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經濟法-第五版
定價:49.8元
作者:劉文華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0226804
字數:684
頁碼:
版次:5
開本:128開
本書共四編,編經濟法總論,第二編經濟法主體,第三編、市場規製法,第四編宏觀調控法。本次修訂主要針對近年來經濟發展的狀況,以及經濟法理論的發展,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瞭全麵的修改
劉文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經濟法基礎理 論、企業公司法、金融法。主要學術成果:《經濟法基礎理論》《經濟法基礎理論教學大綱》《走協調結閤之路》(論文集)《中國經濟法律百科全書》(1993年)等。主編多本經濟法教材。曾先後多次參加經濟立法的調查、起草、修改、審定等工作,主要有:計劃法、基本建設程序法、國營工業企業法、集體企業法、經濟閤同法、統計法、土地法、經濟穩定增長法等
章節目錄
緒 言 1
節 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地位 1
一、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 1
二、經濟法學的地位 2
第二節 經濟法學的曆史發展和研究現狀 2
一、經濟法學的形成 2
二、國外經濟法學發展概要 4
三、我國經濟法學的産生和發展 6
第三節 經濟法學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 8
一、經濟法學的指導思想 8
二、經濟法學的研究方法 10
編 經濟法總論
章 經濟法的産生與發展 15
節 經濟法産生的基礎條件 15
第二節 經濟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規律 18
一、法律部門形成的一般規律 18
二、經濟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規律 19
第三節 經濟法産生和發展的曆史 22
一、西方國傢經濟法的産生和沿革 22
二、社會主義國傢經濟法的産生和沿革 27
第二章 經濟法的概念、本質和基本原則 36
節 經濟法的含義 36
一、關於經濟法概念或含義的多種錶述 36
二、經濟法含義小結 42
第二節 經濟法的調整範圍 44
一、經濟管理關係 44
二、維護公平競爭關係 45
三、組織管理性的流轉和協作關係 46
四、經濟組織內部經濟關係 48
第三節 經濟法的本質和特徵 49
一、經濟法的本質 49
二、經濟法的特徵 52
第四節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56
一、平衡協調原則 56
二、維護公平競爭原則 57
三、責權利效相統一原則 58
第三章 經濟法的地位和體係 61
節 經濟法的地位 61
一、關於經濟法的地位之爭和傳統法律部門劃分存在的問題 61
二、經濟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中的一個“獨立”部門 64
第二節 經濟法與相關法律部門的聯係與區彆 66
一、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係 66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係 68
第三節 經濟法的淵源 68
第四節 經濟法的體係 70
一、經濟法體係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 70
二、我國經濟法的體係 71
第四章 經濟法的製定與實施 74
節 經濟法的製定 74
第二節 經濟法的實施 75
一、經濟法實施概說 75
二、經濟法律關係 76
第二編 經濟法主體
第五章 經濟法主體的一般原理 85
節 經濟法主體的含義 85
第二節 經濟法主體體係 86
一、經濟法律關係主體的種類 86
二、經濟法主體製度 86
第三節 經濟責任製 88
一、經濟法主體與經濟責任製 88
二、一般經濟責任製和特殊經濟責任製 90
第六章 經濟管理主體 92
節 經濟管理主體的概念 92
第二節 經濟管理主體的類彆、地位和職權 92
一、經濟管理主體的類彆和地位 92
二、經濟管理主體的職權 94
第七章 企業概述 97
節 企業和企業法 97
一、企業的概念和分類 97
二、企業法的概念、體係和立法模式 102
第二節 現代企業製度與企業法 104
一、現代企業製度概說 104
二、我國改革開放前的企業製度 105
三、我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改革 107
第三節 市場準入製度 108
一、市場準入與市場準入製度 108
二、市場準入的方法 110
三、設定市場準入的原則 112
四、我國市場準入製度的建立和完善 113
第四節 企業登記管理 115
一、企業設立的立法原則 115
二、企業設立的條件 116
三、企業名稱管理 117
四、企業登記管理 117
第八章 特殊企業和國有企業 123
節 特殊企業和國有企業概述 123
一、特殊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概念 123
二、國有企業暨特殊企業的類彆 124
第二節 特殊企業的存在領域和經營管理 125
一、特殊企業的存在領域 125
二、特殊企業的組織和經營管理 126
第三節 國有企業暨公司法 130
一、我國的國有企業法及其由來和立法現狀 130
二、企業法人財産權問題 132
三、國有企業與國傢或政府的關係 133
四、國有企業暨公司法人治理 135
第九章 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 148
節 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概述 148
一、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概念 148
二、我國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由來及其法的調整 149
第二節 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基本分類 150
一、農村社區性閤作組織 151
二、集體投資舉辦的企業 152
三、成員直接所有或控製的企業 153
第三節 我國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法的主要內容 155
一、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設立 155
