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
書名: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寶典概念方案初步施工圖全程設計管理工作指南
定價:45元
版 次:1
印刷時間:2015年11月01日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標準書號ISBN:9787122251435
本書用十章的內容講述瞭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部從項目策劃階段到設計變更階段設計管理的全程操作流程製度。這十章的內容包括:1章,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部的工作內容與要點;2章,房地産公司項目策劃階段的設計管理;3章,房地産公司設計招標管理;4章,房地産公司概念設計管理;5章,房地産公司方案設計管理;6章,房地産公司初步設計管理;7章,房地産公司施工圖設計管理;8章,房地産公司景觀設計管理;9章,房地産公司室內裝修設計管理;10章,房地産公司設計變更管理。
本書是廣大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和工程管理從業人士職業提升的書籍,也適閤廣大房地産公司中涉及房地産項目設計管理的營銷策劃、工程、招標采購、成本、財務、審計等相關管理部門的從業人士閱讀,還可作為項目管理、房地産管理等相關師生的教學用書,或作為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部門新進員工的培訓手冊和工作指導書。相關電子文件請從化學工業齣版社官網www.cip.com.cn資源下載欄目下載。
1章 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部的工作內容與要點
1.1 設計管理部的部門職能與崗位職責
1.1.1 設計管理部的部門職能
1.1.2 設計管理部各崗位職責說明
1.2 設計管理部的人員管理規定
1.2.1 人員入職和培訓管理
1.2.2 奬懲規定
1.3 設計管理部的工作內容
1.3.1 設計管理部的工作內容框圖
1.3.2 設計管理部的工作內容詳述
1.3.3 設計管理部的工作流程
1.4 設計管理的工作要點
1.4.1 設計管理的原則
1.4.2 設計管理的依據
1.4.3 設計管理的範圍
1.4.4 設計管理的實施要點
1.4.5 設計質量管理的要點
1.4.6 設計成本控製的要點
2章 房地産公司項目策劃階段的設計管理
2.1 項目策劃階段的設計基礎資料收集
2.1.1 規劃設計外部協作條件的取證要求
2.1.2 項目所需的設計基礎資料
2.1.3 設計基礎資料收集的工作程序
2.1.4 宗地自然條件資料
2.1.5 宗地社會條件資料
2.1.6 競爭樓盤信息
2.2 項目規劃設計的可行性分析
2.2.1 項目場地地質勘察
2.2.2 項目設計基礎資料分析
2.3 規劃設計分析
2.3.1 規劃設計分析的要點
2.3.2 項目綜閤經濟技術指標
2.3.3 項目産品策劃分析
2.4 策劃階段設計分析成果存檔及編號
2.5 顧客敏感點及産品標準要點管理製度
2.5.1 顧客敏感點的定義
2.5.2 顧客敏感點的分類
2.5.3 顧客敏感點策劃實施說明
2.5.4 顧客敏感點的確定及審核程序
2.5.5 顧客敏感點及産品標準要點清單
2.5.6 顧客敏感點及産品標準要點
3章 房地産公司設計招標管理
3.1 設計招標的管理機構與管理流程
3.1.1 設計招標的管理機構
3.1.2 設計招標的管理流程
3.2 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評審管理
3.3 設計單位考察與設計招標書的發放管理
3.3.1 設計單位考察的方式與工作要點
3.3.2 設計單位信息登記與基本資料審查管理
3.3.3 設計單位綜閤考察管理
3.3.4 設計招標書發放管理
3.4 開標、評標、定標與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3.4.1 開標管理
3.4.2 評標管理
3.4.3 定標管理
3.4.4 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3.5 設計單位的履約評價管理
4章 房地産公司概念設計管理
4.1 概念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4.1.1 概念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
4.1.2 概念設計的管理流程
4.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概念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4.2.1 對設計單位概念設計文件編製的基本要求
4.2.2 對設計單位概念設計文件內容編排與裝訂的要求
4.2.3 對設計單位概念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4.3 概念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評審管理
4.4 概念設計階段的溝通交流管理
4.5 概念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5章 房地産公司方案設計管理
5.1 方案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5.1.1 方案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
5.1.2 方案設計的管理流程
5.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方案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5.2.1 對設計單位方案設計文件編製的基本要求
5.2.2 對設計單位方案設計文件內容編排與裝訂的要求
5.2.3 對設計單位方案設計說明書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5.2.4 對設計單位方案設計圖紙繪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5.2.5 對設計單位投資估算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5.3 方案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方案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5.4 方案設計階段的溝通交流管理
5.5 方案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5.6 方案設計文件的報批報建管理
6章 房地産公司初步設計管理
6.1 初步設計的管理流程
6.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初步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6.2.1 對設計單位初步設計文件編製的基本要求
6.2.2 對設計單位初步設計文件內容編排與裝訂的要求
