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納西族-摩梭人語言文化心理研究(中國心理學傢文庫)
定價:59.90元
售價:38.3元,便宜21.6元,摺扣63
作者:張積傢 等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300156606
字數:413
頁碼:3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內容提要
本書是張積傢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從心理學的角度,運用實驗法,對納西族和摩梭人的語言文化心理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本書是研究成果的精選,涉及顔色認知、空間認知、親屬關係認知、語言認知、分類學關係意識等方麵。本書是運用實驗法研究民族心理的力作。閱讀本書,不僅能夠增進對納西族、摩梭人的語言文化心理的瞭解,更能夠領略采用實驗法研究民族心理的魅力。對民族心理的研究者而言,本書提供瞭運用實驗法進行研究的成功範例。
目錄
作者介紹
張積傢(1955- ),男,字雋生,山東蓬萊人,博士,心理學傢。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對心理學基本理論、心理學史、教育心理也有很高的造詣。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430餘篇,僅發錶在《中國社會科學》、《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內*學術刊物上的論文就有90篇,在語言認知、語言對認知的影響、雙語與雙言心理、特殊兒童心理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外水平。進入21世紀以來,率先采用實驗法研究少數民族心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數十篇,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
文摘
序言
尚未開始細讀,但僅僅從這本書的齣版背景——“中國心理學傢文庫”——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對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學術價值産生高度的信心。這個係列本身就代錶著國內心理學研究的較高水平,意味著本書的作者們必定是該領域的專傢,並且其研究成果經過瞭嚴格的學術篩選和評審。我猜想,書中不會止步於對錶麵文化現象的描述,而是會深入到對心理機製的探索。例如,納西族特有的東巴文化,其象形文字和儀式活動,是否能夠摺射齣其獨特的宇宙觀和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而摩梭人的母係社會,其傢庭關係、性彆角色、情感錶達方式,又會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模式以及自我認知?我非常感興趣書中是否會對比研究,比如在相似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不同族群的心理差異,或是同一族群在曆史變遷中的心理演變。這種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定能幫助我們打破刻闆印象,更全麵地認識這些民族的內在世界。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迫不及待地翻開,盡管我還未深入研讀每一個章節,但前言部分已經勾勒齣瞭一幅宏大的研究藍圖。我關注的是,作者們如何將心理學的理論框架,例如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巧妙地應用於對納西族與摩梭人這一獨特群體的研究中。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他們獨特的社會結構,比如母係氏族和走婚製度,在個體心理發展和社會認同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語言作為思維的載體,書中對他們語言的分析,是否能展現齣其獨特的語義結構、語法邏輯如何影響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又或者,他們的集體記憶、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中,是否蘊含著解讀他們民族心理密碼的關鍵綫索?我還在好奇,作者們是否采用瞭田野調查、訪談、心理測量等多種研究方法,來力求全麵而客觀地呈現研究結果。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本身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敬意和期待,相信它將為我們理解人類多樣性的心理世界提供寶貴的視角。
評分尚未深入閱讀,但這本書的題目已經勾起瞭我對民族心理學研究的濃厚興趣。我關注的是,作者是如何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論,去解構納西族和摩挲人這一特定群體。例如,在研究他們的語言時,是否會涉及到語言相對論的觀點,即語言結構如何影響甚至決定思維模式?書中對他們“文化”的探討,我猜想會是他們獨特的社會組織形式,比如摩梭人的母係傢庭、“走婚”習俗,以及納西族東巴文化等,而作者又會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讀這些現象?例如,這些獨特的社會結構如何影響個體的安全感、歸屬感、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是否承載著獨特的民族集體無意識,反映瞭他們對世界、對人生的基本認知和情感模式?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讓我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心理學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對具體民族的心理研究,從而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解釋。
評分單憑書名《納西族-摩梭人語言文化心理研究》,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們試圖構建一座連接語言、文化與心理的橋梁。對於我這樣一位非專業讀者而言,最吸引我的莫過於探索語言的奧秘如何與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緊密相連。我設想,書中或許會詳細分析納西語和摩梭語的詞匯、語法特點,並探討這些語言特徵是否能揭示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嚮,甚至是情感錶達的細膩之處。比如,是否存在某些詞匯是其他語言所難以精確翻譯的,而這些詞匯背後是否蘊含著他們獨特的生活哲學或對自然的敬畏?再者,書籍的“文化”部分,我期待它能超越簡單的風俗介紹,而是深入挖掘這些文化現象背後所蘊含的心理動因。例如,他們的祭祀儀式、婚姻習俗、節日慶典,是否反映瞭他們對生死、繁衍、社群歸屬的深層心理需求?這種從微觀的語言到宏觀的文化,再到深層的心理,層層遞進的研究思路,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深沉而富有曆史感的色調,搭配簡潔有力的書名,無聲地訴說著一種厚重與探索。我是一名對民族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尤其對那些鮮為人知卻又承載著獨特魅力的群體充滿好奇。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這本書時,它就如同一個靜默的寶藏,吸引著我想要去挖掘其中的奧秘。盡管我尚未翻開書頁,但從書名中“納西族-摩梭人”、“語言文化心理研究”以及“中國心理學傢文庫”這些關鍵詞,我已能初步勾勒齣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研究方嚮。它似乎不是一本簡單的民俗誌,而是試圖從心理學的視角,去剖析一個特定民族(或族群)的深層精神世界,這讓我感到異常興奮。我設想,這本書會詳細闡述他們獨特的語言如何塑造思維模式,他們的社會文化習俗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心理機製,以及這些是如何代代相傳,形成獨特的民族心理特質的。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仿佛都在這本書中交匯,預示著一場深入人心的智識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