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暗物質與恐龍
定價:89.90元
作者:(美)麗莎·蘭道爾 (Lisa Randall)著
齣版社:浙江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2130772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嚮愛因斯坦宣戰的理論物理學大師、國際理論物理學、當今世界*的額外維度物理學傢麗莎?蘭道爾風靡世界之作。麗莎?蘭道爾“宇宙三部麯”重磅新書。一本書讀懂暗物質和恐龍滅絕之間的神秘聯係,科學小白與科學大V都不可錯過的年度*科普巨作。眾多*科學傢與科學達人摯愛推薦。美國匹茲堡大學物理天文係傑齣教授韓濤,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國傢天文颱雙聘研究員張雙南,國傢天文颱研究員及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傢陳學雷,北京天文館館長硃進,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研究員苟利軍,科幻作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岩,科學作傢萬維鋼,2016年雨果奬獲得者、《北京摺疊》作者郝景芳等眾多*科學傢與科學達人摯愛推薦。湛廬文化特設“科學素養”書係專傢委員會。其中,“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擔任委員會主席,其他委員有的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有的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的來自物理學界知名學府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山大學,有的來自大洋彼岸的*名校加州理工學院。這些專傢學者匯集到一起,隻願把*前沿的科學成果傳遞給讀者,將科學傢的真實的科研世界展現在讀者麵前。湛廬文化齣品
內容提要
6600萬年前,一個城市大小的物體從宇宙而來撞擊瞭地球,造成瞭一個毀滅性的災難,殺死瞭恐龍,還有3/4的地球生物。這一災難件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導緻恐龍滅絕的那起災難事件是由暗物質引起的,你相信嗎?
那麼,暗物質是什麼?為何遠在宇宙太空的暗物質會和地球上的恐龍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宇宙萬物又是如何在看似無關的情況下聯係在一起,從而改變瞭世界的發展的?在這本書中,你將得到答案!
目錄
重磅贊譽
推薦序 發現的激情
中文版序 宇宙的故事
引 言暗物質與恐龍滅絕
部分宇宙的曆程
章 神秘的暗物質
看不見的存在
黑洞與暗能量,我們居住在一個黑暗年代
第2章 發現暗物質
緣起《獨狼行動》,暗物質探測簡史
引力透鏡效應,讓暗物質現形
子彈星係團,暗物質存在的強證據
暗物質的總能量密度是多少
宇宙餅圖
“標準燭光”,照亮暗能量的發現之路
暗物質終麯
第3章 宇宙的答案
沒有答案的問題
第4章 幾乎就是開始:一個很好的起點
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年齡的謎題
大爆炸演化的預言
宇宙暴脹
第5章 星係誕生
蛋與雞
等級結構
銀河係,我們的保護傘
太陽和太陽係
第二部分 活躍的太陽係
第6章 流星體、流星和隕石
模糊的邊界
行星的等級世界
小行星,太陽係的漂流者
小行星的分布
流星體、流星和隕石
第7章 彗星短暫而壯麗的一生
長發彗星的內核
短周期和長周期彗星
柯伊伯帶和散盤
奧爾特雲
第8章 飛齣太陽係,哪裏纔是邊際
旅行者1號飛齣太陽係瞭嗎
第9章 危險地活著
當隕石飛嚮地球
更近期的“拜訪”事件
近地天體,經常的撞擊
我們應該擔心嗎
科學傢的結論
保護地球,讓小行星轉嚮
0章 隕石坑,天外來客的“名片”
流星的痕跡
撞擊坑的形成
地球上的“疤痕”
1章 滅絕,生命故事的另一麵
生存和死亡
剋服不確定性
為什麼大多數生命消失瞭
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2章 地球霸主恐龍的末日
恐龍時代,一億年的地球稱霸
一個世紀的求索
一探 6600萬年前的曆史片段
在白堊紀-古近紀邊界
發現確證
生命如何齣局
重新發現隕石坑
3章 宜居帶中生命的故事
生命的起源
宜居環境
外來天體和生命的進化
4章 天外來客的旅程
建立周期
滅絕事件的周期性
隕石坑記錄的周期性
“旁視效應 ”
5章 從奧爾特雲中逃逸的彗星
小行星還是彗星
神秘的觸發
內梅西斯提議
源於銀河係運動的觸發
第三部分 破解暗物質的秘密
6章 隱形世界中的神秘物質
一個簡潔可預測的模型
候選模型1:有潛力的弱相互作用重粒子
候選模型2:有趣的非對稱暗物質模型
候選模型3:軸子模型
候選模型4:中微子,被否決的暗物質候選者
候選模型5:暈族大質量緻密天體
是時候重新開始瞭
7章 充滿荊棘的旅程:在黑暗中探尋
暗物質的直接探測實驗
暗物質的間接探測
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暗物質
如何用引力尋找暗物質
8章 暗物質的社交天性
小尺度的不吻閤問題
可能的暗示
暗物質間的“黑暗之力”
9章 黑暗的速度
普通物質沙文主義者
部分相互作用暗物質
靈感來源
暗盤,嵌在銀河係中的薄盤
第20章 尋找暗物質盤
多樣的暗物質
來自暗物質盤的信號
測量星係的形狀
第21章 暗物質、彗星與恐龍
一場脫軌引發的恐龍滅絕
無心插柳觸發的靈感
暗物質盤和太陽係
關於恐龍滅絕
結語 一個奇妙的宇宙正等著我們去探尋
緻謝
譯者後記
作者介紹
麗莎·蘭道爾
國際理論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弦理論、宇宙學專傢。當今全球的額外維度物理學傢。挑戰愛因斯坦,9年實驗首度提齣第五維空間,震驚全球物理界。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係位女性終身教授,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位女性理論物理學終身教授。
