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定價:23.00元
售價:15.6元,便宜7.4元,摺扣67
作者:楊少春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21127236
字數:330000
頁碼:19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本書主要介紹瞭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在實踐中的應用。主要介紹瞭力敏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磁敏傳感器、微波和超聲波傳感器,以及傳感器與微處理器接口電路。
本書共10個模塊,除模塊一介紹傳感器的基本知識外,各模塊均具有相對獨立性,以便不同專業、不同學時的教學選用,參考學時為52~60學時。
本書由高職和有關企業的領導、專傢組成教材編審委員會進行審定,突齣高職教育的特點,注重實用技術,可作為應用電子技術、機電應用技術及工業自動化等相關專業高職、高專教材,也可供電大、職大等相關專業作為教材選用。
這本《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的封麵設計得相當專業,配色沉穩,一看就是麵嚮工程技術領域的嚴肅教材或參考書。我拿到手裏時,首先被它紮實的厚度所吸引,這通常預示著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我翻閱瞭前言和目錄,感受到瞭作者在體係構建上的良苦用心。它似乎並沒有過多糾纏於那些過於基礎的物理或化學原理的冗長推導,而是直奔主題,將傳感器的工作機製、關鍵參數、以及在實際係統中的集成應用作為核心來闡述。例如,它可能詳細介紹瞭各類主流傳感器——從壓力、溫度到光電、超聲波——它們是如何將物理量轉化為可測量的電信號,其中對信號調理電路的分析想必占據瞭相當篇幅。我特彆留意瞭關於“應用”的部分,期待它能提供超越教科書式描述的真實案例,比如在工業自動化、環境監測或智能製造中,如何根據具體需求選擇、標定和部署這些“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如果書中對新型微納機電係統(MEMS)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有深入探討,那它無疑將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而非僅僅是課堂上的參考資料。這種將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的結構,正是技術人員最為渴求的。
評分坦白講,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整個傳感器技術生態的讀物,而非僅僅是針對某一特定類型的深入研究。翻開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宏大而清晰的知識脈絡。它的敘事節奏非常穩健,從最基本的物理量轉化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過渡到具體傳感器的分類、結構和工作原理,再自然地延伸到如何設計整個傳感係統——包括激勵源、信號放大、濾波以及最終的數據轉換。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適閤自學者,它沒有因為追求前沿而犧牲基礎的鞏固。例如,在介紹電阻式傳感器時,作者可能花費瞭大量篇幅講解惠斯通電橋的原理和如何有效消除環境因素帶來的影響,這為理解後續更復雜的電容式或壓電式傳感器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種層層遞進、注重原理構建的寫作風格,使得讀者在學習新知識時,總能找到其在已有知識體係中的對應位置,從而構建起堅固的知識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
評分這本書在細節的呈現上,展現齣瞭作者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實踐的深刻理解。我注意到,許多看似次要的技術細節,如傳感器的封裝材料、引腳布局對信號完整性的影響,以及不同接口標準(如I2C, SPI, 或模擬輸齣)在實際微控製器對接時的具體注意事項,都被詳盡地描繪齣來。這完全超越瞭一般教材的深度。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似乎提供瞭一個“故障排除與調試”的視角。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傳感器應該怎麼工作”,更重要的是,當它“不按預期工作時”,可能的根源在哪裏,從供電穩定性到布綫噪聲,都有條理地列齣排查步驟。這種“反嚮工程”式的教學,極大地提高瞭讀者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它似乎在強調,傳感器技術遠不止是理論公式的堆砌,更是對物理世界細微變化的精準捕捉和對工程限製的巧妙規避。
評分與其他偏嚮理論推導或單純羅列參數的同類書籍相比,《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在視覺呈現和信息組織上更貼近現代信息獲取的習慣。插圖的質量極高,那些復雜的內部結構圖和係統框圖清晰明瞭,幾乎不需要太多文字就能理解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多個章節中穿插瞭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不像純粹的論文那樣晦澀難懂,而是以一種“解決一個具體工程問題”的敘事方式展開,比如如何設計一個能夠區分不同液體密度的浮力傳感器係統,或者如何利用激光雷達進行三維環境重建的基礎傳感方案。這種將抽象原理瞬間具象化的手法,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熱情。它成功地將一個原本被認為技術門檻很高的領域,通過清晰的邏輯梳理和豐富的實例支撐,變得觸手可及,讓有誌於從事物聯網、機器人或精密儀器儀錶開發的年輕人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切入點和研究方嚮。
評分我一直對信號處理和數據采集之間的“橋梁”——傳感器——深感興趣,因此毫不猶豫地選擇瞭這本書。然而,閱讀體驗齣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部詳盡的“元器件選型手冊”而非純粹的理論著作。書中對不同傳感元件的特性麯綫、非綫性誤差、遲滯現象的討論非常細緻,仿佛作者在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殘酷的工程決策。舉個例子,當涉及到光電傳感器的選擇時,它不是簡單地介紹光電效應,而是深入對比瞭光電二極管、光敏電阻以及更先進的CMOS圖像傳感器在信噪比、響應速度和抗光照乾擾能力上的優劣權衡。這種詳盡的對比分析,對於我這個需要為項目篩選最佳傳感方案的設計工程師來說,價值無可估量。我尤其欣賞作者沒有迴避工業現場常見的“惡劣工作條件”對傳感器性能的影響,比如溫度漂移、電磁兼容性(EMC)問題,並提供瞭相應的補償或隔離措施的思路。總而言之,這本書的“乾貨”密度極高,適閤有一定電子電路基礎、想快速進入實際工程應用的讀者群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