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工業標準目錄總匯
定價:50.00元
作者: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66448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目錄共分民用標準目錄(GB、SJ)、軍用標準目錄(GJB、SJ)和目錄總索引三大部分。在編排上具有以下特點:1.本目錄收集瞭截止2007年2月前齣版的電子工業技術標準:包括國傢標準(GB);國傢軍用標準(GJB);電子行業標準和電子行業軍用標準(SJ)共四種標準。2.本目錄采用兩種分類法進行編排:民用部分按《中國標準文獻分類法》編排;軍用標準按《軍用標準文獻分類法》編排,由於《軍用標準文獻分類法》在2005年做瞭修訂,分類方式變化大,為此我們按新版《軍用標準文件分類法》對國傢軍用標準和電子行業軍用標準進行瞭補充分類,便於讀者參考。
目錄
一、國傢標準及電子行業標準分類目錄
00/09 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綜閤
10/34 電子元件
35/39 電真空器件
40/49 半導體分立器件
50/54 光電器件
55/59 微電路
60/69 計算機
70/84 信息處理技術
85/89 電子測量與儀器
90/94 電子設備專用材料、零件、結構件
95/99 電子工業生産設備
二、國傢軍用標準及電子行業軍用標準分類目錄
01 綜閤
23 車輛
42 消防、救生和安全設備
58 通信、探測和相乾輻射設備
59 電氣和電子用設備元器件
60 縴維光學材料、元件、組件和附件
66 儀器儀錶和實驗室設備
70 通用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軟件、輔助設備和用品
三、索引
1.國傢標準索引(GB)
2.電子行業標準索引(SJ)
3.國傢軍用標準索引(GJB)
4.電子行業軍用標準索引(SJ)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這套《電子工業標準目錄總匯》無疑是教科書級彆的,紙張厚實,油墨清晰,這在查閱大量技術性文字時是至關重要的體驗優勢。然而,作為一名長期從事PCB設計和信號完整性(SI)優化的工程師,我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材料規範和設計規則層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圖錶,對比不同介質材料(如RoHS閤規的低損耗CCL)的介電常數(Dk)和損耗角正切(Df)在不同頻率範圍內的最新推薦值範圍,或者詳細列齣高速信號過孔(Vias)的阻抗控製要求標準。但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更多的是對宏觀標準的引用鏈條的梳理。它告訴我們哪個標準涵蓋瞭PCB設計要求,但沒有將這些要求“拆解”成可供EDA軟件直接配置的參數集。舉個例子,關於“鉛含量限製”的標準,它會告訴你具體的百分比限製,但對於如何通過材料替換,以及這種替換對焊接工藝(如迴流焊溫度麯綫)産生的影響,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實踐性的指導或案例分析。所以,它更像是站在一個法規製定者的角度,而不是一個工程實施者的角度來構建內容,對於實際解決“如何做”的問題,幫助有限。
評分坦白講,我購買這本《電子工業標準目錄總匯》主要是為瞭研究光電子領域,特彆是消費電子産品中對激光安全(如IEC 60825-1)和眼部健康保護的標準演變。我本以為這本“總匯”會涵蓋所有主要工業領域的標準體係。然而,當我翻閱到與光電相關的章節時,發現其覆蓋麵明顯不足,或者說更新速度跟不上行業發展。比如,在提及LED照明標準時,它引用的多是早期關於流明效率和色溫的標準,而對近年來興起的“藍光危害評估”和“頻閃要求”的最新修正案的收錄顯得非常滯後。這種滯後感在查閱對新興技術支持力度方麵尤為明顯。對於那些剛剛進入市場、尚未被廣泛納入傳統工業標準的“前沿”技術規範,這本書的處理方式往往是“暫缺”或者引用的是最基礎的、不具備特定行業應用指導性的通用標準。這使得我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各個標準組織的官網上進行交叉驗證,這與我期望通過一本權威“總匯”來提高查閱效率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可以說,這本書在深度和廣度上,尤其是在對高增長細分市場的反應速度上,錶現得過於保守和遲緩瞭。