《時代周刊》“100位*影響力人物”之一,《紐約時報》超級暢銷書作傢,並登上《時尚》雜誌封麵。文摘
序言
這是一部能夠深刻觸動人心的作品,它不僅僅是對科學知識的梳理,更是對人類探索精神的贊頌。作者以一種充滿激情和敬畏的態度,帶領我們踏上瞭一段探索宇宙終極奧秘的旅程。我會被那些關於宇宙大爆炸、引力場以及時空結構的討論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為瞭那個站在宇宙邊緣,試圖理解一切的渺小觀察者。她對“看不見的”力量如何塑造我們所處世界的描繪,既令人著迷,又引人深思。書中的每一個論點都充滿瞭智慧的光芒,每一次的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述科學理論時所流露齣的那份對未知世界的無限渴望,那份對真理的不懈追求,都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讓我對宇宙的運行規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部作品的想象力著實令人驚嘆,它將我們帶入瞭一個超乎尋常的宏大視角。作者以一種充滿詩意和哲學意味的方式,探討瞭我們所處世界的根基。我會被那些描繪宇宙初生、時空扭麯的章節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混沌的開端,見證著一切的誕生。她提齣的那些關於“不存在”的物質如何塑造我們所見所感的世界的觀點,極具顛覆性,也引發瞭我對現實本身産生瞭新的思考。那些關於維度的討論,關於我們可能無法感知卻又真實存在的“鄰居”的設想,都像是在我的腦海中打開瞭一扇扇通往全新可能性的門。書中的論證過程嚴謹而又富有想象力,讓我一邊驚嘆於科學的深度,一邊又沉醉於作者構建的這個奇妙的圖景。讀完之後,我感到自己的思維邊界被極大地拓展瞭,對宇宙的理解也從一個狹窄的窗口,變成瞭瞭望整個星辰大海的遼闊視野。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場精彩絕倫的頭腦風暴,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智力的冒險。我喜歡它那種直擊核心的錶達方式,作者毫不避諱地挑戰我們現有的認知,用大膽的設想和嚴謹的推論,一點點地瓦解我們固有的觀念。那些關於暗物質如何在宇宙的宏大結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論述,讓我對我們所熟知的可見物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認識到宇宙的浩瀚與復雜。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釋復雜物理學概念時所展現齣的清晰度和邏輯性,她能夠將那些聽起來遙不可及的理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窺見科學的智慧。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的求知欲,更激發瞭我對宇宙深層奧秘的好奇心。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所感知和理解的現實,可能隻是冰山一角,還有無數未知的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它能夠在深入淺齣的科普和引人入勝的思考之間取得完美的平衡。作者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物理學概念,如暗物質、空間維度等,呈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她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宇宙的骨架,又用充滿智慧的語言,為骨架添上血肉。那些關於宇宙如何演化、物質如何構成以及生命如何在其中存在的討論,都讓我感到既震撼又著迷。她沒有一味地堆砌理論,而是通過巧妙的提問和引申,不斷激發讀者的思考,引導我們去探索那些更深層次的奧秘。這本書讓我對宇宙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層,而是開始深入到那些看不見的、卻又至關重要的層麵。它不僅拓寬瞭我的知識麵,更重要的是,它改變瞭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一本讓人沉浸其中,不忍釋捲的書。我喜歡它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仿佛作者麗莎·蘭道爾就坐在我身邊,耐心地為我描繪一個她所熱愛的宇宙。她不僅僅是介紹科學概念,更是在講述一段探索的旅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考過程,那些偶爾冒齣的疑問,那些對未知的好奇,以及在層層剝繭中獲得的豁然開朗,都讓我覺得異常真實和親切。她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去嚇退讀者,而是巧妙地運用類比和生動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她處理復雜問題時那種循序漸進的邏輯,總能引導我一步一步地理解,然後對更深層次的內容産生渴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讓我意識到,科學的魅力不僅僅在於結論,更在於探索的過程本身,在於那些不斷挑戰我們認知邊界的努力。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對宇宙的奧秘也多瞭一份敬畏與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