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廣東美的鄉村
定價:38.00元
售價:25.8元,便宜12.2元,摺扣67
作者:史良潔
齣版社:廣東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6539149
字數: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裊裊炊煙,幽幽古徑,暮色四閤,月影依依……如此詩意棲居的鄉村記憶,仿佛疏離我們已經很久、很遠,讓我們牽手畫中,去心靈深處尋覓那份純靜婉約的美迴眸…… 廣東省旅遊局全力打造!2000餘萬人次網絡、短信投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深圳報業集團等數十傢主流媒體參與、旅遊專傢品鑒,60個適閤自駕遊好去處!
廣東省旅遊局全力打造,2000餘萬人次網絡、短信投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深圳報業集團等數十傢主流媒體參與計算方法專傢品鑒。
《廣東美的鄉村》也是一部為自駕遊愛好者準備的旅遊書籍。書中集閤瞭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豐富詳實的信息,圖文精美,它將帶著讀者遊遍廣東,尋訪久違的詩意棲居鄉村記憶,收藏一份純淨婉約的美麗情懷。
內容提要
現在,廣東擁有瞭自己心目中60個“廣東美的鄉村”,世界擁有瞭一個全世界美麗的村落——“開平碉樓與村落”。讀者可以伴隨《廣東美的鄉村》踏著秀山麗海間留下的客傢和潮汕人的足跡,探尋那延伸到大海的世外桃源,在繁華都市的心靈守望之地去尋夢南越古國、梅關古道。
《廣東美的鄉村》詳細介紹瞭今年6月28日申遺成功,被聯閤國世界遺産專傢高度評價為“全世界美麗的村落”的“開平碉樓與村落”;800年來靜靜隱身於繁華廣州市番禺區的高樓林立現代建築中、雕梁畫棟的沙灣古村;被譽為“嶺南僑宅”、潮汕小“故宮”的汕頭市澄海區前美村陳慈黌故居;參照典型客傢圍龍屋結構,在青山綠茶中建成氣勢恢弘圍龍大酒店的雁南飛茶田度假村,靈秀超然;驚現於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的世外桃源村,與世隔絕,景色絕美,人們驚嘆它竟然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如齣一轍;明清時代稱為“東方威尼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重要港口、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發現地的陽東縣東平鎮大懊村,幽靜秀麗;村中一格修築有男巷女巷、科舉考中舉人以上280多人的江門恩平歇馬舉人村,田園風光旖旎;飄在雲中的深圳龍崗區半天雲村,空靈曼妙;1933年,大文豪巴金寫下《鳥的天堂》而美譽世界的新會小鳥天堂,萬韆鷺鳥齊飛,蔚為壯觀;全國以農業經濟為主又保持集體所有製仍承襲“人民公社”體製的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純樸自然;綿延100裏的翠綠竹海、奔瀉溪流、幽深林源、山花雲海等調製成百裏攝影長廊的清遠連州市瑤安村,風景如畫;嶺南客傢人祖居地、“廣東巷”之譽的韶關珠璣村,韆年默默守望……這些現代和傳統並存,散落在廣袤山間田野中的60個美麗村落,是中西文化相融的廣府風、客傢情、潮汕韻、南海潮、白越神等嶺南佳特色旅遊資源。
《廣東美的鄉村》也是一部為自駕遊愛好者準備的旅遊書籍。書中集閤瞭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豐富詳實的信息,圖文精美,它將帶著讀者遊遍廣東,尋訪久違的詩意棲居鄉村記憶,收藏一份純淨婉約的美麗情懷。
目錄
作者介紹
史良潔,就職於深圳報業集團。曾任《深圳商報》旅遊版主編,《遊遍天下》雜誌社總經理。積極參與瞭“2006,尋找廣東美的鄉村”大型活動和“2006,尋找·保護廣東美的古村落”大型攝影比賽的策劃、組織以及宣傳等工作。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插圖選擇,也充分體現瞭對主題的尊重和理解。印刷的紙張質感溫和,不像一些新書那樣刺眼,讀起來非常舒服。更值得稱道的是那些隨文穿插的黑白照片和手繪地圖,它們並非簡單的配圖,而是構成瞭一種視覺敘事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那些老照片,定格瞭半個世紀前鄉村生活的瞬間,人物的眼神、勞作的姿態,都飽含著曆史的厚重感。我最喜歡其中一組關於“圍屋”的圖片,那些堅固的防禦性建築,訴說著過去歲月的動蕩與族群的抱團取暖。作者巧妙地將文字的描述與圖像的證據相結閤,形成瞭一種互相印證、層層深入的效果。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獲取信息,不如說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仿佛通過作者的眼睛和心,親身經曆瞭一場對廣東鄉村的深度朝聖之旅。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沉靜而有力量的,它沒有刻意拔高或貶低鄉村,隻是以一種近乎於深情的記錄,嚮我們展示瞭一種真實、復雜、充滿生命力的生活樣本,讓人在喧囂之外,尋得一處可以安放精神的角落。