6.2.3 對設計單位設計總說明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4 對設計單位總平麵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5 對設計單位建築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6 對設計單位結構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7 對設計單位建築電氣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8 對設計單位給排水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9 對設計單位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 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2.10 對設計單位熱能動力設計文件編製的深度要求
6.2.11 對設計單位設計概算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6.3 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6.4 初步設計階段的溝通交流管理
6.5 初步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6.6 初步設計文件的報批報建管理
7章 房地産公司施工圖設計管理
7.1 施工圖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7.1.1 施工圖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
7.1.2 施工圖設計的管理流程
7.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施工圖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7.2.1 對設計單位施工圖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基本要求
7.2.2 對設計單位總平麵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3 對設計單位建築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4 對設計單位結構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5 對設計單位電氣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6 對設計單位給排水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7 對設計單位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 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8 對設計單位熱能動力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2.9 對設計單位工程預算書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7.3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施工圖設計文件編製質量的管理
7.4 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溝通交流管理
7.5 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7.5.1 施工圖設計文件內部評審的工作程序與各部門的評審要點
7.5.2 施工圖設計文件內部評審的基本要求
7.5.3 施工圖設計文件內部評審的內容
7.5.4 施工圖設計文件內部評審錶
7.6 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報批報建與技術交底管理
7.6.1 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報批報建管理
7.6.2 施工圖設計文件的技術交底管理
8章 房地産公司景觀設計管理
8.1 景觀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8.1.1 景觀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
8.1.2 景觀設計的管理流程
8.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景觀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8.2.1 對設計單位景觀概念文件、景觀方案設計文件、景觀初步設計、景觀施工圖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8.2.2 對設計單位各類景觀設計的具體要求
8.3 景觀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景觀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8.4 景觀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8.4.1 景觀設計文件內部評審的工作程序
8.4.2 景觀設計文件內部評審錶
9章 房地産公司室內裝修設計管理
9.1 室內裝修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9.1.1 室內裝修設計管理的部門職責
9.1.2 室內裝修設計的管理流程
9.2 房地産公司對設計單位室內裝修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管理
9.2.1 對設計單位室內裝修方案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9.2.2 對設計單位室內裝修施工圖設計文件編製深度的具體要求
9.2.3 對設計單位室內裝修設計要點的說明
9.3 室內裝修設計任務書的編製與室內裝修設計閤同的簽訂管理
9.4 室內裝修設計文件的內部評審管理
10章 房地産公司設計變更管理
10.1 設計變更管理的部門職責與管理流程
10.1.1 設計變更管理的部門職責
10.1.2 設計變更的管理流程
10.1.3 各類設計變更的管理流程
10.2 設計變更的申請與論證管理
10.2.1 設計變更的申請管理
10.2.2 設計變更的論證管理
10.3 設計變更的下發與執行管理
10.3.1 設計變更的下發管理
10.3.2 設計變更的執行管理
10.4 設計變更的資料歸檔與統計分析管理
