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阅读大辞典 | 作者 | 王余光,徐雁 |
| 定价 | 598.00元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5155543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我国历代古训说道的都是人生唯有读书好,*是书香能致远的道理。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阅读大辞典(精)》旨在回答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啥时读、在哪里读等一系列在学习求知过程中具有现实挑战性的问题。编写者围绕“勤读、好学、明理、求知、悟道”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等阅读文化学理念,把主体内容分为七篇,依次是:《儿童阅读与书香家庭》、《藏书名家与书人事迹》、《读书方法与阅读理论》、《文献知识与读书珍闻》、《读书门径与读物推广资源》、《社会组织与阅读推广案例》、《数字化读物与新媒体阅读》。 本书附录有《读书之乐》、《读书,历久弥新的话题》、《小学生基础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中的基本阅读、拓展阅读书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南京图书馆“ 陶风图书奖”、“深圳读书月”年度推出的“十大好书”、《“悦读经典”——南京大学通识教育之中外经典悦读书目》、《“书之书”:中外书籍文化史典藏书目》及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祥芹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创建具有民族化、现代化色彩的“汉文阅读学”》等若干重要书香资讯。全书主题鲜明,板块清晰,知识性强,对于 “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机关”、“书香社区”和民间读书会(群)组织等具有业务参考性和理念启迪性,是一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书。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有书香才有“精神故乡”(序言) 从“开卷观书”到“启屏索知”——数字化时代行之有效的若干阅读方法论(前言) 篇 儿童阅读与书香家庭 第二篇 藏书名家与书人事迹 第三篇 读书方法与阅读理论 第四篇 文献知识与读书珍闻 第五篇 读书门径与读物推广资源 第六篇 社会组织与阅读推广案例 第七篇 数字化读物与新媒体阅读 附录 (1)“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目录 (2)北京“小学生基础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3)“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中的基本阅读、拓展阅读书目 (4)“文津图书奖”(20062015年)获奖书目及推荐阅读书目 (5)“陶风图书奖”(2011—2014年)获奖书目 (6)“深圳读书月”(2006--2015年)年度“十大好书”目录 (7)“东亚人文100导读”导读书目 (8)“悦读经典”:南京大学通识教育之中外经典悦读书目 (9)“书之书”:中外书籍文化史典藏书目 (10)中外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目录(附表) (11)“读书之乐”——《中国读书大辞典》前言徐 (12)“读书,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读书大辞典》品评录 (13)创建具有民族化、现代化色彩的“汉文阅读学”——《阅读学新论》导论 编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厚重的工具书光是捧在手里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股学术的严谨。我记得我当初是冲着它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生僻字词的收录深度才下的决心购买的。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词典,要么内容过于碎片化,要么对古籍中特有的语境解释得不够透彻,往往需要对照好几本参考书才能勉强理解一个词的真正含义。然而,这部《中国阅读大辞典》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字义,更重要的是,它努力去还原每一个词汇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场景和文化内涵。比如,对于一些文言文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它会列举出多个例句,并清晰地区分出细微的语义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对于需要进行深度文本研究,尤其是涉及古代诗词、笔记小说或者地方志的学者或者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的利器。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者跨越了多少浩如烟海的古籍,这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细节的执着,是真正的大师之作才能体现出来的气度。
评分我发现,很多刚接触古代文献的朋友,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生僻字和拗口的句子时,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很快就想打退堂鼓。我常常推荐他们先从这部《辞典》开始“热身”。因为它不仅仅帮你解决了“这个字什么意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一种系统性的、从语境出发理解古代汉语的思维习惯。它教会你如何去拆解复杂句式背后的逻辑关系,如何辨析那些看似重复实则精妙的词语选择。这种能力一旦养成,再去面对其他古代文本时,就会感到阻力小得多,阅读的乐趣也会随之倍增。它就像是为进入深层阅读领域准备的一把万能钥匙,虽然初次使用需要适应其分量和复杂度,但一旦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你会发现它为你打开了一个比你想象中要广阔得多的古代文学世界的大门。这绝对是一项对未来阅读投入的绝佳投资。
评分坦白讲,作为一个业余的古籍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种翻译腔过重或者解释过于僵硬的工具书,读起来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精神去深究。这部《辞典》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的解释文本虽然是学术性的,但逻辑推导和语言组织却保持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流畅度。它不像是在给你一个冰冷的定义,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理解一个词汇背后的文化肌理。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同义词群的梳理,很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但在古代语境下却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对“愁”、“怨”、“悲”等情感词汇的细致区分,通过精准的例句对比,让人豁然开朗。这种教学相长的体验,是衡量一本工具书价值高低的关键所在。我甚至会花时间去阅读一些我并不陌生的词条,仅仅是为了欣赏其论述的精妙,这在我阅读其他词典时是极少发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严肃作品的尊重。厚实的精装外壳,即便是频繁翻阅,侧边也保持得相当结实,不像有些平装书用不了多久就散架了。内页的纸张选择偏向哑光质感,有效避免了长时间阅读时屏幕反光或普通纸张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问题,这一点对于需要长时间对着它进行案头工作的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考量。说实在的,现在很多出版物都在追求轻薄化和低成本,牺牲了阅读的舒适度。但《辞典》的编辑团队显然坚持了传统学术著作应有的重量感和耐用性,这使得它作为案头常备工具的价值大大提升。它不仅是一份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阅读伙伴。每次合上它,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充实感,这是快餐式知识获取无法替代的体验。
评分我通常是在处理一些比较晦涩的明清小说手稿或者地方戏曲的剧本时,才会拿出这本大部头。说实话,初次接触的时候,确实会被它庞大的信息量震慑到,感觉像是在面对一座知识的迷宫。但一旦你找到了正确的使用“入口”,就会发现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相当人性化,尽管篇幅巨大,但查找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费劲。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处理一些地方性的、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词汇时,表现出了惊人的包容性和准确性。很多其他词典会直接忽略这些“非主流”的词汇,导致我们在阅读地方文献时,总会卡在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含义复杂的词语上。这部辞典则不同,它似乎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所有与“中国阅读”相关的语言现象都纳入囊中。这不仅仅是一本查字典的书,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不断生长的汉语历史侧写,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过去的文人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感受他们使用文字时的微妙心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