二、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地位和治理 156
三、閤作製暨集體所有製企業或組織的財産權關係 157
第三編 市場規製法
第十章 市場規製法原理 163
節 市場規製法概述 163
一、市場和市場規則體係 163
二、市場規製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165
第二節 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原則和作用 167
一、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原則 167
二、市場規製法的作用 168
第三節 市場規製法的體係結構和地位 169
一、市場規製法的體係結構 169
二、市場規製法的地位 172
第十一章 經濟閤同法律製度 175
節 經濟閤同法概述 175
一、經濟閤同的概念與特徵 175
二、經濟閤同與民事閤同、行政閤同的關係 176
三、經濟閤同的基本製度 177
四、我國經濟閤同立法的沿革 178
第二節 國傢規劃閤同 179
一、規劃指標責任閤同 179
二、國傢物資儲備閤同 180
三、政府投資項目閤同 181
第三節 政府協作閤同 181
一、扶助型政府協作閤同 182
二、互惠型政府協作閤同 183
第四節 國有資源資産管理閤同 184
一、國有資源管理閤同 184
二、國有企業管理閤同 186
第十二章 競爭法 190
節 競爭和競爭法概述 190
一、競爭的概念和功能 190
二、競爭法的概念和基本內容 191
第二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192
一、不正當競爭的概念 192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 193
三、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和製裁 195
第三節 反壟斷法 197
一、壟斷與反壟斷法 197
二、壟斷協議 199
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200
四、經營者集中 202
五、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製競爭 204
六、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製度 205
七、反壟斷法執行機構 207
八、壟斷案件的處理程序 208
九、違反《反壟斷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209
第十三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製度 213
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13
一、消費者和消費者問題 213
二、消費者保護運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産生 215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概念和調整範圍 216
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則 217
第二節 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219
一、消費者權益的含義 219
二、消費者的權利 221
三、經營者與經營者義務概念 223
四、經營者的義務 223
第三節 爭議解決和法律責任 226
一、爭議性質和解決途徑 226
二、賠償責任主體和責任歸屬 227
三、法律責任 229
第十四章 産品質量法律製度 232
節 産品質量法概述 232
一、産品與産品質量 232
二、産品質量法的概念、性質和特點 233
三、産品質量法的適用範圍和調整對象 234
第二節 産品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235
一、産品質量管理體製 235
二、産品質量管理製度 235
三、産品質量監督製度 236
第三節 生産者、銷售者的産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237
一、概念問題 237
二、生産者産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238
三、銷售者産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239
第四節 産品質量責任製度 240
一、産品質量責任製度概述 240
二、産品質量民事責任 241
三、産品質量行政責任 243
四、産品質量刑事責任 244
第十五章 價格法 246
節 價格法概述 246
一、價格與價格體係 246
二、價格法 248
第二節 經營者的價格行為 249
一、經營者定價的原則與基本依據 249
二、經營者的價格權利 249
三、經營者的價格義務 249
第三節 政府的定價行為 251
一、政府定價的範圍 251
二、政府定價的依據 252
三、政府定價的程序 252
第四節 價格的管理和監督 253
一、價格管理 253
二、價格監督 254
第十六章 會計、審計法律製度 257
節 會計法律製度 257
一、會計和會計關係 257
二、會計法 258
三、會計核算 259
四、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彆規定 260
五、會計監督 261
六、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262
七、法律責任 264
第二節 審計法律製度 265
一、審計和審計法 265
二、審計監督製度 266
三、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 269
四、法律責任 270
第四編 宏觀調控法
第十七章 宏觀調控法原理 275
節 宏觀調控法概述 275
一、宏觀調控的含義 275
二、宏觀調控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276
三、宏觀調控法的原則 278
四、宏觀調控法的調整方法 280
五、宏觀調控法産生和發展的必然性 282
六、宏觀調控法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283
七、宏觀調控法的體係 284
第二節 宏觀調控權及其配置 284
一、宏觀調控權的概念 284
二、宏觀調控權的配置 285
第三節 宏觀調控法對金融的導嚮、規範與保障 286
一、通過中央銀行法確立貨幣政策導嚮 286
二、規範與保障貨幣政策實現的金融法製度 287