評分坦白說,初翻開這本書時,我還有些許疑慮,畢竟“美的鄉村”這個主題近年來被不少旅遊宣傳和形象工程所占據,難免擔心內容會流於空泛的贊美。然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很快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更像是一部紮實的田野調查報告,但敘事手法卻極具文學性,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對“生態智慧”的挖掘。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描述廣東不同地域的農民如何順應自然環境,發展齣獨具匠心的農業技術和人居模式。比如,關於水稻梯田的構建如何兼顧灌溉與水土保持,那些看似原始的農耕方法,實則蘊含著極高的係統科學性。這讓我不得不反思現代工業化農業的片麵性。書中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性記錄也做得非常齣色,那些已經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節慶習俗,都被作者用近乎於搶救的筆觸描繪下來,充滿瞭對逝去美好片段的挽歌式詠嘆。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上網去搜索書中提到的具體地點和那些古老的技藝,每一次搜索都加深瞭對書中描述的真實性和重要性的理解。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廣東鄉村的書,它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與土地和解、如何構建和諧人居環境的教科書,隻是它的教材並非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像一首由不同調性樂章組成的交響麯。有些章節,語言極其凝練,如同王羲之的行書,寥寥數筆便勾勒齣山巒起伏、村落錯落的壯闊景象。而另一些章節,尤其是對具體人物訪談的記錄,則顯得異常親切和口語化,充滿瞭粵語區特有的那種樸實和幽默感,仿佛能聽到那帶著地方口音的敘述者在耳邊娓娓道來。這種敘事上的靈活轉換,使得全書的節奏感把握得極好,避免瞭長篇論述帶來的閱讀疲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人與自然關係時,所采用的那種近乎哲學的思辨。書中探討瞭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如何定義“現代化”——它是否必然意味著推倒重建?廣東的鄉村是否能找到一條既能擁抱現代科技便利,又能保留自身文化基因的“第三條道路”?這些深刻的問題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留給瞭讀者去思考,這種不設限的開放性,是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之一。讀罷閤捲,我感覺腦中像是經曆瞭一場思想的洗禮,對“發展”二字有瞭更復雜、更具層次感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是”與“否”的二元對立。
評分這本《廣東美的鄉村》讀完,心裏頭湧起一股久違的、帶著泥土芬芳的暖意。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動輒拋齣一堆理論讓你望而卻步。相反,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鄉,拉著你的衣角,帶著你在嶺南的山水間信步而行。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美”的解讀,那種美不是經過刻意雕琢的樣闆間式景觀,而是根植於日常生活肌理之中的和諧共生。書中對那些傳統村落的建築材料、空間布局的細緻描摹,活靈活現,仿佛能聞到老屋木梁上沉澱瞭歲月的味道。我仿佛親眼看到瞭那些灰牆黛瓦在陽光下泛齣的溫潤光澤,聽到瞭天井裏雨水滴落的清脆迴響。作者沒有迴避現代化進程對鄉村帶來的衝擊和改變,而是用一種審慎而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去記錄和思考。這種記錄是深入一綫的,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風光攝影,更是對鄉村社會結構、人際關係微妙變化的捕捉。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於“鄉愁”的定義,鄉愁不該僅僅是懷舊,更應是對一種可持續、有尊嚴的生活方式的嚮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當下鄉村發展的獨特視角,讓我們意識到,真正的鄉村之美,是文化、生態與人情味交織而成的復雜整體,需要我們用更細膩、更尊重的態度去嗬護和傳承。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城市規劃的局外人,我原本以為這種專注於區域性鄉村研究的著作,內容會比較枯燥,充斥著大量的數據圖錶和官方術語。然而,《廣東美的鄉村》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它將“美”的概念拓展到瞭社會學的層麵。作者不僅僅關注瞭鄉村的物理空間,更深入地剖析瞭鄉村的“社會空間”。比如,書中對宗族文化在現代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傳統祠堂在當代社區生活中的功能轉變等議題的探討,非常精彩。那些關於鄰裏互助、紅白喜事中的禮儀規範的描述,構建瞭一個有機的、相互依存的社會網絡圖譜。這讓我意識到,一個鄉村的“美”,其核心在於人與人之間緊密而健康的聯係,是那種血脈相連的社會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恰恰是現代城市生活中最稀缺的資源。書中通過對比不同村落如何應對人口外流、青壯年勞動力缺失等挑戰,展示瞭鄉村在巨大壓力下的韌性和適應性。這種“活態的文化遺産”的呈現方式,遠比博物館裏的展品更具感染力,它讓人看到瞭鄉村鮮活的生命力與正在上演的現代戲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