是一堆需要自己重新描摹和解讀的廢紙。
評分讓我感到最睏惑的是這本書的市場定位。它既沒有深入到足以指導專業工程師進行復雜係統設計的深度,也沒有清晰簡潔到足以讓初學者快速入門的引導性。它尷尬地懸浮在兩者之間,提供瞭一堆似是而非、缺乏體係的知識碎片。例如,書中花瞭大量篇幅講解如何選擇螺絲刀的批頭類型,這對於一個專業的裝配人員來說是常識,但對於涉及高頻信號完整性的討論,卻又避重就輕。我希望這本書能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比如消費電子的組裝規範,或者工業控製設備的EMC調試,進行一次徹底、深入的剖析。可惜,它像一個雜貨鋪,什麼都想賣一點,結果什麼都沒有拿得齣手。如果讀者是希望通過閱讀它來獲得一項紮實的技能,我強烈建議直接跳過,轉而尋找那些專注於某一細分領域的專業手冊,這本書帶來的隻會是學習路徑上的混亂和對時間管理的巨大浪費,它未能履行一本技術書籍應有的嚴謹性和指導性價值。
評分這本書在軟件和固件調試方麵的內容簡直是災難性的。考慮到現代電子産品無一不依賴於嵌入式係統,我期望書中至少能對常見的調試接口,比如JTAG、SWD,提供一些基礎的連接配置指南和常用調試命令的介紹。然而,書中對這些核心內容的描述極其簡略,甚至齣現瞭對寄存器操作的錯誤引導。在介紹一個典型的微控製器初始化流程時,作者似乎混淆瞭I2C和SPI的總綫仲裁機製,這在實際調試中是緻命的錯誤。對於涉及固件燒錄和Bootloader升級的部分,內容更是陳舊過時,完全沒有考慮到目前主流的空中升級(OTA)技術的發展。讀完這些章節,我更加確信,這本書的作者可能停留在對分立元件電路的認知水平,對於集成化、軟件定義硬件的現代電子産品調試環境,根本沒有進行過任何實際的接觸或深入研究,導緻整個調試章節成為瞭誤導性的陷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