評分這本書的編輯邏輯,似乎是嚴格按照國傢標準(GB)和國際標準(ISO/IEC)的發布順序進行編排的,這種結構清晰明瞭,便於進行版本溯源工作。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進行跨領域技術整閤的係統工程師來說,這種按“文件號”劃分的邏輯,反而增加瞭理解復雜係統的難度。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按“係統功能”或“産品生命周期”來組織的視圖。例如,我想知道一套完整的物聯網(IoT)設備從傳感器采集、數據傳輸到雲端處理,每個環節所需遵循的EMC、安全認證(如FCC/CE)和隱私保護(如GDPR/CCPA相關的技術閤規指引)標準的集閤是什麼。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係統集成標準路徑圖”,將散落在不同章節的、但功能上緊密相關的標準串聯起來,那將是無價之寶。目前的結構,更像是一部巨型的字典,它包含瞭所有的“詞匯”,但沒有提供“造句”的能力,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構建復雜的關聯網絡。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它更常被放在書架上作為“備查”而非“常備”工具書,因為日常決策更依賴於項目特定的、更具操作性的實施指南。
評分這本《電子工業標準目錄總匯》的裝幀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厚重的封麵,燙金的標題,透著一股子嚴謹和權威感,光是捧在手裏,就覺得仿佛握住瞭整個行業的技術脈絡。我當初買這本書,是希望能係統梳理一下近幾年電子元件和製造工藝上的新標準,特彆是那些涉及到新材料應用和綠色環保要求的規範。遺憾的是,當我翻開目錄,深入閱讀其內容後,發現它更像是一份詳盡的“往期標準索引”,側重於對過往已發布標準的梳理和歸檔,而非對前沿技術趨勢的深度解讀。比如,我非常期待看到關於下一代半導體封裝技術——如2.5D/3D集成方麵最新的IEC或ISO標準細則,或者是針對高頻通信模塊(如5G/6G所需)的電磁兼容性(EMC)測試規範的最新修訂版。然而,書中更多的是對2010年代初甚至更早的標準編號和發布機構的羅列,雖然全麵,但對於一個需要緊跟技術迭代的研發人員來說,缺少瞭那種“此時此刻”的指導意義。它更像是一個圖書館裏保存完好的曆史文獻集,需要使用者具備極高的專業背景,纔能自行去對應查找到當前最需要的細則,而不能提供一個清晰的、麵嚮未來的導航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曆史參考性,但對於追求效率和前瞻性的工程師而言,可能需要搭配其他更側重於最新動態和實施指南的資料纔能達到最佳效果。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試圖從這本汗牛充牛的《電子工業標準目錄總匯》中,找到關於“汽車電子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的最新一版變更說明或應用案例解析。說實話,這本書的篇幅確實驚人,光是目錄頁就能讓人對電子工業的復雜性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它像一座知識的迷宮,結構嚴密,層級分明。但遺憾的是,當我試圖深挖其內容細節時,發現其結構更偏嚮於按標準類彆進行機械性的匯編,而不是按照應用場景或技術熱點進行邏輯化的梳理。例如,在涉及高可靠性電子産品標準的部分,我期望能看到關於AEC-Q100的最新版本細則,或者是關於功能安全診斷覆蓋率(DC)的計算方法闡述。然而,我找到的更多是該標準在曆史上的不同發布周期的引用信息,而缺乏對實施過程中,特彆是跨國供應鏈環境下,不同國傢或地區對該標準解釋的差異化說明。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官方和去語境化,它羅列瞭“什麼標準存在”,但沒有深入解釋“為什麼這個標準現在重要”以及“如何將其高效地整閤到當下的設計流程中”。因此,對於初學者或者需要快速進行標準對標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大打摺扣,它更像是官方機構的“備案檔案”,而非“操作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