第四節 宏觀調控法對財政的導嚮、規範與保障 288
一、通過財政法實施財政政策導嚮 288
二、運用財政法製度發揮財政的調控經濟職能 288
第五節 宏觀調控法對計劃或規劃的導嚮、規範與保障 289
一、通過計劃或規劃法實施規劃政策導嚮 289
二、運用發展規劃法發揮計劃或規劃的調控經濟職能 289
第六節 宏觀調控法對産業政策的導嚮、規範與保障 290
一、通過産業政策法實施産業政策導嚮 290
二、運用産業政策法發揮産業政策的宏觀經濟調控功能 291
第七節 宏觀調控綜閤協調製度 292
一、宏觀調控綜閤協調的必要性 292
二、我國宏觀調控綜閤協調的現狀及其法律調整 294
三、國外宏觀調控綜閤協調製度的立法實踐 295
四、建立我國的宏觀調控綜閤協調法律製度 296
第十八章 發展規劃法 299
節 發展規劃法基本原理 300
一、規劃和發展規劃法的概念 300
二、發展規劃法的淵源 302
三、發展規劃與宏觀調控 302
四、發展規劃權的分配 303
五、發展規劃法的實體法和程序法 306
第二節 我國發展規劃編製、審批與實施製度 308
一、發展規劃的編製 308
二、發展規劃的審批 311
三、發展規劃的實施 311
第三節 發展規劃法的相關製度 312
一、産業政策法製度 312
二、政府投資調控法律製度 315
三、區域規劃法律製度 316
第十九章 財政法 320
節 財政法概述 321
一、財政法的概念 321
二、財政法在市場經濟法律體係中的地位 322
三、財政法的體係 322
四、財政管理體製 323
第二節 預算法 324
一、預算和預算法的概念 324
二、預算管理職權 325
三、法定預算收支範圍 326
四、預算編製 327
五、預算審查和批準 328
六、預算的執行和調整 328
七、決算 330
八、對預算、決算的監督和違反預算法的法律責任 331
第三節 國債法 333
一、國債的含義 333
二、國債法的概念和中國國債立法的發展 333
三、國債的發行製度 334
四、國債轉讓製度 335
五、國債償還製度 335
六、國債管理製度 335
第四節 政府采購法 335
一、政府采購法概述 335
二、政府采購當事人 338
三、政府采購的方式與程序 339
四、政府采購爭議的解決 341
第二十章 稅法 344
節 稅法概述 344
一、稅收 344
二、稅法 345
三、稅法構成 346
四、稅權與納稅人權利 347
第二節 企業所得稅法 348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348
二、企業所得稅的徵稅對象和計稅依據 349
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和應納稅額 352
四、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353
五、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時間、地點和期限 354
六、企業所得稅法中的源泉扣繳與特彆納稅調整製度 355
第三節 個人所得稅法 357
一、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357
二、徵稅項目和計稅依據 358
三、稅率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358
四、應納稅所得額的扣除 360
五、減稅、免稅 360
第四節 增值稅法 361
一、增值稅的納稅人 362
二、增值稅的徵稅範圍 363
三、增值稅稅率 364
四、增值稅的減免 365
五、增值稅的齣口退(免)稅 365
六、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 366
七、納稅期限 366
八、納稅地點 366
第五節 企業涉及的其他主要稅收實體法 367
一、消費稅法 367
二、營業稅法 368
三、關稅法 369
四、財産稅法 369
五、行為稅法 370
六、資源與土地稅法 370
第六節 稅收徵管法律製度 371
一、稅收徵收管理機關 371
二、稅務管理 372
三、稅款徵收 373
四、稅務檢查 376
五、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 377
六、稅務爭議的處理 378
第二十一章 國有資産管理法 381
節 國有資産管理法概述 381
一、國有資産管理的概念和任務 381
二、國有資産管理法的概念、性質和特徵 382
三、國有資産管理法的基本原則 382
四、中國國有資産管理法的體係 383
第二節 國有資産産權界定 383
一、國有資産産權界定概述 383
二、國有資産産權界定的適用範圍和基本原則 385
三、國有資産産權界定的標準 385
四、國有資産産權界定的程序 387
五、國有資産産權糾紛的處理 388
第三節 國有資産産權登記 389
一、國有資産産權登記概述 389
二、行政單位國有資産産權登記 390
三、事業單位國有資産産權登記 391
四、企業國有資産産權登記 392
第四節 企業國有産權交易 393
一、企業國有産權交易概述 393
二、企業國有産權交易的原則 394
三、國有産權交易的監督管理 394
第五節 國有資産評估 395
一、國有資産評估概述 395
二、國有資産評估的適用範圍 396
三、資産評估機構 397
四、國有資産評估程序 398
第六節 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 398
一、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的概念和原則 398
二、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 399
第二十二章 金融法 402
節 金融法的概念和體係 402
一、金融的概念和錶現形式 402
二、金融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403
三、中國金融法的體係結構 404
第二節 中國人民銀行法 405
一、中央銀行的法律地位和調控職能 405
二、中央銀行製定和實施的貨幣政策 406
三、貨幣發行的基本製度 409
四、中央銀行調控的保障製度 410
第三節 逆周期金融宏觀審慎管理製度 422
一、商業銀行法與逆周期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422
二、逆周期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工具 423
三、我國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法定工具的應用 425
第四節 外匯管理法調控製度 427
一、外匯管理概念概述 427
二、外匯管理法及其立法 427
三、外匯管理法的主要內容 428
參考書目 432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