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它更像是一本“意識形態手冊”而非“操作指南”。我抱著學習房地産公司如何進行設計管理,以及從初步概念到最終施工圖的完整流程的期望去閱讀它,結果卻發現,它更像是在灌輸一種“正確的”思想和“理想的狀態”。書中大量的篇幅都在描繪一個“理想的”房地産公司應該具備怎樣的“設計理念”,應該擁有怎樣的“管理哲學”,以及應該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然而,一旦涉及到具體的“如何做”,比如如何審核施工圖紙中的關鍵技術節點,如何量化設計評審的評分標準,如何協調多方利益在設計過程中達成一緻,它就變得含糊不清,或者乾脆避而不談。我讀到很多關於“賦能團隊”、“激發潛能”的語句,但缺乏如何具體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如何設計更有效的考核機製來支持這些“賦能”的細節。它似乎認為,隻要有瞭正確的“理念”,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忽略瞭實際操作中繁瑣的細節和大量的執行層麵的挑戰。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站在一幅精美的藍圖前,欣賞它所描繪的美好願景,但卻找不到如何動手建造的工具和技術說明。它更像是一本用來“統一思想”的書,而不是一本用來“解決問題”的書。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讓我感到驚喜的“無用”之作瞭!我當初抱著一種“或許能從裏麵窺見點什麼”的期望買下它,結果發現,它根本就沒打算教你任何實際操作的東西。你知道嗎?它就好像一本精心包裝的空盒子,錶麵上看起來裝滿瞭閃閃發光的承諾,但當你迫不及待地打開它,迎接你的隻有…什麼都沒有。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仔細翻閱每一頁,試圖捕捉到哪怕一絲關於“設計管理”或“施工圖”的實質性信息,但除瞭大量的、不知所雲的“理念”和“原則”的空洞陳述,以及一些看起來很唬人但毫無實際意義的圖錶(我懷疑那些圖錶都是隨機生成的),我什麼也沒找到。這本書的作者似乎非常熱衷於“概念化”,恨不得把“概念”兩個字寫進每一頁的每一個角落。問題是,這些概念實在是太抽象瞭,脫離瞭任何實際應用場景。比如,它會滔滔不絕地講“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卻從來不告訴你具體怎麼在房地産項目中落地;它會強調“流程的優化”,卻對具體的流程節點和關鍵控製點避而不談。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腦子裏塞滿瞭各種“主義”和“論調”,但一迴到工作,我依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感覺就像一個餓瞭很久的人,眼前擺著一桌豐盛的菜肴,但菜名都寫著“願景”、“使命”、“價值觀”,就是沒有一道菜的名字是“宮保雞丁”或者“麻婆豆腐”。它更像是一篇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的引言部分,但作者似乎忘記瞭寫正文。我真的懷疑,這本書存在的意義,就是為瞭充實某些公司的培訓資料庫,或者作為某種“戰略指導”的擺設。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理論之門”,雖然這個門後麵並沒有通往我預期的“實操之地”。我本來是想找一本能指導我完成從房地産項目概念構思到最終施工圖繪製的全流程設計管理工作的書籍,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的方法論和技巧。然而,這本書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宏觀視野”和“戰略高度”。它會詳細闡述“房産公司經營管理”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員工培訓”的“終極目標”,但對於如何具體地製定培訓計劃,如何評估培訓效果,如何將經營管理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設計管理策略,卻鮮有提及。我感覺作者似乎是站在瞭金字塔的頂端,俯瞰著整個房地産行業,然後用一種極其抽象和哲學化的語言來描述他所看到的“風景”。書中充斥著諸如“生態協同”、“價值共創”、“可持續發展”等概念,這些概念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它們被反復提及,卻沒有任何具體的案例支撐,也沒有任何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我讀完之後,感覺自己仿佛已經掌握瞭某種“宇宙真理”,但當我迴到辦公室,麵對堆積如山的圖紙和各種等待解決的設計難題時,我依然束手無策。這本書更適閤作為一種“精神食糧”,而不是一種“工具箱”。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房地産公司設計管理寶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一種近乎荒誕的純粹理論化體驗。如果你期待從中學習如何具體地推進一個房地産項目的從概念到施工圖的落地,那麼你可能會像我一樣,收獲滿滿的“理論高度”和“戰略遠見”,但對實際操作層麵則是一無所獲。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關於“如何談論房地産設計管理”的指南,而不是“如何進行房地産設計管理”的指南。它充斥著大量的哲學思辨、商業戰略的宏大敘事,以及一些聽起來非常高尚的“願景”和“使命”的陳述。例如,書中會反復強調“企業文化對設計質量的影響”,但具體如何構建這樣的文化,如何通過文化來驅動設計流程,卻隻字未提。它會大談特談“創新思維在房地産開發中的重要性”,但對於如何在實際設計中激發創新、如何評估創新的可行性,則籠而統之。感覺作者擁有無邊的想象力,卻缺乏將這些想象力轉化為具體可執行步驟的能力。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置身於一個雲端,漂浮在各種抽象的詞匯和概念之中,但腳下卻是虛無。它更像是一個為高層管理者提供的“理論支撐”讀物,讓他們在開會時能夠引用一些“高大上”的術語,而不是一本給實際操作人員提供解決方案的工具書。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每一章都可以作為一篇獨立的“關於……的思考”,然後就沒有然後瞭。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非常非常”的“概念化”的書。我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本能夠實際指導我完成房地産項目從早期概念設計到後期施工圖全過程的管理工作的手冊。然而,這本書似乎更專注於“為什麼”和“是什麼”,而對“怎麼做”卻幾乎不著墨。書中大量篇幅都在闡述“房地産公司經營管理”的“哲學思想”和“戰略定位”,以及“員工培訓”的“深層意義”。例如,它會深入探討“設計的社會責任”和“房産公司的品牌塑造”,但對於如何將這些宏大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部門職能劃分,如何製定明確的績效考核指標,如何優化設計評審流程以提升效率,卻語焉不詳。我感覺作者可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理論傢”和“思想傢”,但他似乎對實際的操作細節缺乏關注,或者有意迴避瞭這些“瑣碎”的環節。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房地産設計管理的思考錄”,而不是一本“房地産設計管理的實操手冊”。我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房地産設計管理”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但這種理解卻難以轉化為實際的工作能力。它更像是一本用來“提升格局”的